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艺清单 > 文章详情
听史依弘说京剧,把江南唱出来,这样的生活哪里找?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蔡昀含 施晨露 2020-08-28 13:50
摘要:看京戏、听评弹、赏江南诗词,大俗大雅间大有名堂

1913年10月,梅兰芳先生接受许少卿邀请,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一天在馆子登台,梅兰芳的《彩楼配》排在倒数第二的位置,这在北京叫“大轴戏”,在上海叫“压轴戏”。演出效果很好,自那时起,上海观众一下子就迷上了这个来自京城的年轻旦角。上海人爱看戏,爱听评弹,无论是韵味醇厚的京剧,还是吴语呢喃的评弹,上海人都觉得意蕴无穷。

上海与京剧有何渊源?“梅派”美在哪里?评弹遇上诗词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行知读书会”开启“江南文化季”主题,连续两周带领读者“大饱耳福”,听“史姐姐”史依弘说戏,赏江南诗词原创评弹表演,现场妙语连珠的讲解使台下观众“涨”了知识又抚慰了心灵。


史依弘

“梅派”之美在于其古典神韵

“京剧”一词出现在1876年的《申报》上,不同于北京的“听戏”,上海称其为“看戏”。上海这座城市有着丰富的京剧文化传统,同时也赋予京剧摩登的基因。

“上海的新式剧场中,演员没有威亚却能高悬舞台,还能骑着真马在台上表演,兴之所至则跳入舞台前的水池,真正给观众以身临其境之感。”梅派大青衣史依弘介绍,除了舞台“时尚”,演员也走入“潮流”,不同于北京只注重宣传剧名,上海的宣传海报上大块都是演员的名字。“尤其是当时的天蟾舞台,外立面上插满了写着京剧名角的牌子。那时流传着一种说法:不经历上海,成不了好角儿。很多来自北京、天津的名角儿都要来上海演出,只有经过了上海的‘检验’,才能真正成为好角儿,进而红遍全国。”

什么样的演员称得上“好角儿”?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先生当之无愧。在史依弘看来,梅兰芳具备了中国古典的综合美,“唱得好,身段美,表演、眼神等各种运用要比别的演员都高一筹。”这也是梅兰芳创立的“梅派”受到观众喜爱的原因。现场,史依弘清唱了典雅大气的《梨花颂》,梅派神韵和精髓使观众沉浸其中。

京剧行业对演员的身高、嗓子、扮相、台缘等都有高要求。“京剧演员选拔时还要‘摸脑门儿’”,史依弘为现场观众答了疑,因为京剧表演要勒头,如果是平头,是勒不进去的。回忆起自己第一次演《打焦赞》时,史依弘称,勒好头在后台还没有演就吐了,天旋地转。但是,锣鼓声一响,激动、兴奋之下,也就忘了头痛。


行知读书会之“追梅逐梦”。

“唱”出来的江南“软”语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的这首《菩萨蛮》写尽了江南烟雨的朦胧与温柔。《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方笑一说,“在画船里面,听着雨声,慢慢睡着了,说明这个雨声下得不大,这是江南细雨带来的独特享受。”就像吴侬软语,一个“软”字构成了江南典型的特点。

要想深切体会江南诗词中的呢喃吴韵,还得亲自听一听,品一品。周红、徐惠新两位评弹表演艺术家对方笑一精选出的江南诗词进行原创评弹表演。当评弹遇上古诗词,使人在唱词中感同身受诗人的情感表达,余音绕梁不断。

评弹,起源与流行皆因苏州,进而影响江南。第一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送人游吴》,诗人借送行描绘水乡风貌,写尽姑苏繁华。方笑一点评道,“这首诗把我们脑海里想到苏州的特点都集中起来,水巷和小桥多、夜市卖的莲藕、春船载的绮罗,江南的地理、文化、商业、景色特征融入了五言律诗。”

游完苏州,便到扬州。杜牧诗《寄扬州韩绰判官》说的是江北扬州,何以入选“江南”?方笑一介绍,原来江南是一个变迁的地理概念,秦汉以来,“江南”所指的区域不断发生着变化,唐朝时期扬州亦是江南,“春风十里扬州路”写的正是唐时的江南风光。“杜牧离开后始终怀念江南风雅,后来成为他向往的精神世界。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江南。”

令人不舍的还有江南的春天,张籍在《江南春》中的“渡口过新雨,夜来生白蘋”表现了植物接受润泽后的生长;宋朝诗人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将壮志未酬的雄心交织于消遣的时光,于小处见悲凉;元朝诗人虞集远离庙堂后将人生之旅的下一站选在江南,一句“杏花春雨在江南”道尽景致的柔婉,还有白居易那首著名的《忆江南》,人间天堂不过如此。就连一向以达观豁然著称的苏东坡也感叹,“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方笑一对每首诗词一一讲解,细数江南的历史、诗词的发展、诗人的经历与心路历程。“诗词因下笔时融合了诗人的心绪而高妙,读懂诗词也便是读懂古人。”

用吴地方言唱出来的江南诗句更显江南的柔情与诗人的深情,周红与徐惠新在弹唱之间带观众走进江南的流水人家。“我们要强调评弹的文化性,了解诗句背后的故事,才能更深体验诗人情绪深处的东西。只要感同身受地去体会,就能感受得到。这是经典文化的力量。”周红说。两位评弹艺术家亦借诗词介绍了评弹艺术的流传与发展。江南不仅因富庶与繁华而令人向往,它所代表的生活方式也让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心向往之。

雅俗之间,传统艺术生生不息

近年来,史依弘活跃在京剧舞台上,一手做传统,一手做创新。2000年,史依弘与谭盾合作,展开了全新的探索。“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就是要让人感受到它的时尚。”在日本交响团的伴奏下,中国的“虞姬”,日本的“小春”和美国的“朱丽叶”,同台共演“生死爱”;还用京剧演绎《巴黎圣母院》《新龙门客栈》等,史依弘的创新演绎总让人眼前一亮。2013年,也就是梅兰芳先生第一次到上海演出的一百年之后,史依弘独挑五台传统大戏。

“有人说,评弹就是俗文化。我们就要把文化二字前置,文化评弹就是评弹文化。很多年轻人觉得评弹离自己很远,其实评弹短平快,是两个人就可以做的事情。我们尽可能做一些我们心目中喜爱作品的评弹,古诗词就是很好的载体,评弹通过古诗词可以植入更多青少年心中。”周红说。

“白居易说‘何日更重游’‘早晚复相逢’,实际上他没有重游的机会,也没有再跟江南相逢的机会。今天的我们要幸福得多,希望大家有机会真正到江南一游。看着江南的山水,读着江南的诗书,听着江南的评弹,作一首最有味道的诗。”方笑一说。

栏目主编:李君娜 文字编辑:李君娜 图片编辑:苏唯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