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徐芳访谈 > 文章详情
《中国式关系》:不想取悦大众,只想取悦生活本身
分享至:
 (94)
 (15)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芳、张蕾 2016-09-24 09:19
摘要:近几年来,我们的电视剧被收视率压得太狠了,以至于无所不用其极地取悦大众。我总觉得不应该都是这样,不该都是玄幻、悬浮、颜值之类的东西,总该有些试图展现生活的质感、生活的味道,再现生活本真的东西。我不知道这样的目标是否能够达到,但是我们的作品充满诚意。这一次,我们不想取悦大众,只想取悦生活本身。

 

徐芳:由您编剧的电视剧《中国式关系》正在热播,所谓“中国式关系”,是要揭示新的“中国式”生活宝典吗?这是一个可能引起讨论的话题吗?

 

 

张蕾:揭示新的“中国式生活宝典”的提法或许有些大,一部哲学书都很难完成的问题,对于区区一部电视剧,实在是“臣妾做不到啊”(笑)。也许您想问的是:“中国式关系”究竟讲述的是怎样的关系?是否想通过这部剧揭示当代中国社会人们的生存状况?

 

“关系”是我们文化里一个很微妙的词,提到这两个字,可能只有中国人会流露出会心的一笑。但我想只把它理解为“拉关系、走后门”的“关系”就太狭隘了。马克思讲,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中国式关系”就是我们中国人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存在方式。

 

也许,这是一个很大、也很笼统的命题,电视剧不是论文,不会主题先行,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深刻解析。只是希望通过我们的故事和人物,或多或少地折射出我们身处其中的、纷繁复杂而又变化万千的时代光影。

 

剧中讲述了一个四十几岁、曾经在体制内生活得风生水起的官员马国梁,因为各种因缘际会,由体制内走向体制外,重新找回自我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打碎与重建。其中就包含着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与长辈的关系、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工作伙伴关系、竞争对手关系等等。

 

这种种关系,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的、细密交织的大网,它影响甚至决定着我们的整个人生,其中又以家庭关系为甚。就像主人公马国梁在剧中所说的:真正决定你生活质量的,就是你身边最亲近的那几个人。

 


徐芳:坚持电视剧创作的精英立场,三年磨一剑写剧本,这是一种象牙塔策略吗?

 

 

张蕾:不能说是象牙塔策略,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更应该扎根生活,反映生活。我在写作过程中所遵循的,也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我对现实主义电视剧一直很感兴趣,博士论文写的就是《中国现实主义电视剧研究》。我觉得“现实主义”是一个特别高贵、高山仰止的字眼,是一种珍贵的艺术传承。从诗经的国风,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留下了无数璀璨的篇章。电视剧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艺术,也应该责无旁贷地反映当代的生活。

 

在我们几十年的电视剧创作历史上,有许多剧作家为我们提供了优秀的典范,都是我反复揣摩与学习的对象。每当看到这样的作品,都会为自己能够从事这一行业而感到自豪,都会觉得自己所做的工作是有意义的。这样的作品让人相信,我们的工作是和人、和人类最珍贵的情感、和人类能够为宇宙留下痕迹的人类文明有关系的。

 

近几年来,我们的电视剧被收视率压得太狠了,以至于无所不用其极地取悦大众。我总觉得不应该都是这样,不该都是玄幻、悬浮、颜值之类的东西,总该有些试图展现生活的质感、生活的味道,再现生活本真的东西。我不知道这样的目标是否能够达到,但是我们的作品充满诚意。这一次,我们不想取悦大众,只想取悦生活本身。

 

具体到剧本写作的过程中,我是一个较真、甚至可以说有几分矫情的人,希望能在自己的每一部作品中都尽到全力。每一句台词都经过反复的打磨与锤炼。希望人物的台词能符合他的身份、性格、知识教养和阅历,也符合说话时的场合、情境和人物关系。一个人物说不出另一个人物的话,一种场合说不出另一种场合的话。

 

我也希望台词是有趣的,或者能搔到痒处,或者能让人心动,或者痛快过瘾,或者戳心之痛。这是一个很遥远的目标,不一定能达到。但影视是一遍过的艺术,不能像舞台剧一样在每次演出中修正,只要它已经成型,就不能修改不能补救了。只能尽力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让每一场戏、每一句话在现有的时间和精力下做到最好。

 


徐芳:在大多数大规模生产的电视剧流水线上,该如何解决纯粹与商业化,文学与通俗之间的对立与矛盾呢?

