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伴公汀 > 文章详情
2020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今在沪开幕,各方合力奏响网络正能量传播最强音
分享至:
 (147)
 (8)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顾杰 2020-09-27 08:51
摘要:尤其是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各方合力,奏响网络正能量传播的最强音。

今年年初,线下疫情防控战打响的同时,一场网络传播战也第一时间启动。上海各主流新媒体积极传播“抗疫”正能量,相关话题播放超百亿、短视频爆款产品不断刷屏,百余条网络谣言得到及时澄清,为“抗疫”营造了清朗有序的网络舆论环境。

截至今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04亿,其中网络新闻用户占比超80%,互联网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过去一年,在新技术赋能下,上海网络媒体汇聚主流声音,彰显主流价值,尤其是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各方合力,奏响网络正能量传播的最强音。

传播坚持导向坚守价值

做好新闻舆论工作,重在坚持导向,坚守价值,互联网传播概莫能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疫情发生以来,上观新闻、文汇、新民等上海主流新媒体,唱响“抗疫”战歌,在新浪微博、抖音、今日头条开设190多个“抗疫”正能量话题。截至目前,总阅读播放量已超160亿,为上海“战疫”营造了积极有序的网上环境。

疫情期间,相关政策处于不断调整之中,网络正能量传播也紧扣中心工作。2月10日开始,为统筹做好复工复产复市网上宣传,市委网信办开设“严格举措 上海有序复工”话题,汇聚网络报道,营造有序推动经济重启的网络氛围。

4月下旬,上海开启“五五购物节”网络宣传,累计发动各级平台推送购物节直播、海报、短视频等新媒体产品170余场(个),浏览总量达4.5亿次,网上直播带货吸引200多万市民参与,通过线上线下消费互动,催热全城消费氛围,让上海国际消费之都的形象深入人心。

去年,上海各主流新媒体立足总书记对上海工作的关切,围绕落实中央交给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全力做好网上正能量宣传。策划“进博的热度上海的温度”新媒体主题宣传活动,微博话题阅读量超3.7亿,微信话题推荐覆盖9亿人次,上海主要新媒体境外平台累计发布稿件2000余条,总点击量360万余次。

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揭牌这一历史时刻,通过搭建“上海再出发”和“上海深圳一起来”两个微博话题,48小时阅读量超1.78亿,在全网形成刷屏效应。围绕第二届顶尖科学家论坛、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活动,网上宣传直接覆盖网民超过8亿人次,全网累计传播3万余篇次。

在五四运动100周年、上海解放7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节点上,上海媒体加强策划,推出了一系列优秀新媒体产品。“七一追梦人”系列宣传、上海红色场馆系列网上直播、进博会形象片和“而立之歌”系列短视频,引起网上热烈反响。围绕垃圾分类、“一网通办”、优化营商环境等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各新媒体推出原创解读报道和产品,形成强大合力,不断掀起网上宣传热潮。

线上布局创新传播方式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有效的网络传播,离不开勇于创新的精神。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上海主流新媒体积极创新报道形式,以新媒体海报、数据化H5、短视频、直播等系列产品,生动忠实地记录了上海乃至全国夺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胜利的历程,刷屏之作不断产生。

1月29日,上海新媒体率先推出张文宏医生相关短视频《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一时流量高达1.7亿,造就了“共产党员上”“硬核主任”等一批网络热词;3月5日,上海媒体首发图片新闻“上海援鄂医疗队医生陪87岁患者欣赏日落”,温暖无数网民,被新华社称赞“人间值得”,相关微博话题“医生为病人停下欣赏日落”“落日余晖下的这个瞬间”阅读量高达2.6亿。

新技术也为宣传工作开辟了新空间。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陆家嘴论坛等活动将重点移至线上。市委网信办组织各主流新媒体积极策划制作,让网民在云端身临其境参与活动,还通过新媒体手段,积极利用“云游博物馆”“云赏花”等技术做好海派文化的网上宣传。

传播手段的创新与传播内容的深耕互为表里,实现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一年来,沪上媒体积极打造融媒体矩阵,依靠内容生产、技术创新、运营开拓,不断丰富多层面、多形式、多渠道的立体式传播样态,稳步提升媒体传播力。

2019年,上观新闻实现了在今日头条、腾讯、百度、网易、新浪等主要商业平台上的传播全覆盖,推出《国庆“快闪”》《我们的名字都叫“建国”》等系列微视频、“70年知音依旧,上海爱你永不变”等H5产品,数据新闻作品《我们用12520个热词测试了百度搜索,发现了这些规律》入围2019全球数据新闻奖年度最佳突发新闻数据应用奖。

截至目前,上海主流新媒体已构成拥有31个移动客户端、211个微博账号、404个微信公众号的新媒体矩阵,两微一端每日可覆盖用户6.2亿。市委网信办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认真研究互联网各类传播技术应用特征,不断创新网络话语传播方式,更加注重5G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下的内容建设,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反击谣言营造清朗环境

“上海疫情大爆发,新增3000例!”2月13日,一条恶性谣言在市民的朋友圈中流传。疫情初期,这样一条耸人听闻的信息若处置不当,很可能引起市民恐慌,给防疫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市委网信办第一时间通报市公安局和市卫健委进行查证,并通过“警民直通车上海”和“健康上海12320”等官微发布权威澄清信息,组织商业平台弹推辟谣稿件,仅用2小时即有效压制谣言,杜绝其继续发酵。

网络空间,人人都能是传声筒,众声喧哗中难免有杂音乱象。及时对各类有害信息、不实传言进行清除和回击,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是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必然要求。

今年4月中旬,一张“31省市摘口罩时间表”在网上广泛流传。表上列出了全国各地摘口罩的时间,如上海、贵州、湖南、四川、江西等地均显示“已摘”;重庆摘口罩的时间为4月21日;北京、广西、湖北等地则为“暂不确定”。

这是一种“模仿官宣”的谣言套路,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求证相关政府部门,并借助权威专家学者的表述,采写了《全国各地摘口罩时间表已出炉?看看钟南山怎么说!》,不仅达到了良好的辟谣效果,而且提升了舆论引导的亲和力。面对各类谣言,解放日报社与市委网信办合作的网络平台“上海辟谣平台”,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去年全年发稿约350篇,并借助今日头条、网易等媒体平台传播,传播科学知识、澄清事实真相、维护社会稳定。

辟谣,建立在对传播链的深度研判之上,某种程度上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为提高辟谣效率,上海组织各方力量,专题研究疫情期间各类网络谣言现象,总结其滋生、传播、变种规律,提炼谣言应对攻略,协调各区各部门,针对“上海医疗队物资被抢”“外地人员翻越围栏进入金山”“外地确诊病患开车来沪就医”等谣言做好辟谣处置工作。

疫情发生以来,上海形成了“发现—通报—辟谣—推送”的谣言处置闭环,各区、委办局对各自辖区和领域内出现的网上不实传言及时回应澄清,压缩网络谣言生存和传播空间,通过整合各类新媒体渠道,大力传递推送辟谣信息。开设的“战役辟谣”微博话题,针对110余条网上谣言发布辟谣内容,起到了稳民心、纾情绪的积极作用。

栏目主编:张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8)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