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浦江眼 > 文章详情
【我在上海这些天】从温州返沪,隔离期满后小店又营业了,给白领们留个在运作的咖啡机
分享至:
 (77)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舒抒 2020-02-17 06:31
摘要:已经处于半停业状态的酒店门口,摆起了海鲜地摊。我仔细看了看,有大龙虾、石斑鱼,价格都比菜场便宜。酒店清仓甩卖起了海鲜……情况好像真的严重了。

每年春节,我们家的“规定动作”之一就是回温州过年,今年也不例外。

1月23日,我们一家三口回到了温州刚装修好的新家。但6天后的傍晚,1月29日,就匆匆出发,启程回沪,比原计划提前了近一周。

回到上海三天后,早上打开微信朋友圈,一条消息刷满了整个手机屏幕。

“温州封城了。”


【海鲜】

我出生在温州,小学来到上海。长大了,我嫁给了一个上海小伙子。三年前,我在上海市中心一条闹中取静的马路上开了一家咖啡馆,生意还不错,熟客有很多。

上海和温州,都是我亲爱的故乡。

今年初,我们在温州的新家刚刚装修、通风完毕,一家人都迫不及待地等着过年的时候回去,住上新家。

1月23日,那天是小年夜,我们开车到了温州。那时候,浙江的疫情还不像现在这样严重,但因为看了1月20日钟南山院士的采访,我们觉得过年期间还是尽量呆在家里。反正住的也是新房,正好多在家,和新家“培养培养感情”。

1月24日,除夕。早上起床,我就觉得气氛有点不太一样。

我们家住得很高,在31楼。往常过年,像我们家这样的小区,到了除夕夜肯定都是来来往往串门过年的人。但是今年除夕,从窗户望下去,不仅小区里空无一人,小区斜对面的酒店也冷冷清清,没有一丝光彩。换做是往年,这家酒店一定是整栋楼满房的那种。

就在那天,我出门去了趟超市。本想补充点过年期间的食材,但经过那家酒店,门口的景象让我第一次感觉到,今年这个年,可能真的不一般了。

已经处于半停业状态的酒店门口,摆起了海鲜地摊。酒店的人说,春节年夜饭全都取消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开业,干脆把已经准备好的海鲜拿出来清仓。

我仔细看了看,有大龙虾、石斑鱼,还有各种我不认识,但一看就很名贵的海鲜。标着的价格都比菜场便宜。

酒店清仓甩卖起了海鲜……情况好像真的严重了。

酒店门口卖鱼,内心慌地一击。


【矿泉水瓶】

在这样有些微妙、逐渐变得有些沉重的气氛下,我们在温州的家里度过了这个春节。

为什么要强调在家里?

大家都知道,我们温州人,做生意的有很多。平时,大家都在五湖四海,过年了肯定要聚在一起,吃饭聊天,最好聚个“百八十次”。但今年,差不多除夕夜开始,大家就相互发微信说,“要不把聚会取消吧”。我们家更是基本没人出门,除了到超市买菜,其余时间连商场、亲戚家都没有走动。

事后证明,当时我们这个决定,真的非常“英明神武”。

1月27日,大年初三,我看到上海市政府的新闻发布会说,中小学不早于2月17日开学。一想到,万一开学前,学校要求外地回沪的孩子先完成隔离,习惯未雨绸缪的我开始掰着手指头,用最长的14天隔离期满打满算了一下,决定两天后,也就是1月29日提前回沪。

为了避开高速拥堵,也为了避免跟其他人的接触,29日那天,我们天黑了才启程。

走的是沈海高速。老公开车,我和儿子负责当好“乘客”。一路上,我们没有在任何服务站停下,这的确是有意为之。之前新闻中说,有病例在高速服务站被感染,让我们决定全程都不要停靠。除了过收费站和接受官方检查,其他情况下都不开车窗、不下车。

我这个“大乘客”还做了不少准备:两个矿泉水空瓶。万一儿子路上憋不住,能临时解救一下尿急。好在最后没用上,“小乘客”自我管理得很好。

回上海的一路上,我们没有遇到堵车。深夜9、10点钟,高速上连物流卡车都很少。最后,我们花了不到5个小时,就回到了位于黄浦区的家中。

进入上海地界,在收费站道口,我们遇到了上海的“哨卡”。有工作人员拿着体温计为每个人测量体温,询问我们来自哪里。另一个工作人员负责为我们“拍照”,其实就是人脸扫描。“拍摄”完毕后,自动显示了我们每个人的身份证,登记就算完成了。

