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上海,渐渐消失的老虎灶
分享至:
 (9)
 (17)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胡伟祖 2016-09-24 08:00
摘要:说起“老虎灶”,如今许多年轻人可能已不知为何物了,但对有点年岁的人来说,却是生活中难以忘怀的记忆。 “老虎灶”是近代上海出现的一种专门售卖熟水的店铺。据1906年出版的《沪江商业市景词·老虎灶》记载:“灶开双眼兽形成,为此争传‘老虎’名;巷口街头炉遍设,卖茶卖水闹声盈”,又有“沪火炎炎暮复朝,锅储百沸待分销;一钱一勺烹茶水,免得人家灶下烧”。这是对曾经遍布上海街头巷尾的“老虎灶”的形象写照。

 

从熟水店到用电热水的“老虎灶”

 

“老虎灶”一词的出处,坊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外来语说”(洋泾浜英语)。近代上海出现了大量的西洋建筑,这些建筑一般都设有壁炉,并在屋顶上设有多孔烟囱,屋顶的英文为“roof”,谐音“老虎”,因此将这种烟囱设在屋顶上的炉灶叫做“老虎灶”。江南传统的民间灶头一般是破墙而出,而用料大的熟水店的烟囱必须设在屋顶上,于是熟水店也被称为“老虎灶”。另一种说法是“形象说”。以前熟水店的送添燃料处设在墙外,墙上设计两个小窗口,可以看见灶内的情况,这种灶的灶膛如同虎口,两窗如同虎眼,屋顶的烟囱则如同虎尾,于是被称为“老虎灶”。


上海的“老虎灶”,据说始于19世纪20年代,由旧式染坊兼供热水演变而来。最初盛行“老虎灶”的时候还没有使用煤炭,更没有煤气、电能等方便的燃料,大概是为了节省成本,就有了这么一个专门供应热水的地方,还附带卖茶水。当时,烧水卖水全部靠人力完成,如木桶挑水、舀子打水、人工烧火等。根据规模,早些时候的“老虎灶”还分几个档次:小的“老虎灶”只供应熟水,稍大的“老虎灶”会辟出边上的房间兼营茶室(俗称茶馆),再大的还在屋后开出供人洗澡的浴室(俗称浑堂)。


据原闸北区档案局资料记载,闸北区境内有“老虎灶”始于清末民初。清光绪34年(1908年),南川虹路(后改名新疆路)两侧就出现了“老虎灶”兼营茶楼。1919年业主尹桂芝在河南北路357号开设的聚兴园、1923年业主孙玉济在裕通路96号开设的通海园等,都是售卖熟水兼营茶楼的“老虎灶”。1925年到1930年,山西北路261号、山西北路496号、浙江北路149号、七浦路205号、七浦路612号、长安路232号、海宁路807号、南山路32号等相继有“老虎灶”开张。1928年,闸北成立了“熟水行业同业公会”。至1938年,闸北境内已有“老虎灶”30余家。抗日战争胜利后,经济开始复苏,城区人口迅速增加,“老虎灶”也随之快速发展,到1950年,区域内参加“熟水行业同业公会”的“老虎灶”已有346家(其中原闸北区228家、原北站区118家),“老虎灶”在全区可以说是星罗棋布。

 

清末民初,画上的“老虎灶”


以后,因经营情况变化,“老虎灶”有所减少。据1956年的统计,区域内还有“老虎灶”245家,从业人员505人。1958年,“老虎灶”也同其他行业一样,走上了集体化道路,全区“老虎灶”合并组建成8家自负盈亏的集体所有制茶水供应商店,下辖163家“老虎灶”作为熟水供应网点。进入上世纪60年代,受“三年困难时期”影响,大合作后的“老虎灶”入不敷出,经营困难。1962年,区有关部门同意集体所有制的茶水供应商店和下辖的“老虎灶”进行调整,实行“下放单干”,退回到私营个体经营状态。一直到1978年,区域内尚存的91家“老虎灶”(有从业人员167人)重新恢复集体所有制,组建了宝山、天目、新民、中兴四家茶水合作商店。上世纪80年代以后,因市政动迁、私房退租、网点调整等影响,区域内“老虎灶”急剧减少。到1993年,全区熟水行业还有独立核算单位4家,经营网点41家,其中还在经营熟水的“老虎灶”仅剩15家。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城市旧区改造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特别是煤气灶普及和各种家用电炊具得到广泛使用之后,到“老虎灶”泡开水的人越来越少,“老虎灶”的经营状况每况愈下,加上年轻人也不愿“子承父业”,后继乏人的“老虎灶”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即使幸存的几家“老虎灶”,也大多换成了电热水器,再不用人工烧火一勺一勺地灌水了。只要水龙头一开,就OK了。

