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原点 > 文章详情
【武汉日记】太阳“有毒”,现在绝非欢聚时刻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山河 2020-02-04 08:01
摘要:人们还需等待时日,14天没结束,风险仍游荡在村庄。

2月4日 正月十一  晴

都是太阳惹的“祸”。

近日,在离我家十多里远的一个村,据说有人在光天化日下发病了。

当这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时,刚开始并没有在村里泛起多大波澜。在他们看来,火还没烧到眉毛上,村里暂时还是安全的。村民这两天正趁着阳光灿烂,把桌子统统搬了出来,三五成群,坐一块儿侃大山、抽烟、喝茶、打牌,欢笑如昨。他们中只有极少人戴口罩。

我们对这个发病者信息其实了解不多。只听知情人士透露,起因是这几天阳光好,这人没忍住就跑到屋场外晒太阳。突然觉得浑身发热乏力,于是打了120。急救人员到了之后给他一量体温,高达40多度。赶紧收治往定点门诊送。到了那边,再量,体温降到37度。这就奇怪了,没半个小时,温度怎么能一下从这么高降下来?医生给出一个很严肃的判断,听起来有点啼笑皆非:大概是晒太阳给晒热的吧。

玩笑归玩笑,在太阳底下急骤升温的他最终还是被隔离了,其他人是否已经采取措施就不得而知了。

那天,救护车的警报声格外刺耳,着实把那同村的人吓得不轻,有人整个下午都不敢开门。因为很多村民都与他打过交道。最让人心有余悸的是,他在春节返乡的途中去过武汉的亲戚家吃饭,而这个亲戚前不久也被确诊了。

如今在整个县城,一旦有风吹草动,难免人人自危。恐慌其实是人们再正常不过的一种情绪,尤其在医疗资源极度匮乏的乡村。人们对疾病、对死亡的恐惧是最原始本能的反应,是对生命的敬畏。

恐慌之余,一些令人担忧的事情不可避免地正在发生。

岁末年初,整个鄂东南山村冬雨连绵。挂墙上的腊肉开始长霉,衣服和被褥快能拧出水来,坑洼不平的乡间小路上满是人和牲口踩过的泥水脚印,叫人望而却步,加上严峻疫情,村民的心情更加低落沉重。这气候和疾病,仿佛在村民之间产生了某种心理暗示:是这该死的天气加重了疫情,尽管大家心里都非常清楚,两者毫不相干。村民这时候还是害怕出门的,也不愿意出门。即使在路口遇上,也是远远地打个照面,打声招呼就匆匆走开了。

可阳光让人放松了警惕。短暂几天的闭门不出之后,一些村民蠢蠢欲动开始走家串户了。有种错觉,就像这病毒在太阳底下晒晒就能够被消灭了似的。我倒希望如此,太阳杀毒,天下无毒。可现实残酷,从不断增长的数字看,当前形势还远没到聚一起集体晒太阳的时候,大家还得老老实实在家呆着。

在农村,好言相劝可能换来冷嘲热讽。母亲透过窗户能看见村口不远处,一堆人围在一起有说有笑,有人拿着口罩在空中甩来甩去。有人用怪异的口吻大声对那些仍关着门的人家指指点点:那家防得可真严实,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时间也叫人放松警惕。

随着1月23日武汉封城的消息不胫而走,这个总人口50万的县城也变得紧张了起来。确诊的病例仍在攀升。1月26日,县乡村三级隔断全面展开,全部设卡,严禁人员流动。2月1日,部分组与组之间实现隔断。

问题来了,随着隔断时间一天天过去,一些村民开始躁动不安,个人防护意识自然变得越来越薄弱。姑姑打电话给父亲,原本打算正月初八接媳妇(儿子结婚),现在计划推迟到正月十四。父亲问这时候能行吗?她说,家附近的人都开始下地正常劳动了。有人下半年花心血种了莲藕和蘑菇,还得抢收出来拿到城里去卖,总不能烂地里吧。大家都出门了,到十四也应该没事了吧?

还有各家各户过年的存货也不多了。路断了,生活物资采购也越来越不方便。这段时间,人们必须小心翼翼地活着,缩衣节食,谨慎外出,避免急病和受伤,万不得已不去医院。因为早在疫情爆发前,整个县城就买不到一个N95口罩。

相互隔离,应是村庄目前唯一有效可行的防控办法。在这个差不多20多户人家、百来口人的山村,有自备口罩的人家一只手数得过来。那些去过武汉的、以及密切接触者已被排除,但其他的隐患仍然存在。人们还需等待时日,14天没结束,风险仍游荡在村庄。

挨家挨户来发口罩的组长自己终于也戴上了同款口罩。我在阳台上很远就看到了她,也不敢靠太近,问,一家发几个?组长小声回答,一共150个,按需求来发,你家也不咋出门,隔离防护到位,家里看起来像有存货,就先发5个,省着用吧。

口罩不是唯一的稀缺物。

双黄连也不能幸免。我很好奇,是哪些幸运儿紧紧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下一个全网抢空的东西又会是什么?

没有买到这味神奇中药的人可能会怅然若失。朋友告诉我,现在去县城药店买太迟了,恐怕早被附近居民抢光了,你还得白白浪费一口罩。现在路也封了,你还得步行10里走过去才行。想到这个我也就打退堂鼓了。

只有我历经风霜的奶奶对此表现淡定。在我跟父亲谈论这事的时候,她插了句嘴:“黄连啊,以前后山那山坳里就有,味道苦哟。”

我本想告诉她,这个“黄连”不是哑巴吃的黄连。说明书上白字黑字写着成分:金银花(小名双花),黄芩和连翘。

但她耳朵本来就不灵光,反正听不见,也就作罢了。


上观新闻正在征集抗击疫情新闻线索。

无论您是患者、家属、一线工作者,还是身处武汉及周边的普通市民,如果您有关于这次疫情的故事、见闻,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方式如下:

记者 王 潇 微信/电话 15216704513

记者 杨书源 微信/电话15216825039

记者 张凌云 微信 rtclouds 电话 13585695928

记者 殷梦昊 微信/电话 13162822376

记者 王 倩 微信/电话 15620692605

记者 李楚悦 微信/电话 18801794272

记者 雷册渊 微信/电话 15900859665

记者 郑子愚 微信/电话 15800910823

记者 肖书瑶 微信/电话 15201920158

记者 李彤彤 微信/电话 13857726992

记者 脱 崟 微信/电话 17801077237

记者 胡雨松 微信/电话 18801939657

编辑邮箱:zaifei@jfdaily.com (来信请注明联系方式)

栏目主编:宰飞 文字编辑:宰飞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