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郊野笔记 > 文章详情
“沪上粮仓”再次交上一份量质提升的丰收答卷
分享至:
 (59)
 (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成东 2020-09-21 19:03
摘要:虽然庚子年受疫情和超长梅雨气候等不利因素影响,但松江区粮食产量仍略有增长,早稻亩产过千斤,中晚熟品种亩产预计达到600公斤以上,作为“沪上粮仓”的松江再次交上一份量质提升的丰收答卷

隆隆的收割机一路向前,丰收的喜悦洒满松江大地。

9月21日,松江区第三届农民丰收节在小昆山镇举行。记者从松江区农业农村委获悉,松江区早熟稻秋收工作已完成6成,头茬5400余亩秋粮颗粒归仓。作为秋收重头的中晚熟稻目前长势喜人,且品种结构种植方式进一步调优调绿。

松江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顾晓峰告诉记者,虽然今年受疫情和超长梅雨气候等不利因素影响,但松江区粮食产量仍略有增长,早稻亩产过千斤,中晚熟品种亩产预计达到600公斤以上,作为“沪上粮仓”的松江再次交上一份量质提升的丰收答卷。


量的增产:早熟产量稳中有升 中晚熟丰收在望

在经历上一周的阴雨天后,随着这几日天气转晴,松江区粮食早熟品种“松早香1号”进入收割的集中“会战”期。“进度与往年持平,计划月底全部完成。”区农业农村委种植办主任俞春云介绍。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今年经历了不同一般的风险和挑战。春耕春管时期,迈过了新冠疫情这一坎,接下来又遭遇了超长时间的梅雨季。“所幸扬花抽穗期时持续的高温天挽回了局面,今年亩产量还是达到了500公斤左右。”作为今年头一茬粮食,早熟稻的丰收让小昆山镇的家庭农场主范冬英有些感慨。

早熟品种的丰收是整个松江区秋粮丰收的序曲。据了解,今年松江的早熟品种种植面积在9200余亩,中晚熟品种种植面积14万亩,是秋粮丰收的重头。

现在是中晚熟品种生产关键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为打好“虫口夺粮”战疫,作为松江农资第一店的“浦江农资”也在有条不紊保障稻田防治农资的供应。田头统计上报防治面积,根据面积统一订购,再统一配送和统一时间点防治,农资供应的不断链,保障了这场丰收保卫战疫“弹药充足”。


质的提升:种植结构调优 种植方式调绿

松江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顾晓峰介绍,今年松江水稻种植面积保持在15万亩,按照目前的产量估算,今年总体的粮食供应量将持续保持在9万吨左右,为市场保供应打下基础。

量的丰收的同时,更大的亮点在于质的提升。顾晓峰介绍,为了顺应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以及推动农民从“卖稻谷”到“卖大米”的转变,更好地实现农民增收,今年松江的优质品种稻米——早熟“松早香1号”和中晚熟“松香粳1018”的面积,从去年的4.7万亩增加到5.4万亩,增幅15%。从2009年的500亩优质水稻到现在5万余亩,松江水稻种植结构持续调优。据了解,到“十四五”末,松江优质稻米目标是达到8万亩,预计生产优质大米3.12万吨。

市场需要更优质、更绿色的大米。为此,松江大米在调优同时,也整体“调绿”。顾晓峰介绍,目前松江区已通过绿色认证的水稻面积为14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93%,认证比例居全市第一。


丰产增收:产业链完善 联合体初步形成

从丰产到增收,需要从初级农产品生产的格局中跳脱出来,参与到销售等后续的产业链条之中。据介绍,松江区从三月底就制定了《关于促进松江区优质稻米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了良种繁育、绿色种植、基础设施建设、加工工艺、品牌培育等7个方面重点发展任务。

作为产业链中重要一环,松江区通过组建“产业联合体”的方式,创新营销组织方式,实现规模带动、抱团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已认定松林、家绿、汇峰等8个优质稻米产业化联合,营销面积2.6万亩,占优质稻种植近50%,带动辐射家庭农场213户。

产业链的打造,联合体的运营,需要政府“扶上马送一程”。为此,松江区在完善资金扶持的基础上,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改造力度,提升产业发展的基础。目前,全区已建成4个具有食品加工许可证大米加工基地,年加工能力10000吨,已建成5000吨低温储存仓库,保障稻谷低温储存,常年供应新鲜大米。

近日,年加工2500吨能力的叶榭优质稻米加工中心已启用对外服务,小昆山加工中心已结构封顶,季节性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逐步得以缓解。

顾晓峰介绍,下一步松江区计划在新浜镇和佘山镇布局规划集大米加工、稻谷储藏和冷链为一体的稻米加工中心,有效弥合基础设施南北差异,实现区域资源合理配置。

栏目主编:黄勇娣
图片来源:李谆谆,李成东 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