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纵览 > 文章详情
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版)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上观 2020-01-16 02:50
摘要: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2020年1月15日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举行。应勇市长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一、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的决策部署,当好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以实干实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固稳的发展态势。一是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全市生产总值预计增长6%以上。在大规模减税降费总额超过2022亿元、影响地方收入增幅11个百分点的情况下,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0.8%。新增就业岗位58.9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预计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3%。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二是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53.5件。新能源产业产值增长15%,互联网业务收入增长30%以上。平均每个工作日新注册企业1476户、增长12%。三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部分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30%。四是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和9.3%,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8年快于城镇居民。五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下降,PM2.5年平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实施“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实现改革开放新作为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设立。落实国务院批准的总体方案,制定实施特殊支持政策。新片区新设企业4025家,签约重点项目168个、总投资821.9亿元。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顺利落地。受理205家企业上市申请,70家企业成功上市,筹资额达到824亿元。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面实施。启动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实现长三角医保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全覆盖。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圆满成功。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711.3亿美元,比首届增长23%。成功举办上海城市推介活动。

重点领域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启动实施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在全市实施“证照分离”改革。新设外资项目数量、合同外资金额、实到外资金额分别增长21.5%、7.1%和10.1%,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50家和20家。

(二)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四大品牌”,全力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六稳”工作扎实推进。强化招商稳商安商工作。工业投资增长11.3%、连续21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低效建设用地减量15.3平方公里。

“五个中心”功能全面提升。推出“沪伦通”、沪深300股指期权等金融创新产品,金融市场交易总额1933万亿元、增长17.5%。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14.5%,口岸贸易总额继续位居世界城市首位。浦东国际机场卫星厅投入使用,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330.3万标准箱、连续10年世界第一。推动在国家层面制定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上海方案”,超强超短激光、转化医学设施等大科学设施建成运营,中以创新园开园运营。

“四大品牌”建设加快推进。制定实施服务业扩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措施。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率先开展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试点。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程十发美术馆、上音歌剧院等文化设施。黄浦江游览游客年接待量突破500万人次。

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三)着力破解“老小旧远”等民生难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养老服务增量提质。新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83家和助餐场所217个。新建养老床位7202张,改建认知障碍照护床位1485张,改造农村薄弱养老机构89家。长期护理保险服务惠及49.3万老年人。

托幼服务加快发展。大力建设普惠安全、托幼一体的托育服务体系,新开办托育机构231个、幼儿园37所。开设小学生爱心暑托班556个。

旧区改造大力推进。完成55.3万平方米、2.9万户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完成1184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改造、104万平方米里弄房屋修缮保护,新增供应各类保障房6.3万套。新建和转化租赁房源10.1万套,新增代理经租房源12.8万套。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建成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推动1.28万户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完成涉及7万户的村庄改造和9万户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地产绿色农产品认证率超过20%。

就业和社会保障持续加强。完成100.7万人次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帮助8698名长期失业青年就业创业。新增206个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实施猪肉等农产品保供稳价措施,及时向低保人员等33万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稳步推进。编制实施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实现市级医院44项检验检查结果互联互通互认,全面取消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建成市民体育公园一期,新建改建健身步道112条、市民多功能运动场76片、益智健身苑点345个。

(四)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社会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打造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的城市

城市精细化管理成效持续显现。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启动建设城市运行管理平台系统。完成120.5公里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93.4%的街镇实现无违建创建。完成56个交通拥堵节点改造,实现258条公交线路到站信息实时预报。完成黄浦江45公里岸线的景观灯光提升改造。

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居民区分类达标率从15%提高到90%,全市平均每天分出的可回收物增长431.8%、湿垃圾增长88.8%、干垃圾减少17.5%、有害垃圾增长504.1%,垃圾填埋比例从41.4%下降到20%。

