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暖新闻】这位生活简单清贫的“邻家阿婆”,为啥“出手阔绰”捐赠了80万元
分享至:
 (2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唐烨 沈斯亮 2019-12-22 12:43
摘要:“黄浦·玛多爱心教育基金”成立,孙瑞英夫妇的爱心助学梦在此启动,它造福了玛多的莘莘学子,在他们实现人生梦想的道路上给予了无私和温馨的助力。

今年93岁的她,身高1米60,瘦瘦小小,梳着一头银白色的齐耳短发,戴着老花镜片,说话轻声细语。衣着朴素的她,就像一位“邻家阿婆”。平凡的外表下,她却有着不平凡的故事: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她是一位奋战在敌人眼皮底下的地下党人;在和平年代,她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工作,一丝不苟;在退休后,她对自己省吃俭用,在助人捐赠时经常“出手阔绰”,为了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上学,她与老伴一下捐出了80万元积蓄。

她叫孙瑞英,黄浦区离休干部。孙瑞英多次被评为全国和市区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10年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2015年入选中国好人榜,在黄浦区第24届“蓝天下的至爱”慈善活动中荣获“黄浦之星”光荣称号。入党那么多年来,她一直坚守着最初的誓言,用一生诠释“不忘初心,书写大爱人生”。


瞬间一:初心与热血

2015年9月3日,北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在接受党和人民检阅的50个阅兵方队中,有两个方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平均年龄90岁的抗战老同志方队。孙瑞英作为抗战支前模范代表,乘坐受阅车辆缓缓经过天安门广场。走过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在这样一个纪念胜利的时刻,她的感觉无比光荣和激动。

后车戴墨镜的老人就是孙瑞英。

1945年,尚在南洋中学读书的孙瑞英,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记得,家乡沦陷的日子里,每天都要经过一座桥,日本兵就站在桥的中心,经过的中国人要向他们鞠躬,十几岁的她就曾经亲眼见到有人因为不鞠躬而被射杀,小小的心里埋下了深深的仇恨。“那一刻我明白了,什么叫‘不自由毋宁死’。”

苦楚和忧愁无以排解,遍寻出路而不得。升入南洋中学后短短一个学期,就有一个高一的女党员主动联系孙瑞英。孙瑞英后来问她:“你那个时候为什么会来找我?”她说:“谁家的女小孩会站在走廊里看报纸(进步刊物)?”后来,这个女党员给孙瑞英看了很多进步书籍,如《二万五千里长征》等。

那一本本书籍,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怀揣着一颗爱国救亡之心的孙瑞英,经过苦苦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光明大道: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在面向鲜红党旗,举起右手宣誓的那一刻,她下决心要用一生践行理想,为实现党的最终目标奋斗到底。

孙瑞英(前排左二)跟南洋中学同学们共同庆祝抗战胜利。

在上海这个大都市里,反抗与斗争虽然看不到炮火纷飞和刀光剑影,但是白色恐怖下马路上刺耳的警笛声,呼啸而来的“飞行堡垒”,遍布四周露出鹰眼的特务也让人不寒而栗。在这样险恶环境中从事地下革命斗争,随时都有被捕的危险。孙瑞英却义无反顾投身其中,根据地下党上级指示,深入到学生中间,宣传党的理想、目标,组织学习党的文件,物色和培养骨干力量,不断壮大支持和同情革命的队伍。她至今还记得,在欢庆胜利的礼炮声中,和地下党的同志们一起,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回忆起那段热血青春,孙瑞英动情地说:“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没有自由和尊严,在那种恨不得死的环境下,找到了光明的出路。从此,走上了爱国救亡的道路。个人的命运是跟党的、国家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的——只有民族解放了,个人才有出路。”


瞬间二:牵挂与执着

2017年12月8日,黄浦区老干部局四楼会议室,玛多县委一行为孙瑞英、孙增闳夫妇献上了代表美好祝愿的洁白哈达,用少数民族独特的方式,感谢夫妇二人定向捐款80万元支援当地教育的善举。

