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这个行业一有“风吹草动”立马成热点!时代发展,他们为何不可替代
分享至:
 (30)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越 2020-09-10 07:07
摘要:教育是人对人的教育,教师和学生相互激发想象力与情感投入的教学,是不可替代的。

今天,我国迎来了第36个教师节,大众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到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上。

长期以来,伴随着对教育的重视,教师的一言一行总是备受瞩目。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教师这个职业?“面向未来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和素养?我国的教师培养和教师职业发展体系,有哪些值得总结传播的经验,又有哪些方面需要与时俱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教授、院长丁钢分享了他的观察与见解。

教师做的是培养人的工作,传授知识同时要关心学生心灵

上观新闻:有人说,身为教师就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也有人说,教师也是普通人,不应当对其过分苛责。您怎么理解?我们应当如何定位教师的社会角色?

丁钢:教育是立国之本。老百姓重视教育,对于从事教育行业的教师,自然而然地也提出了高要求。这就是为什么每次教师队伍当中一有“风吹草动”,很快就会成为社会舆论热点。从这个意义上说,老百姓非常关心教师的社会角色,并期望教师的言行举止能够符合这种定位。

那么,教师队伍自身如何定位教师的社会角色呢?我曾带团队做过一个调查,对已经毕业的师范生、中小学校长群体做了调查。有意思的是,调查发现,他们对于“专业人士”和“灵魂工程师”的认同是最高的。

教师之所以是专业人士,是因为他们与医生、律师、会计师一样,经过了专业训练,获得了专门资质。但社会上似乎有一部分人并不这么认为。我们会时不时地听到这样的声音:“教书有什么难的,谁不会呢?”这是对教师专业性的质疑。还有声音认为,只要学历高、掌握的知识多,就能当老师。这是另一种误读。事实上,教学工作并非人人能够胜任,教师不仅仅需要强大的知识背景和学术能力,同样要有因材施教的能力。很多心理学实验都已经证明,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不同的人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怎么为不同差异的学习个体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使其共享及理解知识,是需要经过专业训练的。

至于“灵魂工程师”,是教师对自己专业的精神价值的认可。教师做的是培养人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关心学生的心灵和情感,积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一部分教师对于自身的社会定位还存在困惑,这多多少少与社会上的质疑有关。我想,要让更多教师发挥所长,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社会各界也应当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认知教师这份职业。

上观新闻: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获取知识、获得教育的途径和方式越来越多。有人也因此提出疑问:我们还需要学校、需要教师吗?您怎么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是不可替代的吗?

丁钢:这种声音一点不新鲜。早在电视横空出世的时候,就有人问,我们还需要学校和教师吗?计算机出现之后,又有人喊了一拨。到了2012年,慕课(MOOCs),也就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成为年度全球教育界最热门话题,又有很多人认为“教育革命”来了。这几年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果不其然,“学校和教师要失业”的声音又出现了。真是这样吗?

我觉得这是很奇怪的想法。就像英国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在《想象力:大学存在的理由》一文中所说:“大学存在的理由在于,它联合青年人和老年人共同对学问进行富有想象的研究,以保持知识和火热的生活之间的联系。大学传授知识,但它是富有想象力地传授知识。”其实,在任何阶段,学生都不仅仅是单方面获取知识,教学双方互动所达成的思维方式的学习,才能激发想象力和智慧。尤其是未成年人的学习过程,往往伴随着身心的发展,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同样,我也不认为人工智能能够完全替代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交流。或许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捕捉学生的表情和动作,但表情只是情感的表征,学生学习过程中有着千变万化的情景和情感表现,因此师生的积极互动和相互给予仍是必要的。技术的发展给了我们畅想未来的可能,但前提是要认清现实,面对现实。

上观新闻:今年上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中小学的教师和学生都体验了一把线上教学。您有何感触?

丁钢:为期数月的线上教学,却让很多学生和教师真切地感受到线下教学的优势和魅力,那就是富有现场感的、真切而自然的情感交流。即使线上教学软件具备很多功能,但有些人与人真实互动激发的火花就此消失了。

拿我自己的体会来说,我用工作坊的形式给学生上课,让他们分成5个小组。线上教学时,学生们自动分成一个个微信群组,我的加入反倒会造成一种干扰;但不加入,意味着小组活动时我只能在群组外,参与不到任何讨论。而线下每个小组讨论时,我很自然地参与进去,三言两语之间就能知道谁遇到了困难,然后大家一起讨论解决。虽然线上线下的结合是教育未来的大趋势,但教育是人对人的教育,教师和学生相互激发想象力与情感投入的教学,是不可替代的。

要提升整体的师资队伍,光靠名师、名校长是不够的

上观新闻:近年来,高学历的名校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的新闻每每引发社会热议。有网友质疑,这是人才浪费。还有人说,这是适应现实需要。这些非科班出身的老师,是否对国内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冲击和挑战?

