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思想者|刘士林:古村落每年都在消失,历史村镇如何不成为“回不去的故乡”?
分享至:
 (9)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士林 2020-08-23 06:31
摘要:在小农经济退场后重建一种新的“工业和农业共生互动”的生产方式,在耕读文化退场后重建一种“传统与现代融合一体”的文化体系,不仅是中国历史村镇,也是中国城市必须回答的时代问题。

【编者按】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历史村镇的发展一直颇受关注。在上海交通大学刘士林教授看来,历史村镇要获有真正的未来,必须妥善处理“文化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这可以归纳为两句话:一是历史村镇的复兴和发展,最重要、最核心、最关键的是经济基础的重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填补传统小农经济体系崩解后的巨大空白。二是要拯救日渐衰败的历史村镇,仅仅开展文化遗产保护是不够的,而应把构建适合现代化、城镇化的历史村镇产业体系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上。以下是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文化2030|城乡发展:历史村镇的未来”国际会议上的演讲


今天论坛的主题是“历史村镇的未来”。此时此刻,我想到了两位学者:一位是中国的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1920年,当时还是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生的他写了一篇论文,其中有一句话:“西洋村庄与中国村庄大同,唯城市异耳,犹之乎小孩儿初生之哭声同,而长大后言语不同。”另一位是美国的城市史家芒福德先生,1961年,他的名著《城市发展史》在伦敦出版,其中也有一句话:“从生态上说,城市与农村是一个整体,谁也离不开谁。如果谁能离开而独立生存下来的话,那是农村,不是城市。”前者很像《三字经》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即中西差异主要表现在城市,而乡村则“大同小异”。后者的观点和一般人的看法截然不同,即不是农村离不开城市,相反却是城市离不开乡村。两位学者的观点,对我们今天的探讨很有启发。首先,历史村镇尽管是一个全球化问题,但由于它们差别不大,因此容易找到共同的语言。其次,从城市史的角度看,如果“城市离不开乡村”成立,也就说明今天的论坛有着更加深远和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历史村镇主要包括三种类型

讨论中国历史村镇的未来,首先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历史村镇”这个概念究竟是指什么;二是中国历史村镇保护利用的基本情况。之所以有第一个问题,是因为本次论坛使用的“历史村镇”,不是一个通用的学术术语,在中国的相关统计中没有对等的范畴。而第二个问题则接着第一个而来,只有先把“中国历史村镇”的内涵界定明确,才能去梳理其现状、分析其问题和研判其未来发展趋势。

从“历史村镇”的字面意义出发,可以得出两个初步的判断:一是在空间形态上主要包括镇、村两级,二是在时间层面上必须是历史延续的。在中国官方认定和统计的范围内,这大体上涉及三种类型:一是原建设部(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组织评选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二是原建设部(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组织评选的“中国传统村落”;三是文化部课题组提出的作为特色小镇类型之一的“特色文化小镇”。总体上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使用的“历史村镇”概念,具体到中国主要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和特色文化小镇。

对此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三种类型中存在交叉统计和重复认定现象,如一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后来又入选为“特色小镇”或“中国传统村落”。而基于“特色小镇”的“特色文化小镇”,两者的重复度也比较高。在这里,我以我的团队做过的住建部“中国传统村落”项目和原文化部“特色文化小镇”项目为基础,就“中国历史村镇”的基本情况与诸位做些分享和交流。

关于中国传统村落的基本情况,根据我们2014年的梳理,2012年12月和2013年8月,住建部等四部委先后公布了第一批(646个)和第二批(915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入选村落共计1561个。而据四部委2012年9月的公开信息,当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登记上报了11567个传统村落,最终纳入保护名录的仅为1/8略强。2014年11月,第三批名单公布,又有994个入选。据住建部《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截止到2014年11月,已入选的中国传统村落为2555个。尽管入选村落逐年增多,但分布并不均衡。其中,云南、贵州、广东、浙江、江西、福建、安徽、山西8省计有1720个,约占总数的67.3%。其中,云南、贵州两省计有928个,占到总数的36.3%。同时,受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各地的保护情况也差别很大。

