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原点 > 文章详情
【武汉日记】背着脸盆去武汉抗疫的“脸盆妹妹”,今天平安回家了
分享至:
 (77)
 (8)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雷册渊 2020-04-05 06:01
摘要:“我知道,脸盆背后是浓浓的亲情,却从没想过自己会因为这张照片受到那么多关注。现在想来,也许是因为它寄予了当时大家对援鄂医护人员的关爱和牵挂吧。”

今天(4月5日),两周前顺利返沪的上海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结束了为期两周的医学观察。解除隔离的医疗队员们终于可以回到各自家中,与分别近70天的家人们团聚。在这批医疗队员中,就有来自龙华医院重症监护室的“90后”护士刘蕙宁。

两个多月前,一张上海“嗲囡囡”背着脸盆驰援武汉的照片走红网络,照片里的主人公正是刘蕙宁。今天,背着脸盆平安回家的她又留下了哪些回忆?有哪些感慨?她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讲述了自己的武汉经历。

讲述人 刘蕙宁 龙华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第三批上海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从没想过因为一张照片受到关注」

我是1991年出生的一名“90后”,也是一名已经工作了6年半的ICU护士。虽然我工作的时间不算短,可此次奔赴武汉支援抗疫对我和医疗队里的每个人来说,都是人生中从未有过的经历。

大年三十(1月24日)那天,我看到了医院动员大家加入上海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通知,出于对疫情的关切和一名医务工作者的本能,没有太多犹豫,我就报了名。

有人问我,当时疫情那么严重,你不害怕吗?说实话,我自己是有点怕的,毕竟当时我们对新冠肺炎的治疗和救护还没有很多经验,而且武汉当地医务人员被感染的新闻也在不断爆出。不过,情况紧急,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

这个决定还是让我的家人替我捏了一把汗。妈妈一听说我要报名,当即表示反对。因为我平时抵抗力比较差,过完年还要动一个小手术,她担心我到前线吃不消。但是她又实在犟不过我,最后只好点头同意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是人之常情。可我直到后来才知道,我到武汉的50多天,妈妈从来没有睡过一个好觉。

在武汉时,有一天刚好是我妈妈的生日。那天凌晨4点,我下了夜班给她发了一句生日祝福,本以为她第二天早上才会回复,没想到,她几乎是秒回了我的信息。原来,她每天都在守着我平安下班。

相比于母亲溢于言表的牵挂,父亲的爱则深沉了许多,总是用行动来默默表达——我们是1月28日出发前往武汉的,出发前一晚,行装已经收拾妥当,父亲却突然想起:“你到了那边会不会洗衣服什么的不方便?”就坚持让我再带一个盆子。可是,行李箱已经装满,哪里还有可以容纳一个脸盆的空间?这可难不倒“万能”的爸爸。他立刻找来钻孔工具,在塑料脸盆上打了一个洞,用绳子系在了我的双肩包上。我实在拗不过他,第二天就背着行李和脸盆出发了。


背着脸盆出发的刘蕙宁。

后来,有同事们把我背着脸盆出发的照片放到了网上,还有许多人转发。媒体也来采访,队友们还亲切地叫我“脸盆妹妹”……

我知道,脸盆的背后是浓浓的亲情,却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因为这张照片受到那么多的关注。现在想来,也许是因为它寄予了当时大家对援鄂医护人员的关爱和牵挂吧。

「在武汉,美好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到武汉投入工作以后,我最强烈的感觉就是,一定要帮他们做些什么。

以前在医院ICU,许多病人的病都很重,能跟医务人员交流的人很少。在武汉,我们接管的是武汉第三医院光谷院区的3个重症病区。虽然是重症病区,但很多病人的状况是可以跟我们交流的。

我记得一个七八十岁的老爷爷,最开始还能跟我们聊天,后来病情发展太迅猛了,要插管。他就对我们说:“求求你们这些好心的医生、护士,救救我。”当时听了他的话,我们心里真的很心疼、很难受。那一刻,真想用尽所有的力量去挽救他。


