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伴公汀 > 文章详情
进藏路上绝处逢生,500万生命被救助全靠他们……
分享至:
 (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车佳楠 2021-02-26 08:24
摘要:“人在路上,路在心上”

“有位叫益西的班长,临死之前说,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见过修好的青藏公路;有位藏族母亲,退休后眼睛瞎了,一定要让自己的儿子背她到路边摸一下‘黑色马路’。”说到这,泪水在77岁的西藏交通厅公路管理局青藏公路分局原党委书记桑格的眼眶里打着转,“那一代工人,人在路上,路在心上。”

在川藏、青藏公路旁百十米不到的地方,只要是插着旗杆飘着红旗的院子,就是养路、护路的营区。两路精神纪念馆有本厚重的留言册,留言者有过路的货车司机,有骑行、自驾、徒步的游客。字里行间感谢的对象,都是养护工人。

见证“青藏公路”第一次通车的桑格就是一名护路人。1954年,16岁的他在家乡安多的“青藏公路”上头一回看到解放汽车,就种下了护路的愿望。6年后,他按下指印,成了一名青藏公路养路工人,一干就是40年。那时的条件非常艰苦,道班的海拔在5000米左右。气候多变,有时天空一片阴霾,有时飘起了冰雨。夏季气温几乎降到零点,即使穿上厚厚的衣服也不能御寒。

“一个道班12或13个人,就住在3间土房子里,还有一间是伙房。没有床、没有家具,十几个人只能睡在地上。”桑格说,那时青藏公路还是一条简易路,维护起来非常困难。标准装备就铁锹、洋镐和扁担。当时每人每月可分到两斤半粮食,一斤半酥油,一个季度分一块香皂。

“我是看着公路一点点变化的。”桑格管沥青公路叫“黑色马路”。上世纪50年代的青藏公路是砂石路面,最快跑完全程也要5天。从1955年起,国家先后投入20亿青藏公路逐步改造成沥青路面。70年代,养路工人开始使用手扶拖拉机,青藏公路成为二级路;80年代,开始使用拖拉机、翻斗车;90年代,大型现代化机械上来了,有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沥青铺筑机。

刚刚退休不久的钱本斌是“二代”守路人。1955年,他的父亲从上海当完兵,被分配到川藏公路改建工程的队伍中。1993年,钱本斌接棒,成为川藏公路自拉萨西郊油库至日喀则大竹卡的养路工人,管养176公里的沥青公路。

这条路段通往机场和日喀则,交通流量大,国内外游客多。6月至9月的雨季,路段泥石流、滑坡频繁,是道班最忙的时候。

2015年的一次泥石流灾害,国道路基被砸,车辆堵成一片。“我心里很着急,站在泥巴上上下下指挥机械挖方、填方。不管白天黑夜,一直在那里守着。”钱本斌说,这样的抢修每年至少有六七十次,工程量小则两三万方,大则十几万方。

“我父亲参与养护工作时条件差,抢险全靠放炮、十字镐、铁铲。”钱本斌说,当地有句话,好男不当养路人,好女不嫁养路人。现在,道班的条件改善,有了机械设备,护路人才队伍的知识、年龄结构也越来越合理。

多年来,面对严酷的自然条件,一代代养路工人迎难而上,成为过路司机们称赞的“天下第一温暖”。公路上,如果突遭雨雪,或车辆抛锚,或粮绝水尽,或筋疲力竭,养护工人都会尽力帮助解决,提供一口热水、一碗泡面、一粒药片、一张床铺……据悉,目前,西藏自治区设立了35个公路救助站,救助过往司乘498万人次,车辆近2万5000台次,收到留言6万余条、锦旗248面。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辛苦的工作,不能陪伴在家人身边,会不会感到寂寞?钱本斌说没什么,“只要能让更多的人平安回家。”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胡幸阳 摄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文中图来源:新华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