社会治理创新取得新进展。建立社区治理分类施策机制。构建应急管理工作新格局,完成15.8万户住宅的老旧燃气立管改造。

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完成3851台燃油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完成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1434个住宅小区雨污混接改造,劣V类水体占比从18%下降到7.8%。新建林地11.3万亩、绿地1321公顷、城市绿道210.1公里、立体绿化40.6万平方米。

(五)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改革取得新成效。实施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改革108项措施,企业办事环节和时间进一步压减,企业注销时间缩短三分之一以上,助力我国营商环境国际排名从46位进一步提升到31位。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现新突破。“一网通办”总门户接入事项达到2261个,线上办事651万件。“双减半”“双一百”年度任务超额完成,审批事项提交材料和办理时限分别平均减少52.9%和59.8%,全市通办事项和业务流程再造事项分别新增177个和105个。

政府作风持续改进。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解决一批基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形成一批制度性成果。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市政府系统全市性大会减少31%,规范性文件等压减30%,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减少81%,议事协调机构精简62%,论坛活动精简66%。厉行节约,市级部门一般性支出压减10%以上。

二、2020年主要任务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上海要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十一届市委八次全会部署,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实施三项新的重大战略任务,不断强化“四大功能”,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上年基本持平,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4%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4.8%左右和4.3%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推进三项新的重大战略任务。

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进一步发挥自贸试验区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临港新片区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和信息快捷联通政策加快落地,实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和全面风险管理制度,推进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建设,建设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推动自贸试验区其他片区深化制度创新、提升发展能级。

推动科创板持续发展,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深入实施“浦江之光”行动,支持和鼓励更多科创企业上市,加快打造服务全国科创企业的重要投融资平台。深入推进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和科技创新。

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大力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加快推进项目合作、平台共建和政策协同。帮助对口地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精心办好第三届进口博览会,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越办越好”长效机制。持续放大进口博览会溢出带动效应,加快建设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出口商品集散地。落实外商投资法。深化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合作。

(二)大力推进“五个中心”建设。

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加快建设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基本形成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加快建设全球资管中心,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基本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机构体系。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基本形成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金融生态环境。

基本建成在全球贸易投资网络中具有枢纽作用的国际贸易中心。加快形成进出口并举、内外贸并重的贸易发展新格局。打造国际消费城市和国际会展之都,加快形成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深化贸易体制改革,加快形成与高标准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

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启动建设浦东国际机场四期工程,基本建成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和亚太航空枢纽港。加快建设外高桥铁路进港专用线和大芦线等内河航道,基本形成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促进航运要素和功能性机构集聚,推动航运运价指数期货上市,基本形成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加快邮轮经济全产业链发展,建设国际一流的邮轮母港。

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制定实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化方案。加快组建国家实验室,加快形成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基础框架。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一批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功能型研发转化平台。加快形成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加快建设国际人才高地。完善居住证转户籍等人才引进政策,加快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人才集聚制度。促进人才柔性双向流动,加快形成更为顺畅的人才流动机制。探索开展跨专业新兴领域职称评价,推进技能人才多元评价,加快形成更加科学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

(三)着力稳增长优结构。

继续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深化落实投资促进政策,切实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大力培育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群。着力发展新兴服务业、高端服务业、精细服务业、特色服务业。继续提高城市经济密度,淘汰落后产能800项,低效建设用地减量15平方公里。继续推动整体转型区域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建设重要产业载体。

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推动达闼机器人等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实施200项企业技术改造示范项目。启动建设浦东综合交通枢纽。建成10号线二期、15号线、18号线部分区段共67公里轨道交通线。开工建设S4公路扩建等工程,加快建设S3公路、沿江通道、北横通道、沪通铁路上海段等重要基础设施。推进北外滩综合改造工程。实现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岸线的公共空间基本贯通开放。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推动会商文旅康体融合创新,进一步发展夜间经济。建设世界级商圈商街和海派特色街区。建设全球新品首发地,重振老字号品牌。

