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成陆1300多年,崇明岛如何蜕变成长三角的大花园?
分享至:
 (4)
 (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熠 2020-10-04 08:05
摘要:大型纪录片《城市之岛》豆瓣评分高达8.6分。

从渺无人烟到阡陌纵横,从河口冲积岛到上海“后花园”,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正以蓬勃的姿态飞速发展。成陆1300多年来,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的崇明岛,在现代化进程中已然蜕变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大花园”和“中央公园”。

昔日长江口的一座孤岛摇身一变成为 “城市之岛”,与崇明岛规划和建设的两大主题词“生态”“环保”密不可分。近期,以崇明岛为主角的大型纪录片《城市之岛》先后在SiTV全纪实频道、生活时尚频道以及央视播出,豆瓣评分高达8.6分。观众不吝赞美:“《城市之岛》让我从多个角度看到了崇明岛生态发展的成果,也让我们看到了所有人为之付出的努力。”“看到这样的纪录片,不知为何竟有种莫名的自豪感。”

全方位真实记录崇明发展重要脚步

《城市之岛》共4集,每集45分钟。它从崇明建岛讲起, 半个多世纪的围垦与建设让一座“精沙绿洲”立于海上,而今乘着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东风华丽转身。这是崇明建岛史上首次以大制作、写实手法展现全新地域形象的尝试之举。甚至可以说,《城市之岛》是这座“世界级生态岛”的纪录片初体验。

为了更好地用镜头展现出崇明“生态立岛”的成果,总导演叶蕾带着制作团队历时三年、跨越四季、探索多地,真实记录下崇明岛在生态建设中向前迈进的每一步。

“总的来说,完成《城市之岛》经历了艰难的过程。最开始拿到选题,完全不知道该如何着手。后来,我们一点点查资料、学文件、找案例,慢慢把脉络理清楚。”叶蕾透露,单是解说稿就改了十几版,“逐字逐句推敲打磨,才做成了这部片子”。

其中,最困难的是两部分,一是调研,“光是调研就花了近一年时间,联系专家,走村串岛,倾听生活在岛上的人最真实的想法”;二是探索呈现方式,寻求最适合的方式展现崇明“生态立岛”进程。三年间,叶蕾和团队就连春节期间都在忙着改稿拍摄,周末通宵加班更是家常便饭。不懂专业名词,制作团队就去请教专家,自己先理顺搞透,再思考如何以更好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讲好崇明故事。

拍完《城市之岛》,组里“养成”了好几个崇明专家,人文生态、产业转型、有机农业,每个领域都信手拈来。主创团队说,越是深入崇明,越能发现一座世界级生态岛的轮廓正渐渐明朗,世界级生态岛的打造正在创建一个可实操的范本。

白描叙事以小见大还原纪录片本色

《城市之岛》的叙事切口很小,通篇以记录普通岛民日常生活的方式,朴素详实地呈现崇明从“生态岛建设”到“现代化生态岛建设”,再到“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进程。小人物们的生活状态和所思所想,以及打造世界级生态岛范本的决心,还纪录片于本色。

在东滩湿地,曾经的捕鸟人老金现在是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的志愿者;做棉纺机械配套的朱建平转型成为高压泵液压件厂厂长,拿到中国高铁的第一笔订单;还有从外企高管变身“庄稼汉”的高春茂,从城乡规划师到柑橘种植专家的黄桂利,以食品安全为愿景、开设生态养猪场的博士夫妇蔡会全、于新花……在崇明人身上,有着真切的绿色田园梦,也映射着清晰的崇明生态岛图景。

环境宜人的崇明,有吸引了万千迁徙候鸟的东滩自然保护区,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的“幼儿园”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绿色发展的崇明,将逐步实现全岛农产品“两无化”生产;生态先行的崇明,全岛几年前就开始推行垃圾分类,生态教育是崇明小学生的必修课……打造“世界级生态岛”的过程,孕育的不仅是崇明的生态基底,更塑造了这里深厚独特的人文环境。

《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到,到2020年,崇明形成现代化生态岛基本框架。或许可以这么说,《城市之岛》讲述的不仅是崇明的故事,也是每一个地球人都需要面对的生态课题。未来的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城镇与乡村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生态保护与建设之间将如何呈现有机融洽与和谐,可以借此一探究竟。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