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艺清单 > 文章详情
今天,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大展开启,一眼回望故宫600年风雨
分享至:
 (0)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君娜 2020-09-10 21:34
摘要:“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9月10日正式开幕

9月10日,故宫博物院午门,“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正式开幕。这也是今年故宫博物院的重量级展览。


海报

这一眼,回望故宫六百年岁月。永乐十八年(1420年),紫禁城正式建成。2020年,紫禁城建成已整整600年。

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中最辉煌的篇章,紫禁城更是宫殿建筑发展的集大成者,代表了当时建筑技术与艺术的最高水准。其建筑与城市功能、山水形势有机结合,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宫殿营造思想的集中体现。

故宫博物院推出此次大展,由三大主题、18个历史节点介绍紫禁城的规划、布局、建筑、宫廷生活,以及建筑营缮与保护的概况,方便观众理解贯穿于紫禁城“时”“空”的历史文化,感受宫殿建筑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最高境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此次展览使用了午门区域的西雁翅楼、正楼及东雁翅楼三个展厅。参观由午门西马道进入,东马道离开,展线全长256米,展出文物及史料照片共计450余件。展览形式设计紧扣“时间”这一主题,以四季变化的景象为背景,使观众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感受到故宫不同季节不同景象变化的美感。


展出文物

西雁翅楼展厅主题为“宫城一体”,空间色彩采用米白色,凸显明代石质构件立体效果,配合大量图版说明及书画展品,讲述明代宫城建设理念及建筑工程技巧。通过3个历史节点,讲述了北京皇宫营建的序幕、告竣和明代紫禁城内布局的改变。

午门正楼展厅主题为“有容乃大”,空间色彩采用红色,烘托出清代紫禁城宫殿建筑及内檐装饰的华丽与精美,同时讲述清代各个时期紫禁城建筑格局与风格的变化。通过8个历史节点,讲述了清代的十位皇帝为满足其理政、寝居等功能的需求,对紫禁城建筑进行重修或改建,形成今日紫禁城的基本格局。展出文物体现了中国古代多民族文化融合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东雁翅楼展厅主题为“生生不息”,空间色彩采用绿色,意在表示故宫博物院成立后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通过7个历史节点,讲述了昔日皇宫成为博物院后发生的故宫文物南迁、中轴线建筑测绘等事件。大量的老照片影像、史料档案以及实物展品,呈现了故宫博物院自成立以来各方面的工作成果以及发展过程。

展览主题为“丹宸永固”,策展团队成员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张杰介绍:“‘丹宸’象征皇帝的宫殿。此次展览其实有两个逻辑线,一个是空间上的逻辑,一个是时间上的逻辑。空间上的逻辑,我们是先从城开始讲,然后到宫,然后再到具体的殿;时间上就是从1406年始建紫禁城,到1420年建成,再到今天2020年,一共600年。”

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共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居住,在600年的传承中,汇集了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此次展览展出了诸多精品文物,其中不少为首次展出。

午门正厅中央展出的金瓯永固杯,乾隆年间制造,是清廷过年祈福时用的重要礼器之一,用于明窗开笔仪式。每年除夕子时一到,皇帝在养心殿东暖阁明窗处放金瓯永固杯,倒入屠苏酒饮下。皇帝书写吉语“风调雨顺、永享太平”一类的吉祥话,标志着新的一年已经来临。

在午门展厅西燕翅楼展出的图册《徐显卿宦迹图册》,为观众提供了明代紫禁城弥足珍贵的生动资料。《徐显卿宦迹图册》全面真实记录了徐显卿作为一位明代翰林官员的成长历程和仕宦生涯。展览展出了图册中的两页,观众可形象地看到距今400多年前,也就是明代中晚期紫禁城午门及太和殿广场的真实情景,还能像福尔摩斯一样从中发现紫禁城建筑在明清两代变迁的蛛丝马迹。


故宫的“萌宠”小兽。

值得一提的是,紫禁城里的著名“小兽”,也从屋脊上“搬到”了展厅里。这套小兽是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太和殿时的原件,每件小兽都有美好的象征寓意。尤其是最后一件——行什,只在太和殿出现,是个孤例,也是太和殿建筑等级的体现。

此外,展览在“讲故事”上用了新方法,引入当事人的视角,从他们的日记、回忆录和文章中寻找材料,用鲜活的第一视角经验作为文献的补充。在讲溥仪出宫这件事时,用到了逊帝溥仪、内务府大臣绍英和当时执行《修正清室优待条件》的李石曾三个人对事件的回忆,给观众提供了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这一历史事件。

展览展至11月15日,凭故宫博物院门票进院后可免费参观。

图片编辑:苏唯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