 

泡水、挑水和“清水盆汤”

 

“老虎灶”主要经营熟水售卖。零售熟水叫“泡水”,为厂商送熟水叫“挑水”,为茶客提供喝茶聊天的场所叫开“茶馆店”,兼营提供洗浴的叫“清水盆汤”。


“泡水”,即零售熟水。“老虎灶”零售熟水(上海人叫开水),一般以勺论价,由同业公会公议确定。1918年每勺开水售价2文钱。建国初期,业内以旧币100元(即人民币1分)3勺计价售卖开水。因3勺开水正好约等于一瓶普通热水瓶的容量,故以后习惯以“一分钱一瓶开水”为计价单位,即使以后炉灶改造,改用自来水龙头放水,也一直沿用以瓶计价方式。记忆中,“一分钱一瓶开水”延续了几十年,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泡开水”才开始涨价。为了方便,各“老虎灶”还自制竹片代价筹码(俗称水筹)预售,有“壹根”、“拾根”之分并烙有本店招牌,限定本店销售代币流转使用。这种“水筹”一直沿用至“老虎灶”彻底“打烊”。


“挑水”,即为附近的厂商企业和单位送“开水”上门。“老虎灶”送“开水”一般要按客户预定的用水时间和数量,及时将“开水”挑送到预定地址供人使用。“挑水”的价格以桶或担统一定价计算,一般不分远近和楼层高低,特殊情况另行商议。早期送水多为人力挑送,相当辛苦,故为“挑水”。以后业主条件改善才改为用拖车、黄鱼车等运送,传统的木桶也渐渐改成了保温桶。“挑水”工作比较辛苦,如同现在送净水一样。大多数厂商企业生活设施改善后,都较早退出了需要靠“老虎灶”送水的行列。

 

“打开水”曾是上海街头的一道寻常景观。 图片来源:新浪博客“时尚石库门”


“茶馆店”,是规模较大的“老虎灶”附设的一种低档茶室,一般是摆几张四方桌,四周放上长条木凳,有茶客上门,即时泡上需要的茶水。不同于专营的茶楼,“老虎灶”附设的“茶馆店”,价格低廉,接待的多为劳动阶层、平民百姓。解放后亦以上年纪的老人居多,一般三五成群围桌而坐,天南地北神吹胡侃,有时也会成为“小道消息”的发源地和传播站。1966年“文革”开始,“老虎灶”茶馆店与所有的茶楼茶室一起被作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勒令”关闭。“文革”结束后,“老虎灶”兼营茶室一度恢复,成为当时退休老人的集聚地之一。但时代变迁,“老虎灶”兼营“茶馆店”最终未能再成气候,在与新型茶楼茶室和咖啡馆的竞争中出局。


“清水盆汤”,是一种提供简易沐浴的形式,俗称“浑堂”。大凡有场地条件的“老虎灶”,都会在屋后辟出一间房间,备上几只大木盆和存放冷水的木桶,待有浴客上门,店内工作人员立刻送上热水和毛巾肥皂,客人即可入内洗浴。洗浴完毕,设有茶室的还会奉上茶水,让浴客略事小憩。“清水盆汤”起先是在夏天开放,专为男客服务。解放后有些店家逐渐开放女宾洗浴,有的一直开放到冬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居民家庭不具备沐浴条件,“清水盆汤”收费低廉,深受一般市民欢迎。据设在天潼路727弄31号的“老虎灶”记录,该店“清水盆汤”夏令季节最多一天接待浴客700多人,成了真正的“浑堂”。上世纪70年代后,随着群众要求解决“洗澡难”呼声的高涨,企事业单位纷纷建起内部浴室,社会大众浴室作为商业网点配套也逐渐增多,“清水盆汤”因实在太简陋而不再受青睐。1980年以后,“清水盆汤”被彻底淘汰。

 

市区“老虎灶”几近绝迹

 

