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观见】没了“985、211”,中国大学会变得更好吗?
分享至:
 (13)
 (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赵翰露 2016-07-01 17:49
摘要:如果说真的有高校在“985”、“211”废除后跌落“神坛”,那可能正说明其并未全力治学,趁此机会“调整”下去,也是一声警钟。

教育部日前发文,宣布与“985工程”、“211工程”相关的8份文件失效。不少人认为,这意味着长期以来中国高校“鄙视链”的上游已经失去了官方认可。

 

没有了“985”和“211”,已经深入人心“高校等级”会发生变化吗?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会变得更好吗?

 


“985”和“211”就是好学校?

 

一个客观的事实是,无论是“985”还是“211”,给予了原本混沌的高校“排名”一个明确的官方说法,让毕业生分成了三六九等。从此高考填报志愿有了指引,企业招人也有了“金线”。一些热门企业会傲娇地把所有非985或211高校的简历直接涮掉,以节省笔试面试等人力资源开支。

 

许多人忿忿不平:大家都是大学生,凭什么认为“985”、“211”出来的学生素质就是高?或者换个温和的角度,难道列入了“985”、“211”的就是好学校?

 

简单地回答,是的。“985”的名字化自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的讲话,讲话中的一条重要精神是:

 

“我国要有若干所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我国少数大学在少数学科和高新技术领域已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教授,尤其是本科生培养质量较高,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创造了条件……要相对集中国家有限财力……对于若干所高等学校和已经接近并有条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

 

这段话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在“985”之前,我国就已经有一批大学比其余大学更优秀;第二,要对这一批优秀大学进行集中扶持。

 

“985工程”高校名单

 

“211工程”启动早于“985工程”,但某种程度上仍可视为“985”的备选和补充——毕竟,“985”才39所,北京和上海就占掉12所。“211”高校全国共116所,北京、江苏、上海、湖北、陕西等教育重镇都有不少。

 

“211工程”高校名单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一文很好地解释了“985”和“211”的不同——“985工程”的目标是“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211工程”的目标是“提高重点建设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成为国家和地方解决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

 

概括地说,“985”是要打造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更偏“象牙塔”;而“211”则强调“人才质量”、“社会服务”和“地方经济”,实用导向较强。

 

应当说,“985”和“211”在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的起步阶段,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毕竟,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集中投入以提高产出效率,是理所当然的选择。加之国内高校普遍根基尚浅,并不能像国外私立名校那样靠自身立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扶一把”,的确有利其发展壮大。

 


“双一流”,能破局吗?

 

那么,何以仍有不少人对“985”或是“211”抱有成见,认为正是这类“工程”导致了高校的“三六九等”化呢?

 

这可能与不少高校的急功近利有关。

 

众所周知,列入“985”、“211”,并不只是虚名,而是每年都能拿到实打实的大笔经费。经费本身是没错的,不然“扶持”从何谈起?但经费的目的,是帮助高校更好地引入人才、建设学科;这在部分高校那里,就有些变味。经费本身变成了“目的”,学术发展的成绩却乏善可陈。

 

有心人细读两个“工程”的名单,当知哪些高校是名副其实,哪些是滥竽充数;只是,两个“工程”的框架已经固定,即便是滥竽,“985”、“211”的名头和甜头仍可继续享受。

 

而地方政府对两个“工程”的追捧,也形成了一种“马太效应”。除了北京、上海、江苏等教育重镇,每个省入选的“985”、“211”都相当有限,以至于地方政府把唯一、唯二的优秀高校捧在手心当宝。这样做的后果是,越是好的学校,得到的扶持越多;越是差的学校,就越无人问津。客观上形成了“985”、“211”和其他学校的“等级差距”。

 

此次“985”和“211”停摆,某种角度而言,是对上述情况的反思和刹车。去年11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印发,现今舆论普遍认为,“双一流”正是“985”和“211”的延续或替代。

 

尽管尚无更详细的方案或是名单出炉,但可以确定,“双一流”与“985”、“211”不同,强调灵活的进入退出机制,高校不能像以前一样,躺在既得的名号和利益上睡大觉;尚未“入榜”的高校也有机会补充进来,一定程度上规避“马太效应”的出现。

 

也许,真的可以破局?

 


破除等级?不如去芜存菁

 

再想得深一点,所谓“高校的等级”,特别是顶尖名校,并不依赖于某一份行政文件而存在。根基不同、水平不同,对名校来说,等级差异是天然的,无需国家来盖章认证。就像流行的“鄙视链”笑话那样,称自己是“985”毕业的学生,不会是来自“C9联盟”的;说自己是“C9”的,不会是北大、清华、复旦的。

 

究其原因,真正优秀的高校已经走进了“正循环”,有学费、有捐助、有成果,能得到国家扶持当然更好,但没有的话,也不会影响其江湖地位(当然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少了他们的)。这实际上代表了一种理想的情况:高校能集中精力在办学和研究上,而非舍本逐末地试图通过场外因素“打入”这个或是那个名单;而一旦取得了成绩,好的资源(不限于国家投入)也会自动地靠过来。

 

相信,这也应当是当年“985”、“211”和如今“双一流”的根本目的。如果各个高校确实能以此为标尺来约束要求自己,那么无论扶持的名头是“985”、“211”,还是“双一流”,或是未来其他什么说法,取得的效果应当是一致的。

 

有一些声音认为,此次“985”和“211”的废除,有望破除高校的“三六九等”。客观地讲,这既不合理,也不现实。高校之间的确存在水平差异,精英化、研究型的大学注定是少数,而“北上广”的学校,在市场导向下也容易有更好的发展,在考生和用人单位眼里,好学校始终是好学校。

 

可以说,高校的“等级”并非全拜“985”、“211”所赐,如果说真的有高校在“985”、“211”废除后跌落“神坛”,那可能正说明其并未全力治学,趁此机会“调整”下去,也是一声警钟。

 

因此,与其去强调去分析“废除”,不如认真观察“调整方向”。比如,“双一流”的新机制,能否遏制高校“为985而985、为211而211”的倾向?能否真正引导高校把精力放在办学和研究上?一笔笔丰厚的扶持经费,能否用到刀刃上?

 

毕竟,无论是“985”、“211”,还是“双一流”,政策的出台不是为了给大家排排坐分果果,而是希望能够去芜存菁,让更多的高校走入优秀的“正循环”,让更合适的高校进入世界一流之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新华社;插图来源:中新网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