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观见】你玩了鲍勃·迪伦,还是玩了自己?
分享至:
 (185)
 (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杨 2016-10-17 19:37
摘要:总会有大拨文青第一时间冲进书店,在买鲍勃·迪伦时,错买到《伍迪·艾伦访谈录》,就像要买比尔·盖茨传,结果买到《了不起的盖茨比》。

 

1

 

 

我不是一个鲍勃·迪伦迷。

 

一共就听过他的两首歌,一首是所谓开创格局的《Like a Rolling Stone》,一首是烂大街的《Blowin' in the Wind》。

 

我相信没多少人比我听得多,包括前几天写文章刷屏的那些人。

 

即便我对他没那么了解,我也知道那篇号称鲍勃·迪伦拒绝领奖的“洋葱新闻”是假的。因为洋葱新闻,本来就是虚构的内容,用杜撰想象出的事实来讽刺真正的新闻事件。

 

况且,这则“洋葱新闻”的原创者,早就清清楚楚地声明了:这是假的。它不是新闻。它是一种特殊的评论。

 

从来只有自诩“真新闻”的东西最终被证明是假新闻。而这一次大不一样。人家声明了的假新闻,竟有那么多人非要当成是真的。为什么?

 

一是真傻。有些人的确不知道洋葱新闻意味着什么,虽说不知者无罪,但你好歹看看原文中的说明啊。只是有些人根本等不及看完全文,深怕遗漏了这一“重大新闻”,扫了眼标题就转发出去,心安理得地当起了“吃瓜群众”。这种情形在互联网时代,已经越来越严重了。

 

二是装傻。尽管知道新闻是假的,但标题很惊悚啊,这么大的噱头,怎么能不抓住呢?如今这时代,有噱头就有点击量,有点击量就有真金白银,至于真相,比起几十万上百万的点击,算得了什么?即便以后被识破了,再发个道歉或者辟谣就是,有啥损失呢?

 

三是“借壳上市”。某种程度上,鲍勃·迪伦拒绝领取诺贝尔奖,符合了很多人的预设观点。鲍勃迪伦这么酷,这么摇滚,这么反主流,诺贝尔奖对他来说算个啥啊?于是,这则洋葱新闻就成了观点的表达工具,在他们心中,鲍勃迪伦就是不该领奖。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本来恶搞的洋葱新闻,成了煞有介事的“事实”。

 

 

2

 

 

要我说,相对于洋葱新闻这种正儿八经的“胡说八道”,那些披着正经文章外衣的“胡说八道”才真是误人子弟。

 

比如那篇《鲍勃·迪伦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四点回应》,还煞费苦心的出了中英文对照版,其中一点论调多么符合人们印象中的鲍勃·迪伦:“扼杀一个反叛者的最好方式,是给他颁发一个奖项,至少好过使用监狱和坦克,正如就在我们这个星球的某些地方此刻正在发生的一样。”

 

可惜啊,假的。

 

再来看看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之后,那满世界满屏幕的鲍勃·迪伦,也有些观点先行的味道。

 

有人给他戴各种高帽。什么反战先锋,反传统斗士,这一生简直就是在各种斗争。我估计鲍勃·迪伦本人都想不出这么多头衔。

 

有人给他来各种理论。什么摇滚的复兴,亚文化的代表,大众文化的胜利,一个接一个的专业术语看得人头疼眼花。很学术不是?可如果真用“学术”的视角去审视一下,这些“学术化表达”恰恰是漏洞百出的。且不说这些理论之间的自相矛盾,这些为论而论的辞藻堆砌者,还真该去学学人家鲍勃·迪伦是怎么写文字的。

 

有人给他各种质疑。什么歌手怎么能拿诺贝尔,歌词不是文学啊。这个就更没有必要了,人家诺贝尔奖有自己的标准和理由,“在美国歌曲传统形式之上开创了以诗歌传情达意的新表现手法”就不算文学了?毕竟,老鲍的词总比他的唱要好多了。

 

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文字,实在是对“文学”二字的极大讽刺。它们当然与文学评论没有什么关系。这些观点先行的人们,想好了要借着诺贝尔奖的机会,蹭一波热点,赶一波商机,装一波文青。他们才不管,“让文学的归文学”,用文学的方式思考文学,才是对待文学奖的正道啊。

 

微博上有个段子说得好:“总会有大拨文青第一时间冲进书店,在买鲍勃·迪伦时,错买到《伍迪·艾伦访谈录》,就像买比尔·盖茨传买到《了不起的盖茨比》”

 

是啊,你明明就是听汪峰长大的,干嘛说鲍勃·迪伦影响了你?

 

 

3

 

 

还记得去年的屠呦呦吗?

 

颁奖结果公布不久,一则所谓屠呦呦在“诺贝尔奖颁奖礼”的演讲稿就在网上大肆传播。这篇伪造演讲稿中的“屠呦呦”,完全成了一个讲故事的老者,一个抒情诗人,甚至一个人生导师,但唯独,不是一名科学家。

 

鲍勃·迪伦的洋葱新闻事件,也是同一回事。对于那些虚假内容,稍有常识的人,即能明辨真伪。而对于那些观点先行的文章,明眼人也能看出个一二——哪些是真正讨论文学,哪些是附庸风雅;哪些是真正了解鲍勃·迪伦,哪些是凑个热闹。

 

但这些文章如此大肆的传播,归根到底还是动机不纯。

 

所谓的动机不纯,就是有些人、有些媒体,无感而发,为写而写。自己编了一个筐子,就要往人家头上套。科学的问题本来应该科学地谈论,结果你非要把它炖成鸡汤;文学的事情明明该用文学的视角,可是你非要上纲上线。诺贝尔奖就是诺贝尔奖,就是一个专业奖项,可很多人非要生拉硬扯一番社会意义——不是说社会意义不重要,但归根到底,诺奖的“社会意义”应当来自专业价值本身,而不是相反,让专业价值依附于所谓的“社会意义”。

 

更何况,这些或褒或贬的“阐发”,大多数不过是贴了一堆标签而已。本该就事论事的问题,偏要扯点别的,好像不扯上些有的没的,就体现不了深度,体现不了高度,体现不了水平——眼球时代的评论家,真的要这么拼吗?

 

去年那堆“鸡汤文”之后,屠呦呦依然是屠呦呦,试图消费屠呦呦的写手们,却出了一场大洋相。今天,无论外界风言风语,鲍勃·迪伦依然是鲍勃·迪伦。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知的只是鲍勃·迪伦本人并没有对诺奖发表任何看法。也许不排除在将来的某个时刻,他会说些什么惊人之语,但至少现在啥都没说。当事人不发话,旁观者瞎操什么心呢?

 

有时间,不如多读一些鲍勃·迪伦的歌词,多想一些文学以内的事。读过想过之后,你完全可以认为鲍勃·迪伦配不上诺贝尔文学奖,也完全可以认为诺贝尔文学奖配不上鲍勃·迪伦——只要出于审慎而经得起推敲的解读,结论如何都很正常。

 

而有一点可以确定,在这类“热点”面前稍怀审慎之心,当下一次“洋葱新闻”出现的时候,你应该不会上自己的当。

 

(本文编辑:朱珉迕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题图来源:东方IC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