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观见】全是“断崖式烂片”,中国影视业没救了?
分享至:
 (34)
 (27)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赵翰露 2016-08-07 06:20
摘要:如今“泥沙俱下”,却可以“披沙沥金”;以数量换取质量,可能是一条更靠谱更有效的路径。

 

这个夏天,被狠狠吐槽的影视剧不止《幻城》一部。各大视频网站客户端首页推荐的奇幻剧满坑满谷,几乎都遭遇口碑滑铁卢。

 

电影院也是重灾区,比如《封神传奇》云集大牌明星,整部片子却胡编乱造不知所云。

 

行业如此繁荣,可是,好作品都去哪里了?

 

 

“好作品”有风险?

 

掰着指头算,近几年国内叫好又叫座的“现象级”好作品,电视剧只有《甄嬛传》和《琅琊榜》;电影更少,《美人鱼》票房高,但评价褒贬不一;《大圣归来》则受众有限。

 

《甄嬛传》和《琅琊榜》好在哪里?肯定不是十全十美,但共同的特点是:制作精良;剧情合理;有网络原著,但改编更体现了影视语言的魅力;没有太多大牌明星,更没有只靠颜值吃饭的花瓶明星,演员演技都还在线。

 

说实话,这非但不是什么高标准,甚至应该说是合格作品的基本线。但为何许多影视作品都达不到?

 

更诡异的是,尽管作品质量很差雷点频频,可收视率、票房可能还不俗。这又是为什么?

 

这其实有迹可循。

 

比如,号称《甄嬛传》姊妹篇的《芈月传》,制作上、演技上都还说得过去,但《甄嬛传》豆瓣评分8.9,《芈月传》5.2。《芈月传》宣传时曾称自己是刻画了中国第一位女政治家,结果成品出来,大量的“玛丽苏”言情戏。制作团队回应说:政治戏女性观众不爱看,深度一点的,老百姓看不进去,收视率低。

 

这是句大实话,毕竟多数影视剧是希望赚钱的。那什么样的作品,是“老百姓看得进去”的?这个问题就有趣了。以编剧、导演的口味来挑,风险很大,收视率/票房扑街的优秀作品实在不少;用大数据调查观众喜好?这么些年,也就美国Netflix做出了神剧《纸牌屋》。不少作品走红的确有运气的成分,但制作方、投资者可不能靠运气生存。

 

归纳下来,能确保“看得进去”,比较靠谱的做法只有这几种:第一,抢下大IP;第二,使用人气演员;第三,跟风。

 

大IP和人气演员自带大批量粉丝,跟风则可搭车营销。前些年红火的谍战剧、穿越剧,这些年流行的堕胎车祸青春回忆片、怪力乱神盗墓片奇幻片,无不有这些“成功因素”的身影。

 

而当市场上的主要资源——无论是演员档期还是播出渠道——都被这样的内容占据,好作品自然没什么空间了。

 

 

先有数量,再求质量

 

目前国内的影视行业不可谓不红火。电影票房连年翻番,电视剧在电视台的收视率虽然有所下跌,但在视频网站上找到了一番新天地,点击量“过亿”已经是平常事。

 

行业红火的背后,是大量资本的进入;行业的持续红火,也必将吸引更多资本进入。如上文所述,资本驱动下的影视行业,逐利是首要诉求,“情怀”什么的,多数情况下都放在后头。而在逐利的逻辑中,青春片和奇幻片大行其道毫不奇怪;把钱花在最有效的“IP争夺”和“演员争夺”里,间接造成剧本质量和制作质量的下滑,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毕竟,太多粉丝只要看到某张脸就会点开,只要听说某个喜欢的故事被搬上荧幕就会掏钱,不是么?

