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语言学家、出版人郝铭鉴去世,享年76岁,他让《咬文嚼字》成为品牌
分享至:
 (20)
 (5)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2020-04-02 14:50
摘要:小刊物,大影响

记者从《咬文嚼字》编辑部获悉,《咬文嚼字》杂志创办人、前主编郝铭鉴4月2日上午10时12分去世,享年76岁。

郝铭鉴,江苏建湖人,生于1944年,语言学家、出版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66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1968年分配到上海人民出版社历史编辑室,1978年调上海文艺出版社文艺理论编辑室,先后任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副社长、上海文化出版社总编辑,兼任《咬文嚼字》主编、《编辑学刊》主编等职;曾任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上海编辑学会、上海语文学会副会长。

1995年1月创刊的《咬文嚼字》杂志,让主编郝铭鉴成为读者十分熟悉的出版人和捍卫语言文字纯洁性的专家。谈及这本小刊物的缘起,郝铭鉴曾说,“刊物虽小,但语文规范化‘兹事体大’。它不仅关系到信息传递的质量,关系到城市的文明程度,而且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我想,这应该成为我们办刊的立足点。我们办的是小丛刊,但需要的是大眼光。”

《咬文嚼字》创办后,以向名刊、大报、名作家、明星“开炮”,“咬”出语文差错闻名;后又发起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十大流行语评选,一直至今,享有“语林啄木鸟”之称。有读者曾问郝铭鉴,你们“咬”的都是大作家,不怕得罪他们吗?郝铭鉴答:“哪里的话!我们和作家其实是一条战壕里的。他们向读者提供好的,我们则帮助作家改正错的,可谓殊途同归。《咬文嚼字》创办时曾‘咬’过大漫画家华君武先生,华老的态度是:老漫画作者错字与庶民同罪,不必客气。”

《咬文嚼字》曾经“咬”过以王蒙为首的12位作家,当时12个作家中有10个公开表态支持;“咬”过北京、天津等12个大城市,为城市“洗脸”;“咬”过包括《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在内的12家大报;“咬”过包括赵忠祥《岁月随想》在内的12本明星书,还曾为广告纠错。郝铭鉴还在《咬文嚼字》上开出“向我开炮”专栏,只要读者说得对,刊物就改正。

2004年,《咬文嚼字》以独特的方式庆祝创刊十周年——公布《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咬嚼”出来的百个别字成为许多编辑、记者、校对的必备资料。

多年来,《咬文嚼字》持续在年底举办年度“十大流行语”“十大语文差错”评选,郝铭鉴曾表示,评选“十大流行语”是为了肯定语言生活中创造性的成果。评选“十大语文差错”是从另外一面看,在语言生活中存在负面的东西,不规范、不正确、不健康的现象,要及时制止。


2018年12月,郝铭鉴参加思南书局快闪店活动,他说:一个现代人,他的修养表现在非常优雅地运用我们的母语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咬文嚼字代表的是大家写文章时字斟句酌、严谨治学的态度。”

在微博上,郝铭鉴称自己为“一个编龄不短、编书不多的老出版人。一个热爱教师工作、缺乏教学实践的大学兼职教授。一个热心语文规范、未经严格训练的编外语文工作者。”

直到今年1月,他仍在发表与语言文字相关的文章,与网友互动。“即便是重病期间,郝老师一直在写文章……我们失去了一位好老师,一位对我们非常重要的人。”《咬文嚼字》副主编王敏说。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5)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