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上海旧改提速,背后要有这样一条“人本逻辑链”
分享至:
 (40)
 (7)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杜晨薇 2020-07-16 08:57
摘要:一座好的城市,除了要赋予人追求和实现美好生活的权利,还要尊重个体在社会事务中的参与权、发展权,观照每个人对于所属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受疫情影响,今年政府各项工作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上海推进旧改的动作没有减缓之势。本周初,上海市城市更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为加快推进旧区改造和城市有机更新创设新机制。在过去一个多月里,中心城区多个旧改基地也频传启动或签约生效消息,就连市面上搬家公司的生意也随之火热起来。

旧改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列入旧改的老房子往往生存空间逼仄,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上海多措并举力推旧改,并因地制宜用上拆除重建、非成套改造等各种方法,不仅仅是为了守住居民的底线安全,更是要通过改变一套套房子,来改变一个个家庭、个体的未来——行动背后,体现的正是城市的人本价值,有一条完整的“人本逻辑链”。

一座好的城市,除了要赋予人追求和实现美好生活的权利,还要尊重个体在社会事务中的参与权、发展权,观照每个人对于所属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拿旧改来说,老百姓的居住空间改变了,房子里的人能拥有了更好的成长空间和机会,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从而激发出对自我、对所属城市的价值认同,进而更容易走出家门、成为城市治理中重要的一份子——看到这样一条逻辑链,开展民生工作,就不仅要提升“物”的供给水平,更要重视“人”的价值和诉求,重视一个个具有千姿百态的个体。

重视个体,首先要直面个体差异。办民生有各种方式,采用“一刀切”式的方法、简单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则,效率虽高,却容易忽视个体不同的呼声。强调“人本”的城市就不一样,不是仅仅制定一些适合大部分人的政策、再推动它落地就足够了,而是要真正尊重人民需求的复杂性,尊重人民需求的差异性,创造尽可能丰富的供给,去满足多层次、个性化、高品质的民生需求。“好事”能不能真正“办好”,要害往往在此。

比如老房装马桶,谁都知道是件好事,但是不是统一定制、统一安装就完事?操作过的人就知道,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每一户的空间格局都存在差异,把东家的办法拷贝到西家,很大概率是行不通的。即便客观上能操作,两家的生活习惯也不同,最后马桶是装了,老百姓却未必说好。这就需要工作做到细处,一幢楼一方案,甚至于一扇门一方案,做到精准适配。这样做,时间成本一定是更高的,换来的却是老百姓长久的舒心。

又比如,老住房改造,为啥总有居民不愿意签约搬家?实践也多次证明,做到政策公平之外,还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分情况处理不同家庭遭遇的难题。有的房主年纪大了,改造期间租房过渡不容易;有的人家家具贵重,移动有风险;还有的人家刚刚装修过房子,改造反而造成了浪费……这些都是现实的顾虑。只有全面、细致了解每家每户的难题,在政策范围内尽最大可能帮老百姓解决困难,民生工作推进才不会“碰钉子”。

近年来社区普遍推进的微更新,也会带来许多个体之间利益诉求的碰撞。但处理得好,矛盾和碰撞,恰恰会带来新气象——一个微改造项目,如何设计方案,如何说服利益相关者,甚至如何筹集资金,群众的智慧在社区参与中发挥出来,最终不光能实现利益共享,更会极大体现个人价值、激活社区认同。这恰恰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最生动的注脚。

基层治理,还会有无数这样的考验。办民生,除了一个好的出发点,更要通过一个好的过程,最终达到一个好的结果。这个“好”,很大程度上就来自对“人”的全面重视。当然,这也给决策者、执行者特别是各级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方面,过去走街串巷、嘘寒问暖的群众工作经验不能丢弃,甚至要在新时代的城市治理场景中进一步发扬,靠着一双“铁脚板”和现代技术手段的加持,随时随地走到百姓身边去,发现百姓真实的需求和痛点。

另一方面,基层有必要尽快培养一批年轻的、更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断提升他们的社会治理经验、技能,使他们具备敲得开居民的门、走得进居民的心的工作能力,真正实现从“围着事转”到“围着人转”的转变。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蒋迪雯 摄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7)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