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艺清单 > 文章详情
海上画坛再添佳话,乐震文、张弛伉俪首次大型展览将展
分享至:
 (2)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君娜 2020-09-11 17:16
摘要:替山河立传 为城市留影

在中国美术界,伉俪琴瑟和鸣的总能传为佳话。在古代,有赵孟頫、管道升的“管赵风流”;在上一辈的大画家中,有刘海粟、夏伊乔,谢稚柳、陈佩秋,程十发、张金锜等,流传下许多美谈。

也因此,将于9月25日在上海宝龙美术馆亮相的“琴瑟和鸣:乐震文·张弛‘替山河立传 为时代留影’联展”,颇受业界关注。一方面,此次展览是这对近年来在海上画坛声誉鹊起的中国水墨艺术伉俪的首次携手大型联展;另一方面,此次画展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乐震文、张弛的历年佳作,反映了他们长久以来各开生面、独特高远的艺术追求和回应时代需求的艺术责任感,也生动呈现了俩人的情感历程和人生感悟。

命运的安排下,两位艺术家走到了一起

乐震文,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民建上海市委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上海中国画院兼职画师;张弛,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书画院画师、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东京海派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业界评论,乐震文画的山大气磅礴,又不失典雅;画的水涓滴连绵,又一路传神;画的光灿烂亮丽,又温馨宜人;画的云纵横飘逸,又松柔动情。而张弛的画,叠嶂壮美与云纱舒卷并存,气宇不凡与楚楚动人同在,画如其名,“张弛有致”,被海派大师陈佩秋誉为“大有夺得沪上山水画冠军之能”。同在艺术领域的夫妇俩情投意合,他们的艺海生涯亦相互交融。

△乐震文 《雨后》 纸本水墨设色

179x370cm 2020

△张弛 《冰境》 纸本水墨设色

75x140cm 2020

1973年,高中毕业的乐震文被分配去了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技工学校,成为该校的第一届学生。当时教授他绘画的老师有程树人、程道逸等,绘画的内容主要是静物素描、国画线描等。技工学校的学习为期2年,1975年底,乐震文毕业,因为成绩优异,留校当了老师。

张弛的父亲是画家张大昕。在父亲指导下,张弛5岁开始学画人物。1975年,尚在读中学的张弛画了一幅年画《在阳光下》,入选了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展,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76年,中学毕业分配时,张弛想去当女兵,没有去成。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技校因为《在阳光下》看中了张弛,想招她来读书。当时,因为张弛是上海县户口,进不了市区学校,技校校长专门打报告到市劳动局,用三个工厂名额给上海县,“换”来了张弛。

张弛走进技校时,她的班主任正好是刚刚毕业留校的乐震文。或许是命运的安排,这个技工学校只招了两届学生,于1978年解散。作为两届学生里的优异毕业生,乐震文和张弛又双双进入了技工学校的上级单位,也就是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绘画组。

同门、师生、同事……这样的机缘下,两个互相欣赏的年轻艺术家走到一起。同为山水知音的两人,都喜欢走进大自然,到野外写生,寻找艺术灵感。幅员辽阔的祖国河山也为这对伉俪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无穷空间。俩人的写生足迹遍及神州大地,并创作出诸如“黄山雪霁”“雁荡早春”“五台金秋”“九华冬韵”等四时风光佳作。

△乐震文、张弛1977年第一次去黄山写生

有趣的是,夫妇携手写生,两人却各有各的视野。乐震文崇尚山石,醉心自然,他的作品注重笔墨、浓淡、空间、疏密以及一石一峰,整幅山水画气脉相通;而张弛更喜欢将自己融入大自然,她的作品,或表现水流直下、一泻千里,或表现朝雾迷蒙、云海奇涌,或表现万壑松风、千枝摇曳,动静结合,如诗如梦。

△乐震文、张弛2014年在西藏写生

用“心”绘画,名山秀水满溢家国情怀

对于乐震文、张弛来说,中国的传统经典文化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对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家来说,山水与其说是客观存在的观看对象或者是需要予以征服的对象,还不如说是一种可以亲近、可以进入的特殊家园。“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独有的自然观。

△乐震文、张弛合作《博击》1985年

1987年,乐震文和张弛先后赴日发展。在日本,他们清新雅致的画风和恬淡隽秀的意境,引起了广泛关注,作品也多次荣获日本重要奖项,为中国当代书画赢得了国际声誉。同时,日本绘画的形式美以及人与自然的表现方式等,也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夫妇俩携手共进,不断追求着艺术的新境界。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乐震文张弛伉俪在银座举办了《风雨同舟》画展,捐赠了100万日元,通过中国驻日大使馆转交给灾区。他们画着名山秀水,仿佛超然世外,其实有着浓烈的家国情怀。

为了迎接2010年的世博会,张弛于2009年开始绘制《海上揽胜》,并于世博会城市足迹展出。后又创作《长宁揽胜》,为中山公园内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收藏。城市是有生命的,永远是“正在生长”。随着城市建设日益更新,张弛结合上海地貌、政治、经济、文化、医药、教育、宗教等自然风景和人文建筑,又创作了《海上揽胜·七十长卷》。该卷集合了10年的创作轨迹,自安吉浦江源头至洋山深水港作为创作视角,以过去、现在、未来作为时间维度,反映这座城市的温度、人文的深度、历史的厚度。2019年10月,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张弛将历时10年精心绘制的这一手卷捐献给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