关于“特色文化小镇”,我们提出了狭义和广义两种统计概念:广义上的特色文化小镇是指围绕文化产业的某个或某些门类,集聚融合众多上游、中间和下游产业,发展形成跨行业、跨领域的完整价值链,如文化旅游小镇、文化体育小镇等;狭义的特色文化小镇主要指文化产业内部企业、产品高度集聚,生产、销售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高,在文化产业的某个或某些门类形成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如音乐小镇、非遗小镇等。课题组以2016年国家级特色小镇和省级特色小镇(共计1286个)为对象,得出目前中国计有广义特色文化小镇798个,在特色小镇中占比高达62.1%;狭义特色文化小镇60个,占比为4.7%。从广义的角度看,特色小镇绝大多数都是特色文化小镇,这是因为它们一般既有深厚的历史传统,也都重视发展文化旅游业。因此,特色文化小镇是中国历史村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中国历史村镇的现状和问题,在这三个类型中可以说相差不大。以“中国传统村落”为代表,初步可得出三点主要结论。一是目前保护的范围有限。被住建部等纳入中国传统村落的农村中,有相当一部分还没有设立村委会,因此未来的保护任务非常艰巨。二是开展保护刻不容缓。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中国传统村落的生存状况日趋恶化。相关研究表明,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自然村落从363万个锐减到271万个,平均每天消失100个。从2005年到2013年,古村落由5000个下降到不足3000个,平均每年消失250个。因此专家才呼吁说“再不保护就来不及了”。三是保护政策供给日益完善。在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参与下,相关部委先后发布多个与中国历史村镇保护相关的政策文件,仅针对“中国传统村落”的就有8个,同时也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政策体系,为中国历史村镇走向未来提供了有力保障。而这也是最令人欣慰的和最值得期待的。

中国历史村镇的现代变迁与重建之路

农村和城市的矛盾并不始于今天,而是人类一直面临的基本问题之一。在中国古代,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写有《归去来兮辞》,其中第一句就是“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在西方近代,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反对晚睡晚起的“宫廷生活”,因为后者是“不自然和不健康的”。但毫无疑问,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城市化背景下,中国历史村镇才开始面临“颠覆性”的挑战。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小农生产方式全面萎缩;二是以实用理性为代表的传统农业文化日益式微。当下有一句流行的话,“待不住的城市,回不去的乡村”,就是对这种尴尬现实处境的真实写照。

这主要是因为历史村镇的主体功能正在发生巨变。从生产方式上看,历史村镇的主导产业是农业,尽管也会有商业和副业的存在,但后者都是从属的和次要的。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体系受到了致命冲击,直接导致了两方面的严重后果:一是乡村的贫困或相对贫困不断加剧;二是乡村人口的流失或“空心化”不可阻挡。这不仅是近现代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深刻教训,也是当代中国加大力度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其目的就是以城带乡,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从文化传承上看,历史村镇的文化主体是耕读文化,其充满诗意的田园生活方式,至今仍是有永恒魅力的农业文明遗产。但随着现代工业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现代城市文明也席卷了朴素、自然、随遇而安、节奏舒缓的田园生活牧歌。从中国古代诗人的“昨日入城去,归来泪满巾”,到现当代很多作家写过的“人到城市就变坏”,都体现了对这一现代历史进程的“不理解”和“不适应”。在小农经济退场后重建一种新的“工业和农业共生互动”的生产方式,在耕读文化退场后重建一种“传统与现代融合一体”的文化体系,不仅是中国历史村镇,也是中国城市必须回答的时代问题。

为了应对环境突变带来的挑战,中国历史村镇也在不断求索,在改革开放以来至少形成了三种模式。一是文化遗产保护模式。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思路和模式,以历史村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为中心,通过制定相关政策、给予财税优惠、动员社会广泛参与等方法,使青黄不接、濒临灭绝的村镇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其优点是保留了“火种”和“基因”,问题则是很难形成具有自身造血功能的经济模式,因此始终处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之下。二是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工业化模式。这是一种以工业化带动历史村镇复兴的模式,目的是为日益凋敝的村镇找到新的生产方式。这在逻辑上可以说是一种“深刻的片面”。没有经济振兴,就没有村镇复兴。但如果只有经济的振兴,也未必有村镇的真正复兴。一些乡镇企业发达的历史村镇,最后自身都变成了繁华城市,失去了乡村文明的精髓。三是以乡村旅游业为核心的商业化模式。这是一种以商业化带动村镇发展的模式,最终把历史村镇变成了热门景区。而其最大的问题是为了商业利益,把大量异质性的建筑和功能楔入了历史村镇,成为对历史村镇另一种形式的破坏。这三种模式都有缺欠甚至是不成功的。如果说第一种的问题是“想保护但保护不了”,那么对于后两者来说,最大的问题是“把历史村镇变成不是历史村镇”。由于未能把历史村镇特有的生产方式和文化价值体系传承下来,所以它们并没有找到中国历史村镇的真正出路。