 

 

张蕾:电视剧既是艺术作品,也是商品,我们想在作品中反映真实的生活,又希望能把故事写得精彩好看,把观众吸引到屏幕前,确实是一个颇有难度的问题。

 

在这次创作中,我们有幸请到了现实主义剧作的大家李晓明老师来担任总策划,他为这部剧定下的风格基调是:尽可能真实、合理地去写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一个发生在当代社会的“马国梁奇遇记”。

 

为了让这样的奇遇产生,展现较为广阔的社会层面。在人物设置上,尽可能拉大了人物之间贫富的差距、地位的差距、性格的差距、品格的差距、价值取向的差距。

 

女性人物设置方面,围绕在马国梁身边的是六个女人。从十几岁到八十几岁,从这个世纪的00后到上个世纪的30后,从百无禁忌的中学女生到火辣前卫的年轻模特,从海归女精英到中国传统女性,从北京胡同大妈到深宅大院的大家闺秀,有很大的跨度与差异性。

 

男性角色设置方面,既有利益至上、用金钱来收买灵魂的大商人,也有身处体制内、却向体制外伸手的官员,有狂热追求成功的街头混混,不学无术的富二代,经营家族企业的土豪大款,也有社会底层、好吃懒做的无赖游民。

 

那么这样一个在体制内生活得风生水起的中年人,突然失去了家庭、失去了工作,被扔到了一个五光十色、变化万千的商海江湖,会遇到很多思想上的挑战、价值观上的冲撞。就像坐上了过山车,经历了人生跌宕起伏、匪夷所思的种种境遇。这样的一个“马国梁奇遇记”,就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可能构成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人物的数量众多,留给每个人的篇幅就相对有限。对于主要人物而言,尚有比较充分的空间去展现他性格中的各个侧面与心理层次。而对于次要人物的描写,主要侧重他最主要的特性与色彩,进行夸张化处理,更接近于扁平人物。

 

如何让故事真实又好看?如何让冲突极致而又不失情理?这可能是一个创作者要用一生的创作历程去摸索的问题,每一部剧中所吸取到的经验与教训,都会成为养料,去滋养下一次的创作。

 


徐芳:您曾说:人物能不能犯错?能不能有缺点?如果不能,世上的故事还能剩下几个?演员是否等同于人物?如果等同,当年扮演黄世仁的陈强老师是否就该被愤怒的观众射杀?能让观众代入到无法自拔,是给表演艺术最高的赞誉。向肯演、敢演、演活了黄世仁们的演员们致敬!在《中国式关系》中,可以得到您这个“最高的赞誉”的“黄世仁”是谁?

 

张蕾:这段话的确是有感而发。黄世仁只是一个比喻,当代现实题材的作品里很少有纯粹的反面人物,我们剧中的每个人物,都有他的弱点与缺陷,也都犯过错。只是有些人物会先展现出他负面的、恶的一面,特别是让马国梁陷入人生低谷的前妻刘俐俐、前丈母娘阎桂英、女儿马小驿、以及他曾经的下属沈运。观众越是入戏、越是同仇敌忾,越证明这些演员演得好,演得到位。

 

 

李野萍老师扮演的阎桂英刚一出场,就获封为“史上最毒丈母娘”,还有人说她是继容嬷嬷之后最遭人恨的老年妇女形象。其实这个人物的内心远比她的出场状态要复杂得多。

 

刘俐俐幼年丧父,阎桂英守寡多年将她养大。母女两人相依为命生活在社会底层,阎桂英为了保护女儿打过地痞、斗过流氓,练就了一身金刚不坏的超强技能,唯一的目的就是让女儿过上好日子,唯一的出发点就是对女儿的爱。她为了女儿中伤马国梁,心里也知道对不起他。在马国梁以德报怨、帮助自己的时候,她对马国梁的情感,又何尝不带有母亲的关爱。这只母老虎的“母”,其实是母亲的“母”。

 

