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防疫新科普|从早到晚刷手机,宅家太久如何疏解“疫情屏幕焦虑”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许沁 2020-02-02 15:27
摘要:虽然疫情是突发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也可以成为和谐亲子关系的契机。

“再在家里宅下去,亲子关系就要出现问题了……”这几天,一些家长在朋友圈转发:孩子从早到晚刷手机,在家每天“一天吃三顿”,忙着洗菜、做饭、洗碗“买汰烧”。

为了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特殊时期宅在家里,电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成了居家必备之物。中小学学生“屏幕时间”增加,如何疏解宅家太久可能出现的“疫情屏幕焦虑”?

【以“积极思维”预防屏幕焦虑】

最近,网络上有关疫情的信息纷繁复杂,各种观点良莠并存。假期“活动空间有限,居家时间延长”,人人都可能通过增加“屏幕时间”了解外界信息,打发无聊时光。怎样限制刷屏时间,合理获取有关信息,引导孩子这段时间用好电子产品?

松江区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研训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宋美霞说,在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时,家长可以鼓励孩子选择优质资源,多思考、多质疑,帮助孩子提高信息的选择和思考能力。她建议家长在和孩子协商每日“屏幕时间”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有选择地接受电视节目和网络上所传达的观点和信息,关注那些能带来正确价值引导的内容,比如:了解现实社会的权威新闻类、教育类节目,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艺术类、体育类节目等,而不仅仅是沉迷于各种综艺、电视剧或网络游戏中。

网络上有些文章是对疫情发展毫无根据的揣测,当孩子看到这类贩卖焦虑的文章时,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交流,在尊重孩子表达的基础上,引导孩子认识到每个人认识都是有局限的,网络上的部分观点不够全面客观,对于这些内容,谨慎对待,而不是全盘接受别人的看法。对于庞杂的信息,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甄别,不要对所有观点都盲目接受,要提高警惕,理性认识,特别是以积极的思维看待“当下、过去和未来”;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当下”具体的事实和数据,比如有关疾病的治疗出院、排除疑似、医疗方法发展、新药研发等,避免过度不合理的担忧;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顾过去面对危机的成功经验,引导孩子看到人的能力和潜力;还可以和孩子探讨对“未来”的期待,以长远的视角和更广阔的角度去看待暂时发生的阶段性事件。

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与自我积极对话,通过心理暗示给予自己力量,比如“这只是一段很特殊的经历”“相信事情总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不能让焦虑和担心一直控制我”等。

【不过度依赖手机,家长以身作则】

“再玩手机,眼睛要瞎掉了……”一些家长难免训斥孩子。其实,部分孩子过度依赖电子产品,可能是受到家长的不良影响。如果家长自己也在不停地使用手机,刷新网络信息,或总是盯着电视无所事事,孩子也容易认为这种状态就是“生活常态”。

宋美霞认为,虽然疫情是突发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但任何事的中间总有契机。只要调整好,也可以成为一个好时机——和谐亲子关系的契机。家长首先应以身作则,限制自己的“屏幕时间”,以其他家庭活动取代电子产品的使用。如家庭亲子阅读就是很好的选择。有研究表明,同样是获取信息,报刊和书籍更有助于孩子充分思考和反思,更有利于孩子拓展视野、增长见识。

家长也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丰富假期生活。在这个时间相对充分的假期,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在有限的空间内,做好时间规划和家庭活动计划,包括体育运动、娱乐、游戏、家务、学习等,给孩子提供丰富的体验机会,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在家庭活动中,通过亲子活动,听听音乐,促进沟通,收获乐趣。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