刘蕙宁在为病人进行留置胃管操作。

后来,随着救治工作的深入,情况一天天好了起来,病人们的状态和精神面貌也和我们刚去的时候大不一样了。

有一天,一位阿姨对我说:“那个……护士,能不能麻烦你……帮我烫个脚?谢谢啊!”看得出来,她是犹豫再三后,才说出这个小小的“愿望”的。隔离病房里没有护工,清洁工人数也有限,护士就要承担起他们的工作,还要对一些不能自理的病人进行生活护理。病人们看在眼里,也会心疼我们,生怕给我们添麻烦。

那天,我打了一壶烫烫的水,给阿姨擦了脸、洗了脚。洗完之后,她开心得简直就像个孩子。我就告诉她:“阿姨,你有什么需要就随时跟我们说,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没有关系的。”

病房里还有一个30多岁的帅小伙,特别配合治疗,人也开朗健谈,我们都很喜欢他。他加了我们的微信,有什么想吃的就告诉我们,护士们就把自己的火腿肠、牛肉干、猪肉脯……“贡献”了出来。一来二去,大家成了朋友,妇女节的时候他还给我们发来祝福和微信红包。大家都很开心,只是祝福可以收下,红包没有人点。在武汉,这样美好的小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医疗队员和病人成了朋友。

以前在ICU待的时间久了,见多了生死,觉得人生无常。遇到病人救不过来时,也常常觉得无力。这次到了武汉,对我最大的触动就是让我更加深切地明白,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敬,而我们的工作也从未像现在这样有价值。以后我会更爱我的工作,更爱我的病人。相信许多从前线回来的人会和我一样。

「可爱的武汉人,谢谢你们」

大家都说,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在我看来,他们除了是英雄,更是可爱的亲人,是骨肉相连的同胞。

我们刚到武汉的时候,看到在武汉第三医院坚守的医护同仁,觉得很心疼。他们在各种资源、力量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已经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非常不容易。

我们去了以后,他们还是尽最大努力地帮助我们,和我们并肩战斗。有人还在防护服上画了漫画,为我们写下鼓励的话语:“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武汉第三医院的护士在队员们的隔离服上画上了他们喜欢的卡通形象。

正是这样的相互协作、相互鼓励,我们才能一起度过那段艰难的时光。这次抗疫,上海、武汉两地医护人员结下了很深的“战友情”。我们临走时,他们说:“我们是一起玩过命的朋友。”这句话我永远不会忘记。

离开武汉那天,还有许许多多的病人、志愿者和武汉市民来跟我们告别。他们不能出门,就在窗户上探出身子,对着我们的车喊:“谢谢你们!”“一路顺风,平安到家!”真的就像送别自己的亲人远行一样。那一天,我们不知流了多少眼泪。


在武汉,刘蕙宁剪去了心爱的长发。

回到上海,感动仍在继续。我们常常能够收到武汉的医护同仁、病人、家属、志愿者的问候。而最让我们感动的是武汉的“睡衣大哥”郑君。

郑君原本是武汉一家汽车租赁公司的老板,疫情爆发后,他就成了一名志愿者,义务接送医务人员上下班。每天下了夜班,就能看见他穿着标志性的加绒睡衣在医院门口等我们。他总会热情地招呼大家,再平安地把大家送回酒店。我们在武汉50多天,他就跟着我们熬了50多个大夜,天天如此,风雨无阻。

前几天,有家武汉的爱心企业为医疗队每个队员制作了一个毛绒玩具。郑君第一时间办理好了所有证明,拿着核酸检测阴性的报告,历时9个多小时,驱车800多公里,赶到了上海,在医疗队隔离的酒店把玩偶交给了工作人员。之后,他怕自己是从武汉来的,给人添麻烦,就在车里睡了一夜,第二天又开车返回了武汉……

这就是可爱的武汉人。谢谢你们!

今天,是我们医疗队解除医学观察的日子。终于要回家了,大家又高兴又激动。不过我们没有忘记,当前抗疫战斗仍在继续,无论何时,只要有需要,我们都会再站出来。正如返沪那天大家在微信群里对领队陈尔真说的那样:“等休整好了,我们愿意跟着‘陈老大’继续战斗!”

栏目主编:宰飞 文字编辑:宰飞 题图来源:由受访者供图
正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8)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