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曾经的上海公交车厢内,一平方米要塞下24只脚
分享至:
 (36)
 (7)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沈轶伦 2019-12-12 10:47
摘要:车厢内变得更宽敞、舒适、干净,曾经要满头大汗才能从拥挤乘客中间挤过去的乘务员,也有了更为舒适的工作环境。1平方米要挤下24只脚的画面消失了,但到了这一刻,乘务员岗位本身也开始消失。

49路公交车开到茂名北路站,按照当时的规定,是两位乘务员交接岗的时候。但正在车上的乘务员马卫星没法下车。站点上等候上岗的乘务员也上不来。车厢里太拥挤了。

这是1992年,16岁的马卫星刚刚到49路公交车担任乘务员时的情景。根据当时的统计,上海公交车车厢内平均1平方米要塞下16只脚。高峰时期,甚至要达到20只到24只脚。几乎每个人都是踮起脚尖站着。每一次靠站、每一次上下车,都是一场搏斗。当时还催生出了一种新的职业——在公交车靠站后,站在车厢外,用尽全力将要上车的人推压进车厢,好让车门艰难地关闭。谁若经历过当时在上海挤公交车的经历,终身都不会忘记那种令人窒息的紧张感。

20世纪80年代在上海坐公交车的场景(陆杰 摄)

在这样拥挤的环境里,做一名公交车乘务员真是面临身心挑战。除了车厢里的拥挤不堪,当时上海的道路条件也堪忧。根据1988年的一项统计,当时上海市区能通行机动车的道路只有400条,其中有368条已经达到饱和状态。车外的道路堵塞,车厢内拥挤难忍,两边夹击之下,大家火气上升。乘客之间、乘客和司售人员之间,矛盾常常一触即发。

但重重矛盾爆发之际,也是变革发生的开始。就在马卫星一次又一次艰难挤进挤出乘务员座位,用自己的服务调节车厢内氛围的同时,上海在变——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量单车厢改良型无轨电车开始替代之前笨重的铰链式电车,内环开始通车,轨交开始建设,车流变得畅通,车厢内变得宽松。马卫星从49路公交车车厢望向窗外,每一天都能看到新的风景。


标兵车穿越上海历史


上海市方志办的资料显示:上海解放初期,为调整线路布局,发展南北交通直达线,加强上海西区与中心城区的通勤线路,1956年之后,相继开辟了41、42、45、49路等线路。1964年,上海公交系统从捷克进口斯柯达(SKODA)706RTO型柴油客车,配备49路,一直使用至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49路设立“为您服务”咨询台,车队曾荣获过“全国工人先锋号”等称号,几十年来都是上海公交系统中的标兵。

目前,49路的上行线有20个站点,下行线有18个站点。从汉口路、江西中路站到上海体育馆站,穿越的正是申城核心区域。沿路打卡外滩风貌保护区、福州路文化一条街、人民广场、威海路,经过民立中学老楼、原大中里地块,以及静安别墅、太阳公寓、上海报业集团大楼、上海展览中心等知名建筑。

拐入常熟路后,49路进入衡复风貌保护区。在梧桐的掩映下,49路途经巨鹿路、安福路、长乐路、延庆路、五原路,一路周边都有老洋房、精致小店和各种充满传奇往事的历史保护建筑。跨过肇嘉浜路向南,49路就进入了医院密集区,包括中山医院、儿科医院、肿瘤医院、龙华医院等。这也意味着,乘坐49路的乘客中,有许多是要去就诊的病人或者行动不便者,需要乘务员格外地关照。

公交车行驶在车道上,并不进入任何一幢路边的建筑,但是上上下下公交车的人,将那些建筑里的气息和建筑里发生的故事带入车厢。

曾令多少小朋友觊觎过的乘务员“法宝”

马卫星在工作


车厢是流动的风景


马卫星有她自己钟爱的风景。

在她刚刚参加工作后不久,在人民广场西北角,上海开始兴建大剧院。1994年10月1日,上海大剧院打下第一根桩,1995年7月17日,上海大剧院破土动工,1998年8月27日,上海大剧院开业。自此,马卫星留意到,每当傍晚来临,车厢里就会出现一些穿着正式、举止文雅的乘客。他们有时会咨询马卫星在哪一站下车距离上海大剧院步行距离更近,由此乘务员也知道,他们带着朝圣的心情,是这一晚要去欣赏演出的观众。