△张弛《海上揽胜》局部 〈一大会址〉2019

△张弛《海上揽胜》局部 〈人民广场〉2019

《海上揽胜·七十长卷》无疑是海上画坛“城市山水”题材创作的新收获。张弛在《海上揽胜·七十长卷》创作过程中的多方面尝试,为新时期曾经引发热议的“城市山水”又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创作案例。

无论是乐震文,还是张弛,两个人都是用“心”画画。张弛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打开心扉用心去感悟,忽然间就会明白许多道理。宇宙间的奥秘,不过在一朵寻常的花中,树也一样,人也一样,都是由细节构成的,细节都可以打碎重组,用一笔笔构成山石和树、水,但重新组合后又可以成为任何一种形态。”

乐震文则直言:“我的画,就是我梦里的世界。”作画之前,乐震文并不能肯定第一笔会落在何处,“就如同我永远无法确定我的梦从何处开始。我的画没有即时的肯定、固定的程式,而是随时地修整,渐次地显现,就像我的梦永远是跳跃的、不可琢磨的。在梦里,我可以上天入地腾云驾雾,作画时,我是山川宇宙的缔造者。”

△乐震文 《素风发微霜》 纸本水墨设色

124x244cm 2020

乐震文这样描述自己的绘画过程。“首先来一条拾级而上的山径,遥遥插入白云深处;待得走累了,就画个转折休息一下;在我的世界里,我矫健无比,那就把路隐去吧,攀段山岩;口渴了,来一潭甘美的山泉,畅饮消除疲乏,顺带清凉身上的汗水,小歇后再次启程。再来一段直上云霄的险路,无畏无惧地攀至山顶,回头俯瞰,真真是险峻无比!一山更有一山高,接着再来一段刺激刺激。于是就制造险路,用木头搭成栈道,一半悬空在外,一半隐在云中。走过这一段就安慰一下自己,加上个小酒店,斟上几口再作打算……如此作画,笔怎么会不放松,气息怎么会不相关,而且意尽笔收,吐尽胸怀,人们常说的过程,这样的作画过程真是修炼心志的愉快,也不大会造作。”

画坛比翼鸟,合作共绘南极题材

△乐震文、张弛2019年在南极写生

此次展览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乐震文作品展示,展示内容包括乐震文巨幅山水画,特别是今年创作的山水画作品,如《梢云耸百寻》《雨余秋更清》《身远宿云端》《雨后》等,以及乐震文创作的花鸟画精品《又是一年荷塘绿》等以及南极题材水墨写生作品。第二部分是张弛作品展示,主要展示张弛今年创作的一组南极题材佳作,包括《中国南极长城站》《冰境》《静谷》等。此外,还展出张弛2015年创作的代表作《云水谣》系列以及张弛城市山水题材代表作《海上揽胜.七十长卷》。第三部分是乐震文、张弛合作创作的南极题材作品展示,如《净土荡尘埃》。第四部分是有关乐震文、张弛历年学习、创作、生活的文献资料,如影像图片、创作写生等。

△乐震文新作


△张弛新作

作为画坛比翼鸟,他们对彼此的创作了然于胸,也经常从对方汲取养份和灵感,有过多次成功的合作。其过往联袂创作的《风雨接舟》、《熊猫迁居》曾广受称誉,屡屡得奖,传为佳话。而本次展览推出的南极题材《净土荡尘埃》,是他们合作的新作,天衣无缝地融合了彼此的创作特点,浑然一体,如出一人,也印证了他俩几十年的深厚情感和艺术创作的默契神会。

△乐震文、张弛合作的《净土荡尘埃》

2019年10月,乐震文和张弛应邀参加了南极低碳行活动。“我们是去年夏天造访南极大陆的第一批客人。在半月岛,一群群阿德利企鹅显得特别开心,它们一点也不害怕一大群穿着红色冲锋衣陌生人,在我们面前欢快地奔来跑去。”张弛说,“波涛翻卷的海浪带着我们来到了一片广袤无垠的雪原,冰山气势恢弘,连绵起伏,银装素裹的大地上红色的小屋一排排,蓝色的楼宇一幢幢。在五星红旗下,我们齐唱着《我和你》。”

张弛回忆:“傍晚,邮轮停靠在天堂湾,宁静的海水发出幽蓝色的光芒、深邃、寂静。海湾里,波平如鏡,海水倒映着冰山雪峰和满天飘浮的彩霞,飞鸟在蓝天追逐嬉戏。太阳余晖给冰山浮冰和大海都染上了一层神秘而眩晕的玫瑰色,恍惚进入了虚无缥缈的梦幻世界!次日清晨播音员欣喜的声音,把我们从梦中唤醒,急忙登上甲板、眼前的景色让人惊叹。一座座冰峰犹如一片玉宇琼林,山势婀娜,恰似披了一身银装的漓江山水……”

如何不负美景?两位画家能做的,就是把眼前的景色,用画笔“带”到大家面前。



图片编辑:朱瓅
题图说明:乐震文、张弛合作的《净土荡尘埃》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