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外惊奇 > 文章详情
永生的阿布辛贝神庙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严晓慧 2020-03-25 20:33
摘要:曾经观赏BBC纪录片《追踪埃及迷城》第四集,意大利冒险家贝尔松尼于1808年探险埃及,发现深埋黄沙之下的这座神庙,取名“阿布辛贝”,源于当年埃及小男孩导游的名字。

向往埃及金字塔,来自于中学历史课本的启蒙。好奇尼罗河、阿布辛贝神庙,则是源于英国作家阿加莎۰克里斯蒂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阿加莎一生热爱旅行,游历过北非、南美、西亚的几十个国家,她的许多侦探作品不仅有抽丝剥茧的层层推理,更有别具一格的异域风光。这些令我痴迷。

当我从14个小时长途飞行的混沌中清醒,踏上了魂牵梦绕的朝圣之地,目之所及皆是黄沙漫漫,还有灰头土脸的建筑……

恍若隔世!埃及,果真是个国土面积90%都是沙漠的国度!

依次游览埃及博物馆、金字塔、人面狮身像,宗教的神秘感与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强烈的时代疏离感直击心底。生活在当今繁华大都市的我们,往往自诩我们享用的现代文明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为几千年前的人类,必定过着简陋而枯燥的生活。然而,眼前古埃及的文明遗迹,却给出迥然不同的答案。

直到登上尼罗河游轮,眼前展开一片深邃之蓝,连日的心头震荡才得以稍稍平息。

尼罗河是一条由南向北、贯穿整个埃及国土的大河。尼罗河的阿拉伯语意也正是“大河”。它全长6670公里,位居世界十大河流之首,我国的长江全长6397公里,居第三。

尼罗河水深蓝如缎,极具异域风情的游轮与电影画面极其相似,航向也一致,一路向南,驶向上游,尽头便是与苏丹接壤(相距100公里)的阿布辛贝神庙。

阿布辛贝神庙,是我在电影中印象最深的一景,女主林内特刚说完“最右边的雕像,据说会在傍晚时发出哭泣的声音”。随之风沙大作,日暮里,雕像呜咽如啼……

两天后,游轮停靠亚斯文,据说前往阿布辛贝神庙,还需乘车穿越撒哈拉沙漠,大约290公里。

凌晨4点,起身登上尼罗河西岸,中巴车在黑暗中穿越撒哈拉。由于南端与苏丹接壤,治安堪忧,沿途可见不少军人荷枪把守。晨曦微光,窗外沙漠戈壁一片苍凉,车内摄影爱好者们的不眠双眼如同相机镜头,一刻不愿错失。

果然,沙漠日出惊奇了一双双期盼的眼睛与辛勤的镜头……

整整4个小时,终于抵达目的地。天色已大亮,站在车前,风沙拂面。打量眼前的巨大山体岩崖,阿布辛贝神庙居然深藏其中,真有点像甘肃的莫高窟,只是岩崖与沙漠色彩完全相同,上下通体的浅色金黄在阳光里格外炫目,让人有些恍惚:人类造物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各色游人此刻倒是渺小成了一片金黄里的星罗点缀。脑海里不觉浮现出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服不行!

阿布辛贝神庙建于公元前1300年—1233年,是古埃及新王国第十九朝的拉美西斯二世所建,距今已有3300年。它不是埃及最大的神庙,但却是最伟大的神庙。它的闻名于世,原由有二:一是它曾被分割、拼接,神奇移址;二是它的“太阳节”奇观令世人叹为观止。

曾经观赏BBC纪录片《追踪埃及迷城》第四集,意大利冒险家贝尔松尼于1808年探险埃及,发现深埋黄沙之下的这座神庙,取名“阿布辛贝”,源于当年埃及小男孩导游的名字。1909年神庙被挖掘,得以重见天日。如今,在大英博物馆的埃及展厅里还可以见到他带回欧洲的许多文物,但世人对冒险家本人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

为解决尼罗河长期水患,自1898年,埃及政府开始陆续修建水坝,直到1970年才完成,但却在上游形成了一个堰塞湖——纳赛尔湖。湖水水位不断上升,造成许多古迹沉没水底,阿布辛贝神庙就是其中之一。政府求救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最终动用51个国家的各路英才,历时4年,花费4千万美金,将神庙切割成2000多块,编号后上移约200英尺,再完成拼装。1979年,神庙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站在阿布辛贝神庙前,不由联想上海音乐厅的整体迁移,深深折服人类的无尽智慧与神奇力量。

与巨大的岩崖山体相比,神庙的正门并不高大,倒是大门两侧的巨型石像令人叹服,每座高20米,左右各两座,那是拉美西斯二世不同时期的坐像,神态与坐姿展现了他执政67年称雄于世的气势与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