我们过道口时已经是深夜11点多,所以没有遇到排队拥堵。这里要夸一下,“人脸识别”技术还是挺先进的,不用我们跟安检人员进行过多接触和交流。

当时谁也想不到,就在几十个小时后,温州就关闭了绝大部分的收费站,整座城市逐步进入了“封城”状态。

还好我们提前回来了。

史上最快回家路,谢谢没用上的水瓶。


【表情管理】

2月初,我看到新闻才第一次知道,仅2019年,温州在武汉的商人就有约18万。同一条新闻里还说,截至2月2日24时,温州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的确诊病例数仅次于湖北的武汉、黄冈、孝感、荆门,排名全国第五,是除湖北省外确诊人数最多的城市。

这里要说明一下。1月29日深夜,或者说1月30日凌晨,我们开车进入小区后,在家休整了两天,都没有出门。一方面是因为旅途劳顿,另一方面,考虑到温州的疫情,我们决定自行在家隔离。

就在我们回来后的第三天,1月31日,小区的管理又比我们离开上海前严格了不少。保安开始给每个进出的人和车发临时出入证,回到小区时他会盯着每个人把出入证放到回收桶。小区本来有一进一出2扇门,现在也归并为一个出入口,开始了封闭式管理。

2月1日,居委会挨家挨户敲门,登记住户返沪的情况。我马上告诉上门的居委干部,我们一家2天前刚从温州回来——可以看到,亲切的居委干部脸上马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紧张表情。但一听到我们已经开始自觉隔离,2天里都没有出门,他们立刻恢复了“表情管理”,开始跟我们说明居家隔离的注意事项,请我们在承诺书上签字。

有趣的是,第二天、第三天,都有“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上门,穿着防护服,跟我们说着和前一天居委干部口中相似的内容:隔离14天,不能出门,每天2次测量体温,有什么需要就发微信或者打电话给居委会。

现在回想一下,第二天来的应该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第三天来的应该是派出所的工作人员。

疫情突然出现,大家可能都有点措手不及,工作上可能有些重复。但是作为居民,看到这种“重复”,心里还是比较安心的,说明政府部门都在办事,严查“漏网之鱼”。你说是不是?


【心安】

便利店还有饭团,咖啡店还有咖啡,微不足道的“不变”,即是心安。

刚才说了,我现在的本职工作是一家咖啡馆的老板。我们店开在长宁区,过年期间我就向房东报备了我的行程,还向长宁区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咨询了恢复营业的注意事项。

刚回到上海的几天,我记得自己每天都要填好几张登记表,有派出所、居委会的,有孩子学校、教辅机构的,还有店铺业主、区食药监的。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表格,虽然内容大同小异,但还是那句话,这些“重复”都是一方责任的体现。换做以前,可能我会觉得效率有点低,但这一次,我真的非常理解。

我们店2月10日恢复了营业。相比一些同行因为缺少防护装备不能营业,我们店里常备84消毒液和口罩,还有从日本进口的可食用的消毒液,一瓶浓缩液就要人民币600多元哦,可以直接喷在面包架上消毒。

周边居民区里还有相熟的老顾客请我们帮忙代购消毒液。为什么会找到我们?因为我们店一直坚持严格按照标准每天消毒。所以,即便在这样特殊的时期,我们的供应商只要有新的消毒用品到货,就会第一时间通知我们,给我们留库存。

平时的基本功,到了关键时刻,就有了回报。

虽然我觉得自己对卫生的要求已经非常高了,但是我们店里的90后、95后,都比我这个85后更“怕死”——好吧,给他们留点面子,我们用“紧张”来描述。店里的面包师是个90后,他说现在每天回家,爹妈都会让他在家门口站好,全身喷一遍免洗消毒液再进门。

现在,街面上大多只有餐饮店、药店、菜场和超市这四类商户营业,我们是其中一类。有同行说,其实不营业也没什么,现在生意也不好,营业了反而要亏本。

但怎么说呢,我们坚持开店,哪怕亏点钱,其实是为了保持住消费者的信心。就像别人说的,如果麦当劳、星巴克都不营业了,那么大家肯定会更“恐慌”。

我们的店已经在这里开了3年,我相信,只要我们像现在这样,按照政府要求执行好卫生标准,为周围的居民、写字楼里已经上班的白领始终留一盏灯,留一柜子面包,和一个在运作的咖啡机,大家的内心肯定会多一份安定。

(口述者: 诸风(化名)  整理:舒抒)

栏目主编:唐烨 题图来源:邵竞 制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