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前沿风 > 文章详情
登陆科创板一年市值超千亿,这家芯片企业成功的秘诀,与这个奖有关
分享至:
 (12)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舒抒 2020-12-02 19:03
摘要:产品不良率始终低于业界平均水平。

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澜起科技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获同一奖项,颁奖者的“发奖逻辑”是什么?12月2日,2020年徐汇区政府质量奖颁奖仪式在西岸美术馆举行。澜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组织、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应波等3名个人荣膺徐汇区区长质量奖,另有5家组织及5名个人荣获徐汇区质量奖。

自2017年设立“区长质量奖”和“区质量奖”两个最高等级质量荣誉后,截至目前,徐汇区已有3家组织获中国质量奖,19家组织、7名个人获上海市质量奖,获奖总数位居中心城区前列。此外,区内12家单位获“上海品牌”认证,占全市79家“上海品牌”认证组织近1/6,率先实现“四大品牌”全覆盖。

今年,徐汇区政府质量奖的获奖者涉及科技、医疗、文化等各行业,横跨产品、服务、工程、人居四大质量领域。颁奖仪式上,三家各自领域的标杆单位分享了坚守创新和品质“初心”的历程。


“中国芯”迈向“世界芯”

澜起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崇和有“大陆芯片设计第一人”的称号。2004年,他在徐汇区创立澜起科技,作为业界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芯片解决方案。

扎根上海16载,澜起科技从一家漕河泾开发区的初创公司,成为科创板首家市值超千亿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其发明的DDR4全缓冲“1+9”架构已被采纳为JEDEC国际标准,开发的津逮处理器平台及采用的“动态安全监控技术”获评“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相关产品成功进入全球主流的内存、服务器和云计算领域,“中国芯”成为“世界芯”的征程,又迈进一大步。

杨崇和表示,坚持技术创新和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健康发展、提升产品质量的两大关键。

技术创新方面,澜起科技坚持在细分领域“先做强、再做大”,将主要产品由国际领先的内存接口芯片,扩容到数据中心多样化“产品家族”,从芯片细分领域的冠军企业走向平台型公司这一更广阔的市场。在技术演进过程中,澜起科技注重技术积累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公司专利授权已超100项。

质量管理方面,为确保产品研发高质高效,澜起科技建立了从定义、设计到验证的全流程管控机制,引进ERP系统提升管理效率和响应速度。为了提高芯片供应链的质量水平,公司建立了专业的供应链管理,加强与一流的晶圆代工厂、内存条、处理器厂商的紧密合作,选择业内广泛认可、成熟的封装及测试厂商,实现产品和服务在业界及客户端的广泛认可,产品不良率始终低于业界平均水平。

今年7月份,为了强化质量管理,澜起科技还建立了首席质量官制度,落实公司质量责任追溯,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追溯能力,将质量管理纳入企业经营决策层,有力推进了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


柔中带刚的企业管理

有一种上海生活,叫“去安福路看话剧”。此次徐汇区政府质量奖获奖单位呈现了“刚柔并济”的态势。其中,获得徐汇区区长质量奖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无疑是“柔”的担当。

1995年,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和上海青年话剧团合并组建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并于2011年完成转企改制,目前是上海唯一的国有话剧院团。除了拥有安福路话剧大厦内“一大两小”三个剧场外,还经营管理上海国际舞蹈中心、1933老场坊等多个剧场,每年创作作品40余部、演出900余场,吸引国内外观众超30万人次。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田水介绍,上话目前在职员工有325人,其中创作团队超200人,平均年龄为38岁。结合卓越绩效评价,上话从演出项目制作、剧场品牌运营、企业战略管理等多维度制定了质量考核标准。具体包括,成立艺术创作委员会,涵盖创作策划委员会以及全国专家库,聘请国内顶尖艺术家对每一个演出项目进行前期论证、中期指导、后期评估。

上话也在全国首创项目制作人制度,制作人负责一个演出项目的创意开发、团队搭建、预算立项、落地排演、宣传销售等全过程,其个人薪酬也与整个演出项目的运营考核挂钩。这让制作人的工作潜力得以充分激发。

此外,上话还建立了适应演员流动管理与服务的演员俱乐部,逐步实施适合自由职业柔性管理的人力资源营运模式,既能激发演员生产力与艺术创作力,又能实现有效管理。目前,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已经聚集了焦晃、娄际成、张先衡、奚美娟、吕凉、徐峥等一批代表中国话剧艺术水平、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也累积了一系列常演不衰的经典保留作品,包括《商鞅》《秀才与刽子手》等,艺术水平得到行业和观众的认可。


上海“质量精神”辐射全国

中智上海外企服务公司质量体系负责人张晖是此次徐汇区个人质量奖获得者之一。她所在的中智上海公司是一家以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为主营业务的现代服务业企业,于2013年成为行业内首家获上海市质量金奖的企业,2016年荣获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中国质量奖”提名奖,2018年荣获首批“上海品牌”认证。

然而,张晖坦言,企业的质量体系日渐完备,一路走来其实也有过“挫败感”。

1998年,中智上海公司开始扎根徐汇,起初公司只有几十人。2002年,张晖服务的第一家客户是IBM。直到今天,她还记得当年客户说的话,“我不认为国內有符合要求的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张晖说,这句话虽然伤人,但当时她无力反驳。因为,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服务水平相比,当时上海在咨询、服务上完全没有可比性,既没有流程,也没有系统、没有标准,更没有考核机制,“靠的只是责任心、耐心、细心和自尊心在服务。”

就是这句“伤人话”,引领张晖走上质量管理道路,把学到的知识内化到日常的管理中。从梳理服务流程、建立服务标准,到设立KPI考核、完善客户满意度调查制度,一系列的“从无到有”,构建出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雏形。

2009年,中智上海引入卓越绩效管理体系,徐汇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不间断地为企业介绍专家、搭建平台,引导区内同为现代服务业的企业相互交流,促进业务进步。这也让中智上海的业务步入高速发展期。截至目前,企业客户数已经达到3万家,雇员超过80万人,分布在全国300多个城市。从当年几十个人的小公司,逐渐发展为拥有2000名员工,年营业收入699亿的行业龙头企业。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十多年的质量管理工作也让我感受到祖国的地大物博。”张晖说,为了让沈阳的员工在工作时更安心,新疆的小伙伴会提前一小时办公。中智上海也把质量管理经验带给了全国的行业合作伙伴,将上海和徐汇的“质量精神”辐射带动全国。

栏目主编:王志彦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本文供图:徐汇区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