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观见】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只是为了涨价吗?
分享至:
 (9)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筱麓 2016-07-15 18:42
摘要:“涨价”并非改革追求的结果;改革真正的诉求是通过医务人员收入来源比例的调节,重塑医生的职业逻辑,将恶性循环中的医疗行业拉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医改终于又进一步。

本月,国家发改委公布《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明确要“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等价格”,“重点提高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

毫无疑问,对医疗界来说,是重大利好——将改变长期“以药养医”的怪圈,让医务人员获得与其技术劳务价值相匹配的收入。

可看反响,患者却反应平平。更有人直接问,对患者的好处在哪?


【一】

难免有人会提起重庆。

去年3月25日,重庆实施医疗费用调整方案,却引起部分患者的强烈不满。

当时重庆公布的方案显示,对全市医疗服务项目的7886项价格进行了结构调整,其中大型设备检查、检验类项目价格均降低25%,诊查、护理、治疗、手术类项目价格分别提高30%、30%、13%和13%。

但患者们反映,只有大病才用到的中大型设备降价了,而大多数患者涉及的疾病中诊查、护理和治疗部分都涨价了。一位每月透析12次的尿毒症患者为此每月需多花1000元。有人反馈医改第一天去看病,原本11.5元的挂号费涨至87元。

强烈反弹之下,4月1日重庆宣布暂缓新政,恢复调整前的价格,退还新旧版本差价中患者多支付的费用。有患者称之为“尿毒症患者的胜利”。

事件虽已过去一年多,但在全国性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启动的当下,仍有相当强烈的借鉴意义。调价等于涨价?改革等于改变利益格局?改革只是换个收钱的办法,于医疗进步并无作用?

也许,这里面有太多的误解。或者说,许多患者,并不了解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真正的内涵。

 

【二】

重庆那件事,令人感到不是滋味。患者们真的胜利了吗?

众所周知,此前医疗投入不足的状况下,大量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被低估。如在上海,一名从业至少十多年,拥有副高职称的副主任医师,一次门诊费用仅20来元,这还已经是今年调价后的价格,如何体现得了医生的价值?

劳动价值得不到体现,只会进一步降低医生对患者的服务质量——不愿多问诊、态度不佳等;同时,收入的缺口由药品、器械的回扣来填补,“过度医疗”也就在所难免。于是,一方面看病难、看病贵,一方面医生却感觉不到被肯定、被尊重。重庆患者看似“胜利”,其实不过是原地踏步,继续上述的恶性循环。

平心而论,要打破这样的循环,唯有从价格形成机制上入手。现有改革的方向是一种共识:提高“人”的价格、“服务”的价格,降低“物”的价格、“实物”的价格。理想情况下,两相平衡,医疗总价应该没有太多变化,“灰色收入”被压缩,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将得到直接体现。

然而,要达到这种理想情况并不容易。重庆医改停摆的主要原因,正是“患者负担明显增加”。患者只看结果,“价格上涨”是广大患者所无法接受的。甚至,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等同于“涨价”,令整个改革停滞不前。

但重庆停摆,到底是“改革”本身的错,还是具体执行环节的错?相信明眼人应该看得出来。比如,调价后各种病人的负担有无经过仔细测算?再如,调价时医保等各类配套政策有无跟上?

需要的是吸取教训、尽快完善,而不是干脆打回原地、止步不前。

 

【三】

事实上,无论是重庆去年的试点,还是今年全国推进的改革,目标都是很明确的。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切断药品、器械、检查等与医务人员收入的关联。这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医生的职业逻辑。

前几天与几位年轻医生聊天——年轻医生的态度颇能体现职业现状,发现他们的职业逻辑主要分两种:

一种消极。医生A坦诚描述自己的状态:“现在的工作状态只能算‘混’,首要考虑的不是技术,而是科室里的站队,盘算着如何申请课题、早日晋升、能独立上门诊,做急诊手术,就可以挣得回扣,为心心念念的学区房多挣一个平方米……”一群人跟着苦笑。

另一种则相对乐观。“我不会在公立医院呆一辈子。”医生B接话,她出身医学世家、从小就有医生梦,已在三甲医院就业。“我在三甲医院的理由就是学好技术,不违背良心对待我经手的每一个病人,这样我的口碑就会越来越好。未来,医生是靠品牌吃饭的。”氛围也顿时振奋起来。

很难说到底哪一种职业逻辑是主流。也可能,大多数医生是两种想法皆有。但显而易见,第二种对医生、患者都更好一些。

改革正是希望去除第一种职业逻辑,让更多的医生走上第二种职业逻辑——不再靠药物、器械的回扣生活,而是靠自己专业的技术、患者的口碑,获得与其劳动相匹配的阳光收入。这样的职业逻辑,对医生有利,对患者无疑更加有利,甚至有可能成为缓解医患矛盾的撬动点。

换言之,“涨价”并非改革追求的结果;改革真正的诉求是通过医务人员收入来源比例的调节,重塑医生的职业逻辑,将恶性循环中的医疗行业拉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这需要时间,更需要理解的空间。耐心一点,哪一次成功的改革,不是这样呢?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赵翰露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