第二座石像的头颅据说在原址就因地震而坠落,移址后,依然维持原状。久久仰望第四座,就是阿加莎作品中那个“傍晚会哭泣”的石像,看上去,这应该是拉美西斯二世最年轻的容貌,因为没有胡须……

每座石像的右腿边,还有一座体型婀娜的小立像,据说是国王最为宠爱的奈菲尔塔瑞皇后;而石像两腿之间的小石像,则是他最为喜爱的某个皇子。

神庙与埃及博物馆一样,不允许擅自摄影摄像,人群中,安保人员四处隐藏,游客必须购买大于门票价格一倍的摄影券方获准许。这是入埃及之后第一个参访的神庙,探秘心、慎重感,纷纷涌上心头,摸了摸口袋里的摄影券,稍稍得以心安……

入大门,是“第一廊柱大厅”,四根巨大的石柱分立两边,托起高高的窟顶。石柱上布满浮雕,两边廊厅的岩壁,也绘满浮雕与壁画,大多记载拉美西斯二世远征古努比亚所建的卓著战功。

正厅之后为过厅,壁画依旧。再往内是后厅,后厅树有八根高达10米的石柱,都是拉美西斯二世的人形立像,威严而肃穆,四周壁画皆为战争场面,以及宗教仪式、铭文。细腻的线条与繁复的画面,人兽动静互为,形态惊艳、逼真,让人咋舌、惊叹。

穿过后厅,进入神庙内厅,是神庙之精髓——“太阳节”奇观。

内厅尽头有座圣坛,供奉着四座石像,从左至右分别是:普塔赫神(黑暗之神)、阿蒙神(太阳神)、神格化的拉美西斯二世、哈拉赫提神(保护神)。

圣坛距神庙大门67米,正是拉美西斯二世在位的年数。

3300多年前,神庙的设计者,巧妙地运用了天文学、星相学、地理学、数学以及物理学,让尼罗河东岸初升太阳的第一缕阳光,在每年的2月21日(拉美西斯二世的诞辰日)与10月21日(拉美西斯二世的登基日),照耀神庙大门,再穿越67米,照耀到神庙尽头的圣坛,照亮三尊石像,而最左边的黑暗之神永远不得眷顾。

这,便是称著于世的“太阳节”奇观。

令人惋惜的是,神庙移址后,纵然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纠结多名国际一流的科研人员,运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却未能还原“太阳节”之愿。不但“太阳节”的时辰错后一天,照射角度也没那么精准了,向左偏移了半个石像。

出得阿布辛贝神庙大门,远眺不远处亦有一座同样的山体岩崖式神庙,那是拉美西斯二世为他最宠爱的奈菲尔塔瑞皇后所建造的神庙,规格略小,外形与内部结构相似。正面山体上的神庙大门也很小,而大门两侧的六尊巨大人物立像让人驻目,四尊为拉美西斯二世,二尊为皇后本人,尺寸大小相同。这在王权之上的古埃及绝无仅有,可以窥见这位美丽皇后的崇高地位以及国王对她的宠爱程度。据说拉美西斯二世一生妻妾众多,皇子就有150多个。

从神庙大门,独自一人向前远远行走,希望在物理空间里抽离自身。几分钟后,转身回望:两座神庙突兀于无边沙漠之上、无际蓝天之下,孑然天地之间……

心头陡然明白:当年,这两座深藏神庙的岩崖山体被切割、迁移,不就是现实版的“愚公移山”吗!

再慢慢走近,惊奇发现,两座神庙之间,茫茫沙漠之上,居然有两棵苍翠的树木依偎而生,仿佛千年。

那是拉美西斯二世与皇后艾菲尔塔瑞的灵魂托现吗?令人动容!

古埃及人相信,死者的名字若在后世反复被人念起,便可以得以复活。拉美西斯二世之于阿布辛贝神庙,阿布辛贝神庙之于古埃及文明,以及金字塔、木乃伊,这一连串的人类智慧与力量,历经几千年,依然被世人回望、铭记,应该会得以永生!

回程,绕行纳赛尔湖,见到一丛丛盛放的三角梅,花朵娇艳欲滴,恍惚中以为回到上海。穿越撒哈拉,幸运邂逅海市蜃楼……在同伴的惊呼中,我盘腿坐在连天沙漠里发呆:也许,每一朝代的文明与智慧,都有后人难以抵达的海市蜃楼,凭吊先人,更要让先贤的道法得以永生,这才是人类的本分吧?

栏目主编:顾泳 文字编辑:顾泳
图片由作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