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新科普|瞿介明:注意新冠疫情中的隐性感染者!属于无症状感染者,也有传染性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杨子 2020-07-27 18:59
摘要:隐性感染者,在病程过程中依然与患者一样有排毒期,可能时长较短,或病毒负载量略低,但同样带有传染性。

据今天下午辽宁省卫健委网站最新消息,7月26日0时至24时,辽宁省新增14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均为大连市报告的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2例,均为大连市报告病例。

“无症状感染者”再次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而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2020年会上,呼吸科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党委书记瞿介明更提到,除了“无症状感染者”之外,“隐性感染者”也值得学界和大众关注,“有理由推测,无症状期病毒大量扩散或是疫情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隐性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中的一类

据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7版)》,新冠肺炎感染类型包括:无症状感染者、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等5种。其中,10%至20%为重型,60%为轻型和普通型,20%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具体指什么?“是无发热、咳嗽、咽痛等相关临床症状,但呼吸道等标本核酸检测或抗体检测呈阳性者。”瞿介明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无症状感染者并不会凭空产生,“它也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者,即在疫情发生地区,暂时还没有表现出发病症状的患者,可能在核酸检测呈阳性时,患者仍在潜伏期内,之后转归确诊病例,如今天辽宁省的新增14例病例;第二类则是我们以前关注不够的隐性感染无症状感染者,他们的核酸检测也呈阳性,但在阳性转阴的整个病程期间,患者始终没有发热、咳嗽、不适等症状,肺部影像学报告也可能不呈现明显病灶。”

瞿介明说,对于这两类无症状感染者,应该做好区分,“前者不是真正的隐性感染,转归确诊病例后,会得到充分的诊疗与重视;而隐性感染者,在病程过程中依然与患者一样有排毒期,可能时长较短,或病毒负载量略低,但同样带有传染性。”

据悉,目前全球尚未有大样本专门基于隐性感染者的研究,“大多数学者关注的重点仍集中于:人群中的自然感染者病例、感染后人体是否产生抗体、痊愈后患者是否对新冠病毒产生免疫力等。”不过,今年3月,《自然》期刊曾刊发研究成果称,大约30%至60%的患者是由于隐性感染者传播而感染上新冠肺炎的,“在日本的钻石公主号邮轮、武汉部分医疗机构的小范围筛查中,隐性感染者比例均有出入,因此还需学界进一步动态观察、持续跟踪。”

普通市民无需扎堆核酸检测,个人防护更重要

在瞿介明看来,隐性感染者的管理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新冠疫情防控的一大难点,“目前,我国采取的防控措施为:对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归国或来华人员等重点人员进行集中隔离,那么,在观察14天后,隐性感染的无症状感染者自动转阴,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者逐渐发病,成为确诊病例。”他坦言,由于核酸取样等问题,可能存在假阴性,造成一定的误诊率,因此一段时间内多次筛查和检测,以及加快核酸检测试剂的研发力度和操作流程标准化,联合血液抗体检测等其他检测手段是目前可行的方案。

那么,对于普通市民而言可以做些什么?是否需要自行进行核酸检测?瞿介明解释,在低风险地区进行大范围人群的核酸检测没有迫切性和必要性,“只有出现了群体多发患者病例的中高风险地区,需要尽快通过核酸检测筛查出包括隐性感染者在内的无症状感染者。”目前,在上海,如医疗机构这样易聚集、易感人群较多的场所已实行患者及陪护人员全面核酸检测,但在社区、家庭等社会层面来看,做好防护,如保持社交距离、养好卫生习惯等更为重要,“市民朋友们如无特别的出差、旅行等需求,无需扎堆进行核酸检测。”

随着气温逐渐增高,瞿介明建议,“第一,在密集、通风不好的场所,仍主张佩戴口罩,勤洗手、勤洗脸;第二,不只是海鲜食品,所有生食均建议煮熟食用;第三,如有条件,大型会议等仍以线上远程形式为宜,必须线下活动时,应保持个人间距,因为测量体温并不一定能保证监测到隐性感染者。”

“可以说,隐性感染者还有诸多问题尚待明确。”瞿介明提到,比如怎样早发现、早识别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的诊疗方案?隐性感染者携带病毒的毒力是否发生变化?隐性感染者的机体免疫力是否有特殊性?“以上问题都值得学界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将可能的疫情暴发更早扼杀在摇篮内。

栏目主编:顾泳 文字编辑:顾泳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