我的位置: 品牌 > 一起来 > 文章详情
50年前的这本讲义夹,让外婆想起了离家多年的女儿
分享至:
 (33)
 (5)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浦区融媒体中心 宋晴 2021-02-27 11:17
摘要:外婆说着,我听着,美好的春节时光就在对话中渐渐流逝了。

口述:张玥,46岁,公益志愿者

整理:黄浦区融媒体中心 宋晴

过年照例给全家做了一个大扫除。在一个多年没有打开过的箱子里,妈妈找到了一些讲义夹。妈妈对我说:“你天天要买新文具,要么就把这三本讲义夹拿出来用用吧。保证又实用又复古。”我知道这是妈妈的玩笑话,好奇地询问起这些讲义夹的来历。 

原来,这些讲义夹的主人,是妈妈的大姐姐,我叫她大姑姑。妈妈告诉我,大姑姑在少年时期学习很好,品学兼优,一直是班里的前几名。因此,外婆对大姑姑格外的重视和喜爱,就算是后来大姑姑出国留学,离开家很多年,也依然把她用过的文具保留了下来。妈妈说,你要是想知道这些讲义夹的故事,就趁着过年的时候去问外婆吧。

终于到了过年,我又见到了很久没见的外婆。兴奋之余,我拿出了在家里找到的文件夹,外婆看到这些东西,感慨万千。

她说,看到这些,就像回到了大姑姑还在身边、每天要去上学的辰光。外婆说,那时候,全家人生活在长白山脚下的一个偏远小镇。六七十年代的时候,那里曾经是吉林省森林采伐和煤炭开采的重要基地之一。那里夏天漫山苍翠、溪流淙淙;冬天银装素裹、雪花翩跹。外婆和外公带着大姑姑在那里生活,大姑姑那个时候学习很好,而且也很有才华,非常喜欢画画。外婆说,大姑姑小时候很宝贝这几个讲义夹,因为这些讲义夹上经常夹着她的绘画作品,这些画,画出了那时候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画出了她幸福的童年生活。

外婆说,那时候学校的条件不是很好,冬天尤其寒冷,他们这些南方人刚去的时候特别不适应。每到秋天,学校就要组织学生们上山打柴、起明子,以备入冬后生炉子取暖用。柴禾就码放在教室最后面靠墙的地方,炉子一般都由每天的值日生早点赶到教室以后生火。教室里温差也挺大,离炉子远的同学冻得嘶嘶哈哈,一会儿就得搓手跺脚;炉子四周的同学当然暖和多了,烤半边脸。每当下雪,小雪花从密封不严的窗缝门缝吹进来,大姑姑就伸出被冻得不行的小手,认真地在讲义夹上的纸上画出她童年的样子。  

大姑姑最喜欢画的是她们的校园时光,打滑哧溜、放爬犁、磕松子儿……这些具有地方生活特色的场景经常在大姑姑的笔下出现。就连这几个讲义夹都是姑姑精心挑选的。外婆说,姑姑最喜欢的那本讲义夹,上面的画来自于1956年刘菁慧创作的《多种花生,增产油料》宣传画,画上一位女社员手中提着一大串收获过的花生。大姑姑觉得这幅画具有蓬勃的朝气和生机,象征着中华民族勤劳的汗水和无私的付出。

外婆说着,我听着,美好的春节时光就在对话中渐渐流逝了。

栏目主编:董齐兴 文字编辑:肖雅文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5)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