丁钢:改革开放以后,不少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也加入学校教育的工作中。优秀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找到适合自己、能发挥所长的岗位,谈何浪费?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教师需要经过专业训练,掌握专门的教学技能、具备专业素养。我曾经带领团队与全国11个省市的300多名校长做过一次调研。我们列出了一些指标,如学识基础、教学基础、科研能力等,请这些校长根据这些指标来评价本校师范与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的表现。这些用人单位的反馈显示,师范生在绝大部分指标的表现都高于非师范生。在许多发达国家,如果是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不管是不是高学历的名校毕业生,想要获得教师资格证书,首先要自掏腰包经过半年到一年的培训。因此,大家更应该关注的是教师的准入门槛和专业的严肃性。

上观新闻:在今天这个时代,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以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和发展的人才?

丁钢:教师最核心的是教学能力,也就是向存在差异的学习个体传递专业知识,关心学生的身心成长。

其次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非认知能力的重视。包括对学生的探索精神、自制力、情绪掌控、团队协作等的培养。国际上主要是通过创客教育的方式,对于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继续学习、解决松散任务等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还要具有校本科研能力(以本校教育教学问题为出发点,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在我们的中小学中,教研组、年级组从纵向和横向构建了学习型组织的架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研究制度。基于这个框架,教师进行校本科研,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

教师也要有基于技术的教学能力。我们的教师不应该惧怕科技,或是试图通过禁止携带和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段,让学校教育变得“科技含量”很低。学生们对科技的好奇是堵不住的,是否可以换一个思路,让科技与教学进行融合?至少应该树立一个理想,让学生们在学校里、在教学中享受到科技发达时代的满足感。

此外,教师要在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中把握好边界。新技术、新平台让家校沟通更加频繁,但合理的家校沟通需要边界,越过边界就容易不受控制,给各方带来困扰。家长负责家庭教养和身心健康,老师负责知识技能传授和集体规范,双方都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谁也不能替代另一方的作用。

上观新闻:每个行业都有榜样。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非常推崇名师、名校长,但您曾强调,要提升整体的师资队伍,光靠这些骨干和榜样是不够的。怎么理解?

丁钢:早在20世纪,名师、名校长,或者某些具体的教育模式,诸如“愉快教育”“成功教育”等就备受推崇,人们希望借这些优秀的榜样起一定的示范作用。的确,我们需要榜样和骨干。但到了新世纪,我们更应该知道,教学是教师集体的工作,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专业团队比树立某种模式更重要。只有教学团队的发展才能带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才能让每个学生受到优质教育和公平对待。

正如我之前提到,新时代教师,人人应当具备校本科研能力。这是基础教育发展质量的法宝。科研的驱动力并不是因为上级的要求,而是教师自发地认为“我需要”。它的作用是打开教室这个“黑箱”,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

要培养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首先要培养有创造性思维的教师

上观新闻:面向未来的教育,需要面向未来的教师。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非一日之功。在教师培养方面,是否也有一些观念需要转变?

丁钢: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达林·哈蒙德写过一本书叫《有力的教师教育》,他认为教师教育应该是有力的(powerful)。而我觉得,另一个p开头的单词potential(潜力)也需要引起关注。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名教师光靠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维持不了几年,因此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教师,让他们能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地自我发展。

而要激发潜力,就要有改变现状的动力。举个例子:某学院教育技术专业要上一门摄影课。有老师说,应让学生学习技术要求较高的单反相机。但也有老师认为,这些学生未来要到偏远地区教书,学单反很可能用不上,教他们学习如何操作“傻瓜机”就行了。

但我认为,要改变落后,只有掌握先进才行。我们应该培养的恰恰就是一种“遏制不了的欲望”。当这些学生在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上海的高等学府见识过先进和前沿的技术和新事物,再面对落后时,他们内心就会产生一股改变的动力,继而激发出潜力。在这个时代,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的人不应该仅仅是学校网管人员,而应是通过其所学,借助设备与技术,成为学校教育的变革者。

上观新闻:的确。要发挥对学生的引领作用,教师自身的视野和思维非常重要。听说您去年特地开了一门面向本科生的新课《创意与想象力》。怎么想到开这样一门课?

丁钢:要培养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首先要培养有创造性思维的教师。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就是想象力。一个有想象力的人,提出的问题天马行空,哪怕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但至少我们会觉得这个人的思维是开放的,是具有可能性的。全世界几乎没有争议,即通过文艺和形象的思维能激发和培养人的想象力。所以我认为,培养教师,不仅要有专业训练,同样要通过文艺培养创意思维。

我开《创意与想象力》这门课,也是考虑到想象力和创意对于一个人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如何在课堂上激发人的想象力呢?我采取工作坊的形式,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把所学知识理论在实例中应用和展现出来。

上观新闻:学生们表现如何,有没有给您意外和惊喜?