阎桂英和新女婿关于家庭领导权的争夺也是一样,她貌似飞扬跋扈、霸道无理,其实内心藏着一个深刻的恐慌,也是很多老年人最大的隐忧:老无所养、老无所依,等到她老到不能为晚辈服务的时候,会被女儿女婿抛弃。她与沈运的斗法,其实是恐惧导致的攻击,表面热闹,内心苍凉。

 

这样一个角色,因为表面的嚣张强悍,很容易被处理成单纯的泼妇,而失去了内心与情感。而李老师以自己对角色的深刻理解与深厚的表演功力,将每一场戏都处理得准确、细腻、层次分明,可恨、可恶、可怜。相信看到最后,你还会觉得她可爱、甚至可敬。

 

赵立新老师扮演的沈运,是主人公从头到尾的对手、情感与事业的双重对立面,也是最令观众愤恨的角色。赵老师入木三分地表现出了人物的复杂与多面性。有事业上的隐忍与心机深沉,有情感上的痴情、专一与体贴,有处理家庭关系的绵里藏针、运筹帷幄,也有在利益面前的游移、试探与纠结,将反一号演出了真实的人性、演出了复杂的人生况味。

 

胡可老师扮演的刘俐俐,作为一个出轨的妻子,是开始时观众骂的最多的角色。但随着剧情的展开,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感慨,“刘俐俐其实心不坏”。面对十几年婚姻生活中情感的匮乏(丈夫的不闻不问何尝不是冷暴力),她想要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又不忍心看前夫因为自己而坠入谷底,满怀痛苦与纠结。她孝顺母亲,却只知一味顺从。她爱沈运,又无从了解一个心计深沉的男人的城府,对未知的一切充满恐慌。她爱马小驿,又没有办法了解和掌控女儿的世界。在每一组关系中,她都在夹缝中生存,左右为难,毫无主导权。

 

刘俐俐有错,但是罪不致死。她不是古典小说里的某某某,也不是社会新闻里的某某,只是一个善良、缺乏主见与心机的,想要追求幸福、却没有能力把握自己生活的普通女性。

 

胡可老师有勇气接下这样一个不讨巧的角色,而且用真实自然的演技,将这个人物演绎得细腻丰满、可爱动人,令人感佩。

 

李兰迪扮演的马小驿代表着这样一类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和父亲的沟通和表达障碍。马国梁十几年来从来没有管过孩子,也从来没有和女儿做过认真、平等的交流。他以为自己深爱着女儿,女儿却几乎没有感受到任何关爱。得知父母离婚的消息,她不是无动于衷、不闻无问,而是用表面的无谓来掩饰内心的无措与尴尬。

 

她看到马国梁独自一人在卧室流泪的时候会哭,会躲开母亲再婚的婚礼而独自在家,当得知父亲吃不上饭的时候,她拿出自己的早餐钱给父亲,却说不出一句鼓励和安慰的话。这是马小驿有生以来,对于宛若陌生人的父亲所作出最大的情感表达。而马国梁的反应同样耐人寻味,不是把女儿抱进怀里,也不是说出暖心的话,而是一句模式化的“谢谢”。说不出“爱”字的父女,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中国式的亲子关系。

 

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可能会觉得她自私、冷漠,拜金,眼睛长在手机上,沉浸在你所不了解的自己的世界,除了管你要钱没有别的交流。她可能永远也不会痛哭流涕地抱着你说出一声“爸爸/妈妈,我爱你”,但只要开始敞开交流的大门,孩子总会成长,你眼里没心没肺的小兔崽子也会长心,一如戏里的马小驿。这样的孩子或许可恶,也很可怜,但需要你给她、也给自己一点时间。

 

戏里李兰迪的表演是优秀的,生动鲜活,有血有肉。但由于篇幅所限,没能给人物更多的表演空间,展现出她的全部内心,也许会给观众造成困惑与误解,也是创作中的遗憾。

 

【嘉宾介绍】张蕾,女,影视编剧。主要编剧作品:电视连续剧《人生大事》《睁开你的眼睛》《失恋33天》《中国式关系》等;主要策划作品:电视连续剧《我为儿孙当北漂》《芈月传》等。

 


(嘉宾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 题图来源:张蕾提供  图片编辑:邵竞  编辑邮箱:xuufang@foxmail.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5)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