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十二公民 > 文章详情
80岁奶奶直播卖杏成网红,“你看我牙齿掉光,一次也能吃七八个杏”
分享至:
 (52)
 (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雪妍 2020-06-12 06:30
摘要:“我喜欢吃杏,这杏闻起来是玫瑰味的,当时为了吃杏才嫁到这儿来的。”

“乡党们,太平镇的杏熟了,大家快来看呀,你看这杏(heng)好不好,我(e)还没有牙,给你咬一口,好吃得很!”操着一口佟湘玉的关中方言,80多岁的崔淑侠奶奶对着手机,一边介绍杏,一边大口试吃。

因为直播卖杏,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太平堡村的这位“40后”老人火了,穿着花外套,她直播带货起来兴致勃勃,毫不怯场,跟比自己小半个世纪的主播们“打擂”也一点不害怕。

除了受数万网友瞩目,媒体采访也要排着队来,即使在央视的摄像机面前,她也笑得爽朗。不到3天吸粉千人,每天助销家乡太平红杏过万元,她跟自己的抖音名“豪henɡ老太”一样“豪横”。

“吃货”奶奶直播,妙语连珠

“我喜欢吃杏,这杏闻起来是玫瑰味的,当时为了吃杏才嫁到这儿来的。”

“大家要是能来我们村,在我家树下吃,哪个软了吃哪个,哪个红了吃哪个,随便吃!”

“肉杏、梅杏是太平红杏最好的品种,蜜甜蜜甜,我80岁了,软一点的杏一次也能咥七八个,大家要买,赶紧下单子,赶紧下单子……”


每年5月中旬到6月初是太平红杏成熟季节,这段时间也是儿子、孙子最忙的时候,为了能给孩子们帮点忙,在咸阳市生活的崔奶奶,农忙时回到太平堡村老家帮孩子们打个下手,套套包装、照看一下门户。

孙子王亚楼做电商生意5年了,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工作都没法展开,他一直都想采取直播的模式,能与顾客面对面交流,5月24日,他和弟弟将直播设备架了起来,他自己上阵直播,虽然直播间里只有三四个人,可面对着镜头,他有些放不开,不知道该说什么,招呼家里人都试了试,效果还是不理想。他笑说:“我这就是把摊摆起来了,却不知道怎么吆喝,奶奶在一边看着,反而着急了,说‘你们这些没出息的,让我来’。”

奶奶做过小生意,在她看来“直播带货和摆摊卖货的吆喝没什么两样,只不过一个是对着人,一个是对着手机,”没想到第一次做主播的奶奶,讲起自己最熟悉的杏子时,思维灵敏,游刃有余,凭着对杏子真切的喜爱,和多年来做小生意的经验,直播间很快“热”了起来,看着粉丝量哗哗往上走,王亚楼很惊讶。

奶奶第一次直播时,王亚楼的弟弟觉得有趣,就拍了一个小视频上传到短视频平台上,用了类似“80岁奶奶都直播了,我们年轻人有什么理由不努力”的标题,没想到被本地媒体报道后,又来了一些媒体采访,3天不到,账号就增加了近千名粉丝。

王亚楼试着分析了原因:“奶奶也不识字,就自己讲自己的,一连串一直说,还讲的是土话,我们的直播像电影一样很快就结束了,但她可以跟电视剧一样讲很长,很多粉丝在直播间里就想一直听她说下去。”

奶奶自己的这部电视剧,从自己姑娘时期开始讲,絮叨着自己家在崔郭村,因为爱吃杏而嫁到了太平堡村,年轻时和老伴卖过枣馍,搞过农具生意,为了养活一家老小,跑遍了周围各村,做了几十年大大小小的买卖,她深谙生意之道:“不管在哪里卖,都必须实在。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网络销售也不能把次的说成好的。”

这些日子,她每天早上8点开始直播2个小时。直播前,王亚楼特意叮嘱了崔奶奶直播要涉及的内容,要跟网友介绍红杏,告诉他们在小黄车处可购买等。可奶奶根本不听,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上了直播还是讲着家长里短,给大家看包装现场,还说到太平红杏又叫大唐红杏,是唐太宗最爱的杏子,边讲边试吃,酸酸甜甜的软肉杏,她每天能吃六七个,以前可是能吃四五十个的。

王亚楼觉得这样也好玩,直播过程中,他就负责帮忙回答网友的问题,给奶奶解释别人在问啥,然后奶奶就用自己的方式给人家去解释,“她是主角,我们是助手。”他告诉奶奶现在网友都亲切地称呼她为“杏(heng)奶奶”时,奶奶也很高兴。

“土疙瘩”的“潮事业”

31号晚上订单处理完后,王亚楼打开直播账号,没想到一上播订单就爆了,“订单一秒一个,下单成功一个接一个,让我们一下子应接不暇,感觉特别惊喜,但又措手不及。”因为咨询数量增多,他们还临时增加了两个客服来回复。

自从开始直播后,每天都有媒体跑来家中采访,有时一天就有三场,奶奶都如常应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年纪大,奶奶面对镜头很‘淡定’,身经百战一样。” 王亚楼笑道:“大家喜欢我奶奶,可能也是从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奶奶吧。”

因为有奶奶带货,整个销售季,王亚楼工厂的杏比前两年多卖了1万多件,来给王亚楼送货的老乡们很开心“今年有疫情,以为杏会不好卖,没想到‘杏(henɡ)奶奶’这么‘横’,帮我们卖出这么多!”

太平镇是“杏枣之乡”,2015年当地的“致富果”红杏滞销,从高峰时期的每斤近2元降到4毛钱,而鲜杏一旦成熟又极易腐败,果农只得忍痛贱卖。王亚楼跟父母一起,6点天刚亮就去田里采摘,忙活一早上,三个人的收入还不到50元,而来收果子的客商则在田边的躺椅上睡觉,“我特别替父母感到不值。”

当时电商刚火起来,太平镇还没人通过互联网售卖水果,因为想替父母和乡亲们拓宽增收渠道,王亚楼决意回乡创业,一个大学生回乡当起了“庄稼汉”,还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家人反对、邻居不解,但王亚楼铁了心要当“新农民”,告诉大家自己有计划。

往年王亚楼家的苹果会以0.8元的单价尽数卖给水果商,而第一次通过电商销售,一斤苹果就卖到1.5元,仅这一项就为他家增收2万余元,乡邻果农闻讯慕名而来寻求合作,王亚楼现在还记得自己开着三轮车在雪地里面奔驰的场景,“当时真的太二了,但很有干劲。”

合作的乡亲多了,市场大了,销路稳了,果农们也有了议价权。王亚楼注册了陕西自然出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空港新城开了首家社区工厂,与全镇97户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在提质增产的同时,优先收购贫困户果农的水果。在他的带动下,全镇电商、微商发展到300多家,通过电商平台,家乡的水果、土鸡蛋、特色中药等被卖到了全国各地。

王亚楼说自己就是土生土长的太平“土疙瘩”,他在企业的文化衫上印着“美不美家乡水 亲不亲故乡人”,今年奶奶的直播火了,他希望“杏枣之乡”的美名可以借此走得更远,他还打算着,申请一个“杏奶奶”的商标,专供牙口不好的老人,让他们像奶奶一样,即使没有一颗牙齿了,也能吃到喜欢的水果,有最打动人的笑。

栏目主编:王海燕 文字编辑:王海燕 题图来源:杏奶奶(网络截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