丁钢:意外是有的。选这门课的主要是大一和大二的学生,他们都是“00后”。为了给“00后”上课,我专门去看了一些研究报告。报告说,“90后”喜欢科幻,崇拜的是现实中的英雄人物,而“00后”喜欢奇幻,是现实中不存在、被想象和塑造出来的人物和故事。我想这很好,说明他们更有想象力。但第一次摸底的情况就让我很意外。

当时我做了一个检验创造力的测试,选了20道题给学生们做。他们之中文科生和理科生各占一半,来自设计学院和信息学院的学生最多,我很期待他们的表现。但当场测试的结果显示,“00后”之循规蹈矩超乎我的想象,文科生和理科生之间也几乎没有差别。我想,就拿这门课作为一个试验吧,看看一学期上下来是否能有什么改变。

工作坊的主题,都是最新、最贴近年轻人生活的内容。比方说,用逆向思维打造一个“不一样的餐厅”,规定照明不能用电、菜谱不能用纸本等限制条件,让学生设计与现有餐厅完全不一样的主题和细节。再比如,以“不跨界无创新”为主题,让学生们办一个跨界合作的书店。通过这一个个主题项目,学生们不断扩展直觉思维、灵感思维,把理论应用到实际中。

我注意到我们的学生从小成长在东方文化环境中,具有本民族的思维特点,比方说看待事物通常会从整体和大局出发。经过训练,他们可以巩固这个优势,另外也可以取长补短,学会一些西方文化中对局部和细节的把握。

课程结束总结时,我又找来一个想象力测试量表,结果令我很高兴,大家整体都提高了二三十分。这给了我信心,证明适当的训练的确有激发想象力的作用。

教育取长补短的前提是理解,是对文化多元、文化多边的认可

上观新闻:2019年,探讨6个国家的基础教育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走红网络。有网友看完后感慨说:“没有完美的教育,但优秀的教育是共通的。”其他国家的教育理念是否能给我国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发?

丁钢:国与国的文化是有差异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自然也不尽相同。这部纪录片的意义并不是让观众判断6个国家的教育模式“谁好谁坏”,或者单边接受某些内容。

我个人的感受是,国外教育尤其是欧美教育中对个性的张扬,值得不那么强调个性的东方教育模式借鉴。当前,个性化学习是世界潮流,教师也要学会从个性发展角度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至于具体怎么做,各国的教学方式各有各的不同。通过纪录片,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共享的经验,取长补短。而取长补短的前提是理解,是对文化多元、文化多边的认可。

上观新闻:最近这几年,中国学生参加国际学生评估(PISA),屡次斩获佳绩,在数学、科学、阅读测试中排名第一,也获得了许多国际关注。国外的教育者对中国学生、中国教育模式是否也存在着好奇?

丁钢:学生取得佳绩的“秘密”藏在平时的课堂中。其实国外的教育专家对我国中小学的公开课制度一直很感兴趣。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教育科学院就组织了一批教育学、历史学、政治学学者到中国,拍摄了大量的课堂录像。国外也有类似的形式,他们的叫法是“观课”。我曾经遇到过牛津大学的一名教授,他总结了自己20年的观课经历,写了一本《走进小学课堂》。当时我开玩笑地和他说,要是在中国,你或许1年就可以写成这样一本书。

因为文化的差异,在国外观课往往面临着阻力,教育学者首先要和校长签订协议,随后要与被观摩的老师签订协议,协议中要写清楚一个学期要听几次课、听哪些课。这主要是因为西方教师受到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个人主义影响,认为自我价值应该自我肯定,并不需要别人来判定自己教课教得如何。但在中国儒家文化的语境中,社会评价有助于个体确立自身价值,因此公开课制度在我们的教师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正向作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上观新闻:有没有一些“中国方式”为国外所借鉴?

丁钢: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教师的师徒制启发了国外教育者。1993年我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到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参加地区比较教育大会。会议的研讨内容之一,是上海一师附小4年级的一堂数学公开课。课堂的后半段,老教师点评了新教师的讲课,提出哪里好、哪里需要改进等意见。参会的美国公立学校校长们一看到这个场景就“炸锅”了,对“老带青”的模式很不理解,觉得怎么能随意点评别人的教学呢?

我说,大家不妨换一种眼光来看。刚刚踏入岗位不久的教师要成长,不仅仅需要岗位上历练所得的直接经验,同样也需要大量经过验证的间接经验来帮助他们快速成熟起来。成熟教师的指导和点拨何尝不是另一种间接经验?这些经验形成的合力,对处于起步阶段的教师来说非常重要。文化背景的不同,或许让国外教育者对这种“老带青”的做法有所抗拒,但本质上这是教师之间传递经验、相互展示的平台,可以换一种方式,进行平等分享。这样一来,参会者果然就能够理解并且接受。后来,在数学与科学教师教育模式比较的国际项目中,这一“中国经验”被吸收了。


丁钢 | 1953年7月生于上海。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教授、院长,曾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之一、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

栏目主编:龚丹韵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