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伴公汀 > 文章详情
治愈了武汉一名百岁新冠肺炎患者,这一集体今天荣获国家级荣誉
分享至:
 (28)
 (6)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曹飞 2020-09-08 20:58
摘要: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一科(海军军医大学支援光谷院区医疗队)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9月1日,湖北武汉139.9万名中小学生重新背上书包踏进校园,迎来久违的上学时光。这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武汉市中小学生第一次全部线下开学。同时,近百万名大学生也陆续返回武汉的校园。在开学典礼上,武汉学子们齐唱《歌唱祖国》的新闻,让不少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热泪盈眶。

自1月24日起,从陆海空、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等多家医疗单位,分3批次抽组的4000余名医务人员,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从支援武汉金银潭医院、武昌医院和汉口医院病区,到进驻武汉火神山医院、武汉市泰康同济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下称“光谷院区”),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牢记人民军队宗旨,勇挑重担,敢打硬仗,全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荣获多项个人、集体荣誉。其中,光谷院区感染一科(海军军医大学支援光谷院区医疗队)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百岁老人从这里康复出院

在军队支援湖北的多个定点医院中,光谷院区建成最晚,收治的老年患者更为集中。最忙时,医院每隔10多分钟就要完成一名患者的接收分诊与病房运送。

这是一个个满怀生命希望的托付——百岁老人王爷爷入院了、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入院了、截瘫患者入院了、失聪失明患者入院了……光谷院区收治的患者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接近60%;80岁以上高龄患者接近13%,超过100人。还有不少是从敬老院、福利院转来的老人,他们往往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器官衰竭等基础性疾病。对他们的治疗非常复杂,护理工作难度极大,对护士专业技能的要求也非常高。

针对老年人基础性疾病多、自理能力差、代偿功能弱等普遍特点,光谷院区实行“精准化”用药、“全程化”疏导、“个性化”配餐、“亲情化”护理、“常态化”咨询,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我们负责病人所有的生活照料,包括翻身、拍背、吸痰。同时,加强体位护理,防止发生压疮。另外,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组建了一个病情汇报微信群,实时了解病人病情变化,便于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及时调整计划。” 上海长海医院日间病房副主任护师邱文娟,是光谷院区感染一科护士长。在感染一科的照料下,100周岁的新冠肺炎患者王爷爷住院半个月后,于3月7日下午治愈出院。今天,她代表感染一科,在北京接受表彰。

由于老年患者居多,在行ECMO施治时,感染一科医务人员经常要与死神进行正面交锋。当时,一名新冠肺炎患者拟行肾脏透析治疗,需要经颈内静脉放置血透套管。按照防护要求,需要戴护目镜、防护面屏和四层手套——比平时要多戴一层手套,操作难度明显增加。

3月14日晚上,感染一科收治一名重症新型冠状肺炎感染的患者。次日,经病例讨论后,医院决定当天下午由感染一科主治医师、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王振猛等进行气管内插管。

所有监护、器械和药物就位后,由护士按医嘱给药,王振猛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一手扣面罩。药物作用下,患者的意识很快消失。虽然佩戴了正压头套,王振猛仍然采用光棒盲探气管插管。这种方法无需把眼晴贴在患者嘴边,可以更大程度减少暴露和感染的风险。不到一分钟,导管顺利插入气管内,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后,确认导管在位。整个过程波澜不惊,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经皮氧饱和度一直维持在85%以上(正常值在95%以上)。

几进几出“红区”,最终,王振猛为该患者行ECMO治疗,并负责桡动脉穿刺置管、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操作。颈内静脉灌注管置入后,为防止管路滑脱,王振猛双手扶稳灌注管,跪在地上足足20分钟,直到妥善缝合固定后才站起来。ECMO转机后,王振猛和队友们又继续坚守了12天,密切监护病人,终于在3月28日顺利撤除ECMO,病人转危为安。

除了享受集体荣誉,今天上午,王振猛还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90后”护士独挑大梁

对于邱文娟来说,每次进入隔离病房,都是一次出征。身为护士长,这名“大管家”在战友们防护装备的监督上从不松劲。从穿戴防护服、隔离衣、护目镜到洗手、消杀、清理,护士们的每一步操作,她都要紧紧盯住。不过,令她欣慰的是,在感染一科,张一丹、丁艳、张莹莹、张艳等一批“90后”护士纷纷主动请缨,一同扛下了这个担子。

“爷爷,昨天看您用一次性纸杯喝药,我今天给您拿了个饭盒,可以打饭还能用来喝水。”“孩子,谢谢你!”这是光谷院区感染一科病房里,一段平常而又温馨的对话。

老人姓吴,是一位90多岁的新冠肺炎高龄患者。这天进入病房,护士张一丹走到老人床边,把一个饭盒放在他的床头柜上。与吴爷爷住同一间病房的康爷爷,听力较弱,张一丹走到他身旁,在他的耳边叮嘱道:“您喝完水,一定记得戴上口罩啊。”张一丹是一名“90后”,在感染一科,她像对待家人一样关爱病区高龄患者。

除了张一丹,护士张莹莹精心护理杨奶奶,老人除了患新冠肺炎,还伴有慢阻肺、高血压等。监测仪上的数字出现异常,她会第一时间到病房处理;曾奶奶睡不踏实,护士张艳查房时耐心地陪在老人身边,拉着她的手,直到她安然入睡……

来自上海长海医院虹口院区胰腺外科的“90后”文职护师吴亚会,也是光谷院区感染一科护士。她后来成为百岁老人的专护小组成员。她为老人喂鼻饲、吸痰,每2小时翻身扣背,防止压疮及其他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由于老人家神志淡漠,不会配合,每次给他翻身、扣背、换尿不湿……一整套动作下来,防护服里的衣服早已湿透。

“看到老人家干净整洁的床铺、舒适的卧位、平稳的生命体征,一天比一天好直至治愈出院,就算再苦再累,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吴亚会说。

栏目主编:张骏 图片编辑:项建英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6)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