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村民“上楼”了,乡村会所改建“文化客堂间”,留住乡愁
分享至:
 (8)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熠 2020-01-18 19:44
摘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

闵行区梅富路601号,白墙黑瓦的集心村“文化客堂间”远看就像一座精致的农家小院。门口古色古香的信息栏里,负责人孙皓前两天刚用马克笔写下最新通知:“1月19日,13点30分,集心村,迎春联欢会。”联欢会地点就在簇新的客堂间里,沪剧、越剧、独唱……20多台节目全部由村民演出。“一有配送或文化活动,公告栏一写,人就满了,不用作其他宣传。”他的话没错。拐个弯出来,两位包着头巾的老太,手挽手散着步,方向就是文化客堂间。

为解决乡村文化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难题”,2016年起,闵行区利用当地现有的乡村“会所”,将之改建为“文化客堂间”,既开辟村史乡情、风土民俗展示区域,也引入沪剧、滑稽戏等文化活动。截至去年8月,已建成开放25家,总面积达9394平方米。


闵行区文化客堂间外观

满是“乡愁”的“客堂间”

“村民都‘上楼’了,文化客堂间就成了大家的乡愁所在。”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孙皓是集心村文化客堂间负责人,他口中的“上楼”,指的是村民现如今的居住地从原本的农村民宅变成了公寓楼。

村民们翻开老照片,指着旧地图,回忆“刘家塘”“翁板桥”“老宅里”“姜家巷”等老地名所代表的含义。“2017年,集心村文化客堂间作为闵行较早一批客堂间建成开放,为的就是留住村民的乡愁。”孙皓说。

集心村文化客堂间由村里的老食堂改建,原先是举办红白喜事的乡村会所,后来逐渐被用作仓库。推开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新中式”建筑,雕花门窗古朴雅致。


环境优美的文化客堂间

客堂间里边,处处洋溢着乡土人情的气息。白墙上,悬挂着一幅幅集心村的老照片。其中有一幅,澄澈的池塘、临湖的亭子与农家低矮的围墙,构成优美的风景画。孙皓请人把图片放大,转化成水墨风格后,直接用作客堂间的背景墙。仔细琢磨其他照片,有的记录集心村大事件,有的展示老地图,有的是文化名人的照片,环顾四周,俨然是小型的“村史展”。

客堂间里还有一个小展厅,专门展示农家用具,有用于婴儿取暖的“立藤”,用于盛放粮食的“申斗”,用于照明的“马灯”,有名望的人家用来送饭的“木罩篮”等,都是现如今都市中难得一见的生活用具。“它们都是集心村3组、15组、16组等村民捐赠的,保存完好。”孙皓说,文化客堂间的运行秘诀之一是“自治”,展示品从村民中来,同时为村民寻回回忆。

文化客堂间最引人注目的要属“修齐讲堂”,讲堂取“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之意,配置了桌椅、投影仪、茶座等,可容纳300多人。既可用于名人讲座,也是家门口的演出舞台,市区两级配送的沪剧、村民自发的演出节目,都在这里举办。“过去一年,客堂间举办了70多场活动。”孙皓发现,登台演出的沪剧、滑稽戏、京剧、二人转里,村民最爱沪剧,“后来配送演出都以沪剧为主,每每有演出,一传十十传百,场场爆满。”


文化客堂间里的文化活动

“乡土文化”开花结果

乡村是都市人“记得住乡愁”的心灵归处。在上海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百姓家门口的文化客堂间,既是公共文化服务直达的“驿站”,也是“百姓民星”登台亮相反哺村民的舞台。“输血不如造血,在送文化下乡的同时,以客堂间为载体,我们更重视就地取材、激活存量,培育本地文化能人,促成乡土文化开花结果。”闵行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集心村所在的梅陇镇而言,就有行西村文化客堂间、曹中村文化客堂间、许泾村文化客堂间等,各有特色。其中,行西村文化客堂间有浓郁的田园气息,庭院里放置着风车、石磨等农家工具,墙上悬挂着一组组老照片;曹中村文化客堂间通过挖掘村史、乡情故事等,制作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展板和窗花,再现了当地元宵节包汤团、端午节裹粽子等民风民俗;许泾村文化客堂间里设置了村民讲吧、村民舞台等,同样颇具人气。


拔河比赛人气十足

滑稽戏名家王汝刚曾应邀作客行西村文化客堂间,他在文章里回忆起这段经历:“村民们不分老幼围坐在八仙桌旁,谈笑风生,畅所欲言,其乐融融……村民在讲述故事时,不用提醒,工作人员就会及时记录下来,提升为百姓口述历史。”身为滑稽戏演员,他尤为关注乡谚俗语,这恰好能在客堂间里寻得。“金乡邻,银亲眷。面筋裹馄饨,一块土浪人。最近发掘的乡谚俗语,更换张贴在标语牌上。看着这些言简意赅的好词句,我很感动。”

在集心村,文化客堂间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自家的后花园”。有了这个舞台,村里的“草根明星”金向华自发带头组建了集心沪剧队,每周五下午,雷打不动排练。“我姐姐从小就喜欢唱沪剧,耳濡目染下,我也从小听,听了就会唱,一直唱到现在。”他说。

写完公告栏通知,孙皓又忙着为迎春联欢会排节目单。他向记者展示了一份手写的节目表,集心沪剧队将演出《江南雨》《人盼成双月盼圆》等经典选段。“就像正在展示的农村生产生活用具一样,演出者、剧目也都是村民自己来。”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题图来源:闵行区文旅局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