上点年纪的上海人,一听到“老虎灶”这三个字,都会从心底涌出一缕温馨,思绪也会变得滋润起来。“老虎灶”曾是遍布上海市井闾巷的一大景观:传统的“老虎灶”一般设在马路街口或弄堂边上,通常一开间门面,也有两开间门面或分楼上楼下的,其灶砌在店门口靠墙边,灶膛口对着马路或弄堂。灶面置有三只小烧水锅,三只锅中央有一加煤孔,烧水锅和烟囱之间还有一只大锅,作为储存凉水的容器,称为“积口”。一旦烧水锅的水被打走,店家就会顺手用勺子从大锅中舀水补满小锅。大锅后头有一根烟囱直接伸到屋顶外。小锅下面是炉膛,早先烧的是柴禾木屑,后来也有烧煤炭的。炉灶最前面中间有一隔板,供顾客摆放热水瓶等方便打水。以后炉灶改造,取消了小锅水勺,大锅接水、放水都改由自来水龙头完成,减轻了从业者的劳动强度,也方便了顾客自行接水。

 

“老虎灶”附带的“茶水店”。 图片来源:天山网


旧时“老虎灶”还有一种炉灶叫“七星灶”,炉灶只是一只大缸,缸里用泥和砖砌成七个火孔,孔上放七只钢壶烧水;也有一种叫“经济炉”,炉体是一只白铁皮大炉,炉上置一大锅烧水,后来又增设了温度表和水龙头,方便观察水温和放水。


在生活条件相对艰苦的年代里,普通百姓家中使用的是煤炉,烧点热水也不是很方便,“老虎灶”提供的热水价格低廉,无疑是为大家提供了方便。冬天的晚上,临睡前,家家户户都会到“老虎灶”去打点滚烫的开水回来,用它洗脸、烫脚,再灌满“汤婆子”塞进被窝,寒冷冬夜里睡觉就有了温暖的感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句极为流行的“切口”是用上海话方言说的,叫“打开水”,却与去“老虎灶”泡开水无关。它是英文kiss(接吻)的中文谐音,常被拿来揶揄男女之间不一般的亲密关系,流行程度就像后来的“捣浆糊”一样。“打开水”在当时走红,读音却不免让人与上海市井生活方式、与低调寻常的“老虎灶”产生有趣的联想,至今想来让人忍俊不禁。


“老虎灶”虽盛极一时,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逐渐走向衰落,90年代后更是急剧减少,进入新世纪后便渐渐消失。前几年,曾有媒体报道上海最后一家“老虎灶”关门熄火的消息,说这家位于老南市梅溪弄的“老虎灶”,开设近一个世纪,是上海最后一家有茶馆的正宗“老虎灶”,主人是一对老夫妇,家住浦东,出于怀旧之情买下了这家“老虎灶”,不过由于夫妇俩年老体弱,自己无力经营,就将“老虎灶”转包出租了。最后一任经营者为蔡氏夫妇,来自安徽合肥,虽然苦心经营,无奈撑持不下去,终于在2013年10月关门歇业了。但也有媒体报道说,上海最后一家“老虎灶”还开着,在安庆东路上的一条弄堂里,面积仅十七八平方米,店主姓陆。据说店主的爷爷1930年代从江苏南通来上海,当时上海滩的“老虎灶”多由南通人所开,经同乡指点介绍,就入了这个行当。最早他爷爷是在黄浦区“学生意”,后来攒了些钱,用三十两黄金(十六两制、相当于两根“小黄鱼”)顶下这间房子开出了“老虎灶”。当时开店还要拜“老头子”(地方上有势力的人物),他爷爷先送了见面礼,以后逢年过节和每年“老头子”过生日还要凑点份子钱。这样,遇上捣蛋敲竹杠的,只要报出“老头子”的大名,对方立刻抱拳拱手而退。日子虽然过得艰辛,但至少能保得平安和温饱。解放以后,这家“老虎灶”也“公私合营”过,1985年店主从父辈那里接手时,“老虎灶”还是国营的。店主说,开“老虎灶”是没日没夜的苦生活,从清晨到深夜,时常有来喝口热茶的、泡点热水的,过去来的主要是街坊邻居、附近居民,现在则多是摊贩、打工仔、拾荒者……做生意嘛,不能拒绝任何人。就这样,一家人在那里坚守多年,惨淡经营。

 

安庆东路105号左边这一家(103号),在被拆空前曾是原闸北区最后一家“老虎灶”。 蒋迪雯


笔者获悉,这家位于安庆东路103号的老虎灶也已在相关地块的动迁中消失。


昔日的“老虎灶”,曾经风靡上海近百年,如同许多消亡的行业一样,如今已经在市区几近消失,只是在老年人的记忆中或者档案馆的资料里,还有一些留存。

 


组稿、编辑:伍斌  邮箱:wbb037@jfdaily.com  题图绘画:林绍灵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7)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