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伴公汀 > 文章详情
编制不平衡?待遇没优势?为何近四成大学应届生不把教师作为职业第一选择
分享至:
 (20)
 (6)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骏 顾杰 2020-11-03 06:48
摘要:教育发展水平已成为上海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一场疫情让“在线教育”成为年度热词。在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学习后,最近上海宣布将在本学期再录制5500余节在线课,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150余万学生。

因为疫情,无数教师经历了一场信息化“速成”,也让更多人意识到教师队伍存在的短板:许多优秀老师,面对镜头一下子“有点不会上课了”。“上海教师队伍国际化、信息化能力欠缺是我们此前调研中已经提出的观点,经过这次实战,更明确了教师信息化能力亟待加强。”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常务副主任杨德妹说。

上海教师队伍还需要提升哪些能力?如何让优秀人才愿意在上海当老师,用优秀的教师培养更优秀的学生?政协委员们在多个场合发声,直言信息化、国际视野、创新能力不足之外,还剖析培养体系和保障机制等深层次原因。他们呼吁,教育发展水平已成为上海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疫情放大了信息化能力短板

疫情期间,面对在线教育这一新形式,教师们绞尽脑汁,创设情境、设置任务、设计游戏、提供资源……面对技术门槛高的问题,老师们不得不自学双机位拍摄、绿幕抠像、画中画、慢放、弹窗等技术。

“这是突发情况,也是一次对教育‘信息化’实战能力的测试。”市政协教育界别召集人、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认为,虽是“逼上梁山”,但信息化建设是大趋势,以往或多或少“纸上谈兵”,如今则是真刀真枪。

疫情放大了教师信息化能力短板。事实上,上海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总体表现不错。据经合组织2018年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结果,上海教师队伍整体年纪轻、教龄长、学历本科化;教师接受了全面专业的职前教育,从教意愿高;在新教师入职培训比例、学校带教活动、专业发展活动上的参与率居全球首位;上海教师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全球最高……

而此前市政协开展的一项课题调研也提到信息化短板。课题组深入华东师范大学、市师资培训中心、市政府相关部门和7个区及中小学等开展实地调研,并面向政协委员、校长教师、高校学生、学生家长等4类群体发放调查问卷,共回收问卷10756份。

市政协委员调研本市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受访方 供图)

从调查结果看,98%的教师愿意在教学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教学信息化意识得到明显提高,但由于当前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性不够,部分教师缺乏运用大数据开展个性化教学的能力,加之教育App功能不足、教学实用性较低、学校电脑老旧等因素,影响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此外,调研结果还提到,上海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存在国际视野受限、不擅长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未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跨学科教学能力的师资不足、跨学科教师发展通道缺乏等短板。

“教师”对优秀人才缺乏吸引力

背后的症结之一,是教师培养体系不完善。很多教育界的政协委员提到,教师队伍建设好不好,教师培养体系强不强是重要因素。

调研显示,超过三成的校长、教师认为新入职师范毕业生素质一般,与高水平院校非师范生相比,师范生不具备明显优势。尽管上海探索“4+2”模式的硕士层次师范教育,开展中小学校教师全员培训,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调研中委员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如职前教育改革滞后,课程设置仍按传统学科专业分类,培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职后培训内容交替重复,与实际教改脱节,实效性不强,工学矛盾突出,不能有效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另一个症结在于保障机制。“如果说培养体系不完善,制约了教育的高起点发展,那么保障机制改革不健全,则影响到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市政协常委、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安琦说,教师编制不平衡,中心城区空编,人口导入区严重缺编。教师职称比例结构也不够科学,缺乏合理的晋升空间。现在,上海教师队伍中,领军人才数量少且年龄老化,上海缺乏一批有影响力的教育领军人物。教师待遇没有优势,对优秀人才缺乏吸引力。

调查显示,38.2%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因实际工资与期望值相差较大不把“教师”作为职业的第一选择,44.3%的校长、教师认为现有工资水平与工作付出不匹配。尽管上海部分区域出台了租房补贴、人才公寓等教育倾斜政策,但调查显示,未买房的教师中仅有19.9%能享受到政府福利性住房或学校宿舍,80.1%均在社会上租房居住。“租房补贴数额低、租房补贴发放周期长、人才公寓偏僻周边设施不配套”等因素,导致政策实际效果不佳。

协力共建教育人才“蓄水池”

在不少委员看来,提升新时代教师专业能力,需要设计跨学科教师的发展通道。“急需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跨学科教师队伍,需要为跨学科教师设立从高校培养、岗位设计、培训教研和职称晋升等方面的发展通道。”

培养师资人才,不只在师范院校。丁晓东说:“需要各级政府切实抓紧抓好,为教师终身学习创设优良的环境,统筹多方资源和力量,吸引优秀人才争相从教,协力共建教育人才‘蓄水池’。”

针对教师队伍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委员们开出“药方”:通过完善教师职前、职后培养培训制度,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突破编制和出国培训瓶颈,做大教育人才成长平台,提升教师社会经济地位、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在现有市、区、校本三级培训中,用‘培训券’方式适当给予教师个体一定的自由选择权利,由教师自行确定培训的机构、时间和方式,政府则通过‘培训券’定期结算培训费用。”市政协常委、上海协和教育双语学校总校长卢慧文建议,研究推出“教师培训券”机制,支持教师自主选择培训项目,提升任教水准。

“目前应用型高校在职教师虽然有下企业实践的要求,但执行过程中存在教师时间有限和企业较难安排等问题,导致在校教师企业实践效果不明显。”市政协委员、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副校长徐玉芳建议,引导企业和高校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的博士生,鼓励支持企业技术骨干走进校园、融入校园,以项目为纽带,积极参与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

“要加大上海教师队伍吸引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沪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说,应该树立起不唯“帽子”(即学术头衔)、不论出身的人才引进导向,让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参与祖国教育事业。他相信,上海一流的城市治理是汇聚人才的最好招牌。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6)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