但客观说来,这些曲折都是必然的和正常的,同时各种代价也没有白白付出。在理论上讲,历史村镇要获有真正的未来,必须妥善处理“文化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而理想的方式自然也是两者和谐互补,前者找到历史文化传统最适合的传承方式,避免出现“脱有形似,握手已违”的尴尬,后者找到最适合历史村镇的现代产业,解决由于经济基础不稳而一切都不稳定的痼疾。这在今天已是尽人皆知。但由于经济和文化发展分别遵从各自的规律,在实践中出现各种不平衡和不协调也就在所难免。而近40年来中国历史村镇发展的经验,为解决“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或者说两者孰轻孰重、孰先孰后提供了经验依据。我个人认为,这可以归纳为两句话:一是历史村镇的复兴和发展,最重要、最核心、最关键的是经济基础的重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填补传统小农经济体系崩解后的巨大空白。二是要拯救日渐衰败的历史村镇,仅仅开展文化遗产保护是不够的,而应把构建适合现代化、城镇化的历史村镇产业体系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上。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把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优先举措,甚至把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割裂开来。事实上,经济基础不仅决定上层建筑,同时也决定一个时代的文化生产。没有现代经济基础和新型产业体系作支撑,历史村镇就不可能获得延续、发展的“物质条件”。以特色小镇为例,由于在起步阶段不是通过产业导入以求集聚人口和资源,而是采取了房地产开发的“土地城镇化”模式,把农村当做新一轮房地产开发的乐土,结果不仅没有实现历史村镇的发展和复兴,相反还造成了新一轮的“建设性破坏”。由于这个原因,2017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发出《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把防止特色小镇房地产化当作首要的治理任务。2018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再发《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其中特别强调的就是构建特色小镇的产业体系。这一切都因为,如果不能为小农经济退出后的历史村镇找到新的产业支柱,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它们日益式微的现实命运。

文化旅游业是历史村镇最适合的未来产业

由于现代产业体系十分复杂,同时鉴于过去乡镇企业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农村不像农村”等教训,因此仅仅知道“历史村镇需要产业支撑”是不够的,还应深入研究和探讨什么才是真正符合历史村镇需要的产业。这个问题可以从理论上探讨,但更重要的是结合中国实际。就后者而言,可以总结出两点基本经验。

一是工业不如旅游业。首先,由于自身的基础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所限,那些代表着时代先进生产力的新兴高端产业尽管“看上去很美”,但实际上并不适合依然比较“土”的历史村镇。目前一些历史村镇的工业化,主要是承接城市淘汰的落后产业,或为周边城市做产业链低端的配套服务,因此在村镇一级集聚的主要是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业。在今天的中国,这些产业不仅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也污染了历史村镇宝贵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其次,旅游业是国家大力推进的新型产业,《“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和促进“旅游业与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科技、文化、体育、健康医疗等产业深度融合”,成为生产功能逐渐弱化、自然文化资源独特的历史村镇的重大战略机遇。大力发展旅游业,为历史村镇腾退落后的乡镇企业,开展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整治,对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吸引外出青壮年回乡创业,最终恢复历史村镇的生态和生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历史村镇主动积极参与了这个进程。

二是旅游业不如文化旅游产业。由于乡村旅游主要是“城里人”在牵头,因此,城市旅游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也成为乡村旅游治理中的突出问题。首先是“过度商业化”的问题。以最早开展江南水乡旅游的周庄而言,曾有媒体批评其“十步之内,必有蹄髈”。这主要是因为在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之后,小镇的商业功能恶性发展并沦为一个大商场。人们在其中再也产生不了真切的江南水乡体验,结果自然是“来一次就不会来第二次”。其次是“产品同质化”的问题。旅游业的同质化,在国内已是不争的事实。它起始于“你搞什么,我也搞什么”,而宿命则是“我搞不好,你也搞不成”。为了能够“玩出新花样”,一些古镇为此也伤尽脑筋,不断推出一些新的体验项目和优惠举措,但由于吃的、喝的也包括自然或人造景观,各地差别不大也都容易模仿,最后必然导致“到这一样,到那也一样”。如果说,过度商业化是“商业功能”挤占了“文化功能”,那么也可以说,过度同质化则是“形式泛滥”造成了“内容贫困”,一言以蔽之,这是由于旅游业被商业模式绑架,遗忘了“内容为王”的基本原则。由此可知,对于历史村镇而言,最适合的产业不是工业,也不是旅游业,而是文化旅游产业。这是一种最大限度利用自身优势、最小破坏传统遗产、最大发挥文化传承和教育功能的新型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人文资源是旅游的核心资源。因此,历史村镇发展旅游业,必须深入研究历史村镇的文化资源,把它们融入旅游项目和产品开发中,构建“以文促旅”和“以旅彰文”的良性循环关系,最终解决旅游产业内容供给不足和历史村镇文化的无所寄托问题。

最后,再来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我心目中“历史村镇的未来”?我想,一个理想的未来,应该是像明清时期的江南村镇,它的主要特点是,环境优美、生活富裕、商业兴旺、教育发达、秩序井然……最重要的是,每一个人在里面都有自己的位置,想离开时可以离开去闯荡世界,想回来时又可以随时归来,而不是“回不去的故乡”或“梦里的东西”。


【思想者小传】

刘士林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城市文化传播中心主任。兼任东方文化与城市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运河文化建设研究》等多项。代表作有《中国诗性文化》《苦难美学》《都市文化原理》《城市中国之道》等。(作者照片由本人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