 

这一切听起来似乎有些悲观,亦有太多人批评影视行业过于急功近利,“过度资本化”以致整体水平滑坡,出现所谓的“断崖式烂片”。

 

但换一种角度来看,这并非坏事。过去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老一辈艺术家“拍一部出一部精品”的方式固然好,但站在整个行业发展的角度,很难持续。如今“泥沙俱下”,却可以“披沙沥金”;以数量换取质量,可能是一条更靠谱更有效的路径。

 

比如,去年风潮过后,如今青春片数量大减;想必今年暑假后,白头发蓝眼睛的奇幻片也会让观众疲劳——热点切换,正是市场寻找机会、不断前进的证明。又如今年的一部热戏《余罪》,成本不高,没有什么大明星,依然取得不错的收视和口碑。从行业角度看,这是“以小博大”的成功案例——这些恰恰证明,除了用上万能保险的IP和明星,除了“跟风”,还是会有人愿意以出奇制胜的办法去尝试;而且,并不需要太多的“情怀”。

 

事实上,经常被拿来跟国内影视剧对比的美剧、日剧、韩剧,也并非部部精品,“跟风”或是唯明星论的现象也很严重。但本来,影响力能波及到海外,已经能证明作品本身的优秀,拿这些作品来代表整体,是一种“幸存者偏差”;更多的“烂片”,只是没被国内观众了解到而已。

 

但是,正是因为这些国家整个影视行业在数量上、规模上的持续多年发达,才能形成行业的金字塔分层,培养完善的产业链,才有机会不断生产出一定标准之上的“好作品”。

 

 

行业的繁荣

 

因此,要回答“影视市场繁荣,好作品却不多见”的问题,一味批评创作者“不思进取”或资本的“急功近利”,是没有意义的。相反,从影视行业更发达的国家的经验来看,这是必经之路,也是构建整个行业的基础。

 

“断崖式烂片”集中出现,是一时的现象;但“断崖式烂片”肯定会一直存在,没有必要过分关注。随着时间推移,它们自然会被遗忘淘汰。

 

不过,有个重要问题不得不正视。上文提及,《甄嬛传》的原班人马,又拍出了口碑差的《芈月传》,理由是“老百姓爱看”。这个思路不能说很错,但对于这样优秀的团队来说,把“迎合”而非“创新”放在首位,无疑是让人觉得有点遗憾的。

 

与此同理的还有“粉丝电影”、“粉丝电视剧”。诚然,拿到大IP,签下大卡司,是极难极耗资源的事;但若认为这就能给票房/点击率“上保险”,从而在编剧等重要环节压缩开支,无疑也不是投资方应有能力的体现。

 

再次回顾近年来的优秀影视作品(无论国内外),真正能达到“现象级”的,能被业界和普通观众一再观赏一再点评琢磨的,仍是那些有着强大精神内核,能够严肃地讨论一些问题,或是开拓某种创新形式,而非“傻白甜”式地低估观众智商的。

 

观众不傻。随着行业繁荣,他们的观影/观剧经验将愈加丰富,即便是“取悦迎合”,门槛也会越来越高。甚至可以想一想,为什么“烂片”经常在暑期出现?——可能低龄观众的确更容易揣摩。但随着年龄上升,要满足成熟观众,会越来越难。

 

此时再以近似“反智”的心态,认为剧情不如演员的脸重要,认为大部分观众的欣赏水平停留在玛丽苏,作品不仅不可能被“叫好”,连“叫座”也怕是很难了。换言之,想赚快钱的,也许短期内这条路还行得通;但要想走在行业前面、持续盈利,应该趁早调转枪头。

 

总而言之,资本的大量进入、行业的飞速发展是好事,与具备文化属性的影视作品也绝非天然矛盾。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一定数量的“烂片”实属正常,甚至是维持行业繁荣度所必需的。应该看见,行业足够繁荣,各种类型的创作者才有生存空间;行业足够繁荣,观众的口味才会日渐挑剔。满足了这两点,“好作品”会接踵而来。

 

至于“幸运”落在谁的头上,就看各投资人和制作团队眼光的尺度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朱珉迕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7)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