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伴公汀 > 文章详情
让人很振奋!与上海市委书记、市长“面对面”,这些跨国企业领袖说出这些话
分享至:
 (58)
 (9)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洪俊杰 顾杰 2020-10-19 06:01
摘要:企业家以发言或书面形式贡献真知灼见。

昨晚,第32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举行,近40位跨国企业领袖通过“云端”齐聚浦江,与市委书记、市长等“面对面”。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城市运行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增强特大型城市发展韧性,如何让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量质齐升?企业家以发言或书面形式贡献真知灼见。

加速城市运行数字化

疫情暴露出全球不少城市在运行中的短板与缺陷。长远来看,未来还会有更多挑战考验城市韧性。“我们必须吸取这次经验教训,为不确定的未来做更充分的准备。”ABB 集团董事长傅赛说。最重要的,是要在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涉及和运营中,用好智慧城市及数字化解决方案,“全球许多城市正在利用信息与通信技术提高公共交通、污染预防、卫生预警方面的效率。”

与会企业家达成共识,疫情正加速城市数字化的进程。汇丰控股有限公司集团主席杜嘉祺向市领导建议,应积极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5G通信网络在商业、休闲和城市运行中的应用,其中包括远程工作、娱乐消费、 电子商务、网上银行、远程医疗等。“未来要进一步推广数字化商业模式和数字化公共服务,确保上海在这一领域保持领先优势。”

“回溯这场公共卫生危机,人们意识到城市韧性建设已渗透到城市功能规划、建筑改造升级、基层治理等方方面面。”江森自控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乔治·奥利弗说。在他看来,上海应该分发挥城市和行业数据中心的枢纽作用,由点及面推动城市治理能力升级,使城市在安全韧性、生态韧性和治理韧性三方面得到提升,让城市成为一个能自我适应、学习和成长的“生命体”。

打造一体化健康数据库

疫情给城市公共卫生领域敲响警钟,这成为与会嘉宾关注的话题。

“要加快推进建设‘守护生命和健康的产业’。”三菱商事株式会社董事长小林健提出,上海不仅有实力雄厚的制药企业,还拥有许多知名医院与医学院校,在医疗服务及研发方面拥有巨大潜力。他建议政府牵头建立产学研医协同机制,进一步发展“制药・生物・医疗”产业,提供包括低息贷款在内的金融支持。

罗氏集团首席执行官施万建议,依托“新基建”,推动上海健康产业深度数字化,打造以患者为中心的一体化健康数据库。在他看来,这一数据库要整合各类健康数据资源,链接电子病历、生物样本、健康档案等信息。要通过高质量的数据提升全流程健康体系运作效率,节省社会成本。

疫情没有物理边界。在达能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范易谋看来,上海应在长三角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对内,通过建设长三角地区电子健康医联网,实现本地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实时源头采集和互通共享;对外,继续加强对入境人员实时预警监测,努力打造区域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生态圈。

抓牢绿色经济发展趋势

讨论中,跨国企业领袖纷纷为疫情下的上海经济转型升级“支招”。

“新冠疫情是 70 多年来对全球能源系统的最大冲击,化石燃料受到重创。”法能集团董事长柯拉玛迪奥提醒上海要未雨绸缪,加快整座城市从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步伐。他建议,上海要加大对长期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投资,其中至少包括柔性电网、能效解决方案、电动汽车充电、能量存储、绿色氢能等。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玛蒂娜·默茨也提到,上海要抓牢绿色发展趋势,用循环经济推动钢铁和化工等传统产业升级。

“长期来看,上海需要从‘撷取原料、制造与丢弃’的传统生产模式,向端到端的循环经济模式过渡。”施耐德电气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赵国华提醒,重点是在于进行“垃圾和污染减量化设计”。这不仅能减少原材料消耗,同时通过发展“即服务” 和“产品寿命延长”等新业态,释放上海经济增长动能。

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关注到疫情下供应链高度集中所产生的风险。“产业链梯度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他看来,上海作为中国门户城市和长三角的龙头,应积极应对新形势, 帮助长三角企业“走出去”,构建亚洲地区产业链新格局。

栏目主编:张骏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9)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