当年9月,孙瑞英就以夫妇二人的名义致信黄浦区老干部局,信中写道:“党中央对脱贫攻坚的牵挂,也牵动了我们的心。年老未曾忘初心,我们商量之后作出了一个决定,把原来准备以后做的事提前做,对深度贫困地区奉上一份爱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小康梦尽一份力量。奉上人民币80万,请以两位离休老党员的名义捐给青海省玛多县作助学帮困之用。”

这份爱心因为一个“奉”字充满了对生命的敬意,这份初心因为一个“老”字更显其人格的光辉。国庆节前一天,两位老人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到银行办理了80万元转账青海玛多。“黄浦·玛多爱心教育基金”成立,孙瑞英夫妇的爱心助学梦在此启动,它造福了玛多的莘莘学子,在他们实现人生梦想的道路上给予了无私和温馨的助力。

家中珍藏的旧影。

这次爱心善举,孙瑞英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有着长期的思想基础和内心积淀。区委老干部局每年都组织老干部以党支部的名义开展助学活动,每个同志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而孙瑞英总是再额外捐出5000到20000元用于捐资助学。建党90周年之际,孙瑞英以“特殊党费”名义捐出10万元;她90周岁生日时,她又捐款5万元资助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每当国家遭到重大灾害,她总是第一时间在社区捐款,表达爱心。区委老干部局经常会收到孙瑞英所在社区的反馈信息,赞扬孙瑞英为社区所作的贡献。她几乎捐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

与动辄上万“出手阔绰”的捐款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孙瑞英简单清贫的生活。孙瑞英的家,在一栋建于上世纪初的老建筑三楼,推开她家厚重的红色木门,两把已经被磨得“包浆”的藤制圈椅、一个电热油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组合家具,大量书籍将两个四层玻璃柜塞得满满当当,一架乌黑锃亮的立式钢琴靠墙摆放。在这个节俭朴素的会客室里,孙瑞英微笑着说:“钱,只要吃住够用就行,子女都过得很好,我要这么多钱都不知道怎么处理。看到社会上有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我只是选了一种最容易的方式去帮助他们。”


瞬间三:誓言与关爱

2019年5月4日,新建成的渔阳里广场,“在共青团的发源地•做光荣的共青团员”——黄浦共青团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暨建团97周年主题团日活动在这里举行。93岁的孙瑞英带领一群18岁青年进行成人宣誓。她不紧不慢,笃定而沉着的步伐为会场平添了一份庄重:“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将遵守宪法和法律,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正确行使权利, 忠实履行义务, 弘扬社会道德, 爱国、励志、求真、力行, 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好青年, 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铿锵有力的誓词回荡在广场上空,也深深铭刻在现场每一个18岁少年的记忆里。

新中国成立后,孙瑞英长期从事青年工作,她先后担任共青团上海市委组织部副科长、纪律检查科副科长、科长、共青团静安新成区委书记、共青团上海市委青工部部长、常委等工作。在那个火红的年代里,孙瑞英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她虽然也是青春年华、风华正茂,但已经是个“老革命”了,她熟悉青年,了解青年,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

后来,孙瑞英担任原南市区委副书记,文教工作是她分管领域之一。曾经在原南市区委办公室工作过的董海蛟同志回忆:孙瑞英对自己分管工作总是亲力亲为,为了掌握基层实际情况,她深入第一线,沉入到学校,经常不声不响地走进教室,坐在最后一排,听老师上课,边听边记,从中挖掘先进典型和寻找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用来指导面上的工作。

离休后,孙瑞英还长期担任黄浦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孙瑞英干得很欢,在她眼里,关心下一代是老一辈的责任,老一辈打下的江山就是需要年轻人去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需要年轻一代发扬光大。不管是演讲、报告,还是撰文交流,孙瑞英都倾情付出。她身上特有的人格魅力让人折服,给了青少年很多启示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出生在穷苦人家,是党引领着我,一步步把我这个穷孩子培养成党的干部,恩情无以为报,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孙瑞英寄语年轻同志:“爱党爱国,矢志不渝”,这八个铿锵有力的大字,既是她几十年的初心和理想,也是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和嘱咐。

栏目主编:栾吟之 文字编辑:栾吟之
本文图片由黄浦区老干部局提供
题图说明:多玛县委工作人员来慰问老人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