增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落实稳外贸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作用,继续培育外贸综合服务龙头企业。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进5G网络市域全覆盖,建成有线无线双千兆宽带城市。完善“城市大脑”架构,基本建成贯穿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大数据资源平台。实施智慧城市场景开放计划。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

(四)进一步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加快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深化城市运行管理平台系统建设,构建上下联通的市、区、街镇三级管理平台。持续推进街镇无违建创建。完成100公里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实施50个交通拥堵节点、11条道路积水点改造。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进一步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进一步为基层减负增能赋权。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开展第七次人口普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智慧公安,建立健全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长效机制,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上海。

筑牢城市安全防线。进一步压实安全责任,加强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安全治理。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五)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大力推动更高质量就业。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0万人次。继续筹办第四十六届世界技能大赛。

完善养老服务和社会保障。持续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新增综合为老服务中心50家、助餐场所200个、养老床位7000张,改建认知障碍照护床位2000张。深化长护险试点。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认真落实“菜篮子”市长、区长负责制,切实保障主副食品供应量足价稳、优质安全、便利惠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持续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完成55万平方米、2.8万户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新增供应各类保障房6万套。引导支持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新建和转化租赁房源10万套,新增代理经租房源8万套。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推进思政课改革。加强托幼一体化建设,新增普惠性托育点50个。深化中小学招生考试、质量评价等改革。开设小学生爱心暑托班600个。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规范教育培训机构发展。

实施健康上海行动。做实做优以家庭医生为基础的社区卫生服务。深入推进医保医药改革,深化检验检查结果互联互通互认,简化就医付费流程,进一步为群众减轻就医负担、改善就医体验。

(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完成28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推进1.27万户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完成涉及6万户的村庄改造和3.5万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持续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

大力发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增加地产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推动粮食优产,创建17个绿色田园示范基地,建设10万亩水稻绿色生产基地,新建9个绿叶菜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稳定市内外生猪生产规模。

持续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推进农村综合帮扶,切实增加生活困难农户收入。基本完成镇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七)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

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提升文化服务和产品质量。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加快建设世博文化公园等公共文化设施。做深做精黄浦江游览、建筑可阅读、看大戏游上海等文旅服务。

提升文艺创作影响力。支持重大题材文艺创作。加强文艺人才梯队建设。

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徐家汇体育公园、浦东专业足球场建设,新建改建健身步道100条、市民多功能运动场80片、益智健身苑点500个,进一步开放学校体育场馆。积极筹办2021年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

(八)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面完成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完成1900个住宅小区雨污混接改造,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全面完成第二轮金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

扩展绿色生态空间。大力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加快生态廊道建设,新建林地7万亩。新建绿地1200公顷、城市绿道200公里、立体绿化40万平方米。

三、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一)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

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探索“一企一证”“一业一证”,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持续减轻企业负担。加强企业服务和投资促进体系建设,切实做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化包容审慎监管,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强化跨部门联合监管,不断提高监管效能。

(二)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围绕数据惠民,加强公共数据治理。推动信息系统上云应迁尽迁、信息系统和业务专网应并尽并、公共数据应归尽归。对部门核发的材料和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一律免予提交相关纸质材料。健全公共数据分级分类开放制度。

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化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

围绕一体化办理,加快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深化总门户建设,强化市民主页和企业专属网页功能,新接入公共服务事项500个。新增全市通办事项100个。

(三)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

推进依法决策和规范执法。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实施公众参与程序规则。推进跨领域跨部门综合行政执法,强化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常态化管理。

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和政务公开,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四)进一步改进政府作风。

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各部门一般性财政支出一律压减10%以上,部门预备经费全部取消。确保社保、医保、教育等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确保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增强城市发展后劲的支出只增不减。率先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新体系。

严守纪律规矩。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坚决反对腐败。

从严管理公务员队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加强培养锻炼、激励支持和日常管理监督。

栏目主编:刘璐 文字编辑:周扬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