也是在1998年,12月30日,49路途经的福州路上,上海书城开幕。此后马卫星在服务时,常常遇到父母带着孩子一起购书后上车的情景,也常常回答人们“哪一站到书城”的问题。她自己下班后,有时也会散步到书城来选书购物。

作为上海女孩,马卫星也留意另一条街上的变化。当49路转入常熟路站时,经常有提着大包小包的时髦女孩上车。一旦落座,她们必定会兴奋地交流刚刚挑选的衣服和砍价的得失。马卫星知道,她们肯定刚刚在华亭路服装市场“大战一场”。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华亭路以其靠近淮海路和静安寺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快捷的市场反应,一度成为上海个体服装市场的标杆和流行风向标。当时这个市场内,全是简易的帐篷和小货摊,却受到了上海乃至在沪外籍人士的青睐。马卫星也在这个时候,开始留意加强英语会话水平,好和频频出现在车厢里的老外对话指路。


车内车外的变化


另一种变化,发生在车辆本身。

1996年1月1日起,上海公交取消月票,包括市区月票和专线月票、本式月票、隧道月票,统一使用普票。市区一般线路的票价为每张0.5元,长距离线路、隧道线路及小区专线,仍按当时价格执行。通过票制改革,取消使用几十年的公交月票,打破长期以来企业吃“大锅饭”的局面,为计算客流、结算票款奠定必要的基础,也为企业实行独立核算,并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中开展适度竞争创造了条件。

20世纪90年代初,一辆92路大篷车(SK6152型)抛锚,乘客纷纷下车帮助推行。对于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乘客来说,当时的场景一定还历历在目。比较标准的程序是:驾驶员师傅先是沮丧地抱怨一下“抛特了,抛特了....."然后,售票员会发起号召“来来来,大家一道帮帮忙,特别是男同志!”。超负荷运转的车辆和司售人员,基本都能得到乘客充分的理解(陆杰 摄)

1985年拍摄的徐家汇公交站点(现今六百正门位置)。图中可见单车厢的SK641和铰链式SK661两种型号公交。而单车厢往往会承担“调头车”任务(陆杰 摄)

曾经见证过巨龙车、黄海车的马卫星,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见证了49路车开始使用进口VOLVO大型铰链式公交车。此后,空调设备出现。1999年的最后一天,马卫星记得,街道上的商店通宵营业,公交车辆也通宵行驶。整个城市都在狂欢。而新世纪的到来,也的确加速改变着城市曾经的一切。2000年,上海与瑞典合资的申沃客车有限公司成立,申沃车、新能源车、油电混合车轻便而环保地行驶在路上。车厢内变得更宽敞、舒适、干净,曾经要满头大汗才能从拥挤的乘客中间挤过去的乘务员,也有了更为舒适的工作环境。1平方米要挤下24只脚的画面消失了,但到了这一刻,乘务员岗位本身也开始消失。

随着公交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大量无人售票公交车投入运营,上海市民曾经熟悉的公交车乘务员的身影也开始成为昨日的风景。过去,作为标兵车上的服务明星,马卫星有自己的“熟客”,那些乘坐49路车去医院看病的老人、住在东安新村到市中心上班的机关工作人员、去书城买书的读书人、大剧院的工作人员常来常往,大家都已经面熟,互相看到也会打招呼。但现在,这样的互动在车厢内也成为昨日的风景。

不知多少“70后”和“80后”的上海小孩,都曾有过这样的记忆:因为当时的公交车太过拥挤,因此家长会抱着他们尽量挤到乘务员的位子边上,把小孩的屁股揿在乘务员专属的卖票台子上,当作一个座位,好减轻一些辛苦。好心的乘务员知道乘客的需求,有时还会拿出特意准备的坐垫,让孩子在台子上坐得更舒服一些。不知多少“70后”和“80后”的小孩,由此有机会近距离端详过乘务员的工作:一面红色的写着“慢”字的小旗子,在汽车进站时伸到窗外提醒非机动车驾驶员和行人当心;一把打洞钳在车票上打洞;一盘票夹;一盘零钱。每一样都显得神奇又有趣。在工作空余时,乘务员会和孩子打趣:“不要坐到香蕉位子上哦,要掉下车的。”而孩子们纷纷立志,将来“要做卖票员”。

马卫星想,这些小屁股挨着卖票员台子坐过的孩子,那些立志要成为售票员的孩子,现在也都到结婚生子的年龄了吧。


马卫星,1976年出生于上海,全国劳模。原上海巴士二汽49路公交车售票员。

图片编辑:曹立媛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7)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