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玉石大增值!工美大师、上海工匠广收云南徒弟,他们还与百年老店“玉人育人”
分享至:
 (3)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2020-10-09 16:16
摘要:像岩砍一样的毕业学生还有很多,毕业后数年之内的年收入多则超过12万元,少的也有6万元。

玉不琢,不成器。中国西南边陲,“老少边穷”山区,却是玉石之乡。那么好的料子,如何琢磨、增值致富?

对于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沪上教育系统3名“上海工匠”之一华国津,他的选择是“授人以渔”,在当地带出好弟子,让美玉价值最大化。华国津与他所在的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师傅们,广收云南徒弟,助力滇西职教,还与百年老店老凤祥等一起“玉人育人”。9日起,师徒们多年精品力作在工艺美院结集开展,可谓“一片冰心在玉壶”。

事实上,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华国津以15年的青春韶华,在著名的上海玉石雕刻厂完成了从学徒到玉雕名师的艺术修炼。之后,作为上海工艺美院教师的他,选择放弃上海安逸稳定的生活,带着一身的玉雕技术和创意,来到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支教,用自己的真情和双手将“玉的种子”播撒在滇西的红土地上,让那些还未走出村寨的少数民族孩子第一次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知识的价值。

华国津至今难忘,2008年春,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及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联合德宏州芒市职业教育中心,开办了首期工艺美术玉雕班。新学期伊始,在玉雕班教室里,15名德昂族、3名傣族、3名汉族和1名壮族学生组成的全班学子迎来了期待已久的玉雕老师——两名上海来的支教老师华国津和付耀慧。“帮扶不仅是人力财力投入,而是要找到好的融合点,帮扶方要发挥自身的技艺和行业优势,并匹配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特点和产业环境。”华国津说。

一花独放不是春,没过几年华国津作为带队老师已培养出数以百计的少数民族玉雕师,不少优秀毕业学员都被推荐到上海、广州等地。此次也来沪参展的华国津德昂族弟子岩砍,善用各类玉石的天然形状与不同色泽,专攻炉瓶器皿类作品设计,因材施艺、俏色巧雕。他17岁时师从玉雕班,学成后早已有了自己的玉雕工作室,依靠这门手艺走上小康之路。像岩砍一样的毕业学生还有很多,毕业后数年之内的年收入多则超过12万元,少的也有6万元。

玉乱与岩砍同龄同族,也是1989年生人,老家在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三台山乡。无巧不巧,这个小伙的名字和生活都跟“玉”分不开了。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大约十年前的玉乱,还全然不懂玉。他也到芒市职教中心的玉雕见习基地拜师学艺,师傅正是上海来的华国津。出师后,玉乱开了自己的玉石加工店,5年前还荣膺“云南省玉雕师”称号。在这个上海对口帮扶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教育项目中,华国津等已经带出的德昂族徒弟少说也有百来人。

职教对口帮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可持续的造血机制,构建起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自2015年起,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连续4次入选文化旅游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参与院校”,是上海市唯一入选的高职院校,先后举办数期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促进了非遗文化和传承人群的保护和创新,推动着云南等地工艺美术技艺和文化提升。

华国津参展作品

上海工艺美院党委书记许涛表示,在华国津等老师带动下,全院一大批年轻教师在这十年间纷纷参与支教援滇,“理论与实践并行”成为成就一个工匠人的关键。比如学院玉雕与服饰设计2018届、2019届毕业班师生还深入云南楚雄挖掘民族文化宝藏,探索彝族图案、纹样,并开展彝绣文化采风、设计创作与展演发布,融合出具有浓郁民族风的现代都市手工艺设计作品。

华国津向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院长仓平捐赠名作。

“玉出云南”绝对不再是简单的原材料输出,应该是玉石制品的产出;而玉石工艺品的质量,则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玉雕师的创意和技艺。”华国津认为,归根到底,玉石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就是玉雕人才培养的竞争。他相信,未来云南将涌现出一批本土的玉雕大师尤其是少数民族人才,为云南玉雕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题图来源:作者拍摄 图片编辑:雍凯
本文图片来源:作者拍摄及资料照片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