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伴公汀 > 文章详情
视力全盲的他,为何建议上海向深圳、广州学习这件事?
分享至:
 (4)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顾杰 2020-09-04 16:59
摘要:在上海生活了7年,张平感觉,市民对盲人的友善度越来越高。

上海的无障碍出行环境究竟如何,残障人士最有发言权,他们的体验直接反映出相关工作的成效。为此,记者采访了一位视障人士和肢体残疾人士,请他们谈谈在上海出行的感受并就改善无障碍出行环境提出建议。

张平是一位全盲的视障人士,室外出行主要依靠盲杖和盲道,有时也借助手机导航。“总体上,我感觉上海马路边盲道的铺设面挺广的,但可能缺少专门的维护,”张平遇到过好几次盲道被共享单车占据的情况,如果盲杖没有探测到,一不小心就会撞上。

而在小区、商场等没有盲道的区域,张平通常会主动向路人寻求帮助。“实在找不到也能自己走,但就事倍功半了,可能要绕很远的路。”对此,张平建议,可以在相关公共场所设置盲文地图,视障人士对无障碍设施能够“一目了然”,不至于走冤枉路。

在上海生活了7年,张平感觉,市民对盲人的友善度越来越高,“以前,别人不太习惯我用手搭着他的肩膀,现在主动向我提供帮助的人越来越多了。”最让张平难忘的是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张平搭着她的肩膀从地铁站台走到地面。“当时我在地铁口等人,她把我带出来后没有离开,还主动提出帮我拍照并发给我朋友,让我更容易被找到,不同角度拍了好几张,很细心。”

对张平来说,目前过马路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如果是比较窄的马路,他基本可以通过车流的声音判断红绿灯,但如果是立交桥下的大路口,在没有提示音的情况下,他不敢过。“有一次我走偏了,被别人发现时已经走到路口正中央,十分危险。”张平去过深圳、广州等城市,对那里盲人过街信号装置的高普及率印象深刻。“上海现在还是很少,建议以后可以多设置一些。”

36岁的王新宇是一名脊髓损伤的伤友,在上海工作已经12年,平时主要依靠轮椅出行。“上海整体上无障碍设施还是不错的,比如火车站设置的雷锋心尚服务站就很实用,工作人员帮我推轮椅、提行李、护送上车,还提前联系站点来接我,有一个完整规范的流程,保证残障人士全程畅行。”

在王新宇看来,上海在无障碍出行方面仍有值得改进的空间。例如,现在很多坐轮椅出行的伤友使用电动轮椅车头,这是一种新型辅具,短距离内代步非常方便,让很多伤友走出了家门。“但现在还没有法律法规对轮椅车头进行规范管理,希望能尽早有相关规范出台,让轮椅车头合法上路行驶。”在去菜场、超市、商场时,进出口的桩子和石墩往往成为王新宇这样的轮椅使用者的“拦路虎”。她建议,可以设置让轮椅进入的能人工打开的通道,旁边安排工作人员或者留下联系电话。

栏目主编:张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