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刘海粟为何一生钟情画黄山
分享至:
 (10)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俊珺 2019-12-07 11:30
摘要:“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黄山是我友。”

从1918年至1988年,画家刘海粟十上黄山,从“昔日黄山是我师”,到“今日黄山是我友”,黄山见证了刘海粟波澜壮阔的艺术人生。

刘海粟为何一生钟情黄山?看完正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的“十上黄山绝顶人———馆藏刘海粟黄山精品研究展”,或许会有答案。

中西融合

1912年,年仅17岁的刘海粟与画友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美术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即上海美专的前身,成为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 

年轻时,刘海粟就重视写生,倡导学校开设写生课。在今人看来,写生并不稀奇,但中国绘画自古就重视临摹。在上世纪之初,少有人提倡对景写生。

1918年,刘海粟首上黄山写生,可惜并无画作存世。上世纪20年代,他第二次登临黄山,也并未留下画作。1935年,刘海粟从日本归国。在日本接触到欧洲绘画后,他开始于创作中尝试印象派的技法。他三次登上黄山,留下了一批珍贵的作品,如油画《黄山》、国画《古松图》《朱松》《孤松》。

1954年秋,刘海粟第六次登临黄山,在散花坞和玉屏楼住了三个多月。他从不同角度,把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飞瀑、泉潭收入笔下。他一手拿国画笔、一手拿油画笔,将中西绘画互相渗透,融会贯通。

在《黄山西海门图卷》中,能够明显地感觉到他的“融合”实验。他采用了传统中国画干湿笔并用的方法,但又有油画的笔触,体现了印象派的光影效果。刘海粟曾在《黄山谈艺录》中说:“如果当时没有进行这样的尝试,就不会有80年代后大泼墨和大泼彩的出现。”

刘海粟美术馆馆长阮竣告诉记者:“海老画黄山画了70年,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艺术之路的变迁:从早年中画、西画的泾渭分明,到中期中西融合的实验,晚年他虽然将两者分开画,但他的中国画已经充分吸收了油画的技法、用色和构图,而他的油画又呈现出东方哲学的韵味。”

《黄山天门坎风云》

动之以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刘海粟两次中风。他以惊人的速度康复,并埋头作画、写字,苦练基本功,反复思考如何闯出新路。他凭着早年六上黄山所积累的素材忆写黄山。泼墨、泼彩的新技法,正是在那段艰苦岁月里探求磨炼出来的。

 1961年,刘海粟创作了油画《黄山天门坎风云》,这幅画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力量感。红、绿两种对比鲜明的颜色自然舒畅地结合在一起,在蓝色天空与火红山峰的对应下,仿佛可见太极图案的走势。

刘海粟曾经这样讲述《黄山天门坎风云》的创作:“我用‘离形得似’的手法,以虚的云流来传神,来说明生命里微妙得难以描绘模拟的真实感,不追求表面的光滑圆满,而突出蓬勃向上的壮伟气息。”石涛《画语录》中“动之以旋”四个字对他处理这幅画颇有启示,整幅画“每块平面、每条线都是必要的‘句子’,使松树呼呼有声,看过之后,能常常往来于心中,希望使人先感到宁静肃穆,继而奋发,产生热爱祖国山川的情操。”

1976年的《黄海一线天奇观》,是刘海粟泼墨泼彩的代表作,那份“笔所未到气已吞”的境界与黄山的气韵相得益彰。泼墨和泼彩的妙相契合,不仅显示了他的魄力和胆识,更为当代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范例。

《黄海一线天奇观》

不息变动

上世纪80年代,“写遍晴峦我始还”的刘海粟四次登临黄山,他夜以继日,对景挥毫,和自然较量,和自己较量。刘海粟的女儿、画家刘蟾说:“尽管父亲当时年事已高,但他一上黄山就热血沸腾,笔停不下来。”

《桃花溪》作于刘海粟七上黄山之际,在款识中自称“年方八五”的海老以泼墨法意写溪水之湍。表现水势向来是绘画中的难题,刘海粟巧妙地运用了水泼法,浓厚的墨色不但表现了水之形,更有水之势。其间还以赭石绘就溪石加以点缀,水之汹涌呼之欲出。

刘海粟对文人画曾进行过深入研究,直到晚年仍然热情不减。当时,清初“四王”的绘画广受抨击,他却能够辩证地取其精华,将王原祁如飞如动的中锋用笔加以改造利用,创造了长线大皴与渲染之法综合的国画写生方法,这种方法在《桃花溪》中得以充分体现。

《雷瀑奔腾图》是刘海粟九上黄山期间的佳作之一。他借此作品遥思石涛凝重幽深的画风,对前人致以敬意。在《黄山谈艺录》中他曾言:“艺术表现应该像蚕吃桑叶,吐出来是丝。要画山则灵之,要画水则动之,得笔墨之会,能絪缊之兮。”

 

《雷瀑奔腾图》

在《黄山桃源宾馆》中,他以细笔写宾馆主体,四周泼墨写群山绿映,宾馆如世外桃源一般出落于仙境之中。落款中的第一句写道:“似董非董,似米非米。”这句话出自《石涛画语录》:“似董非董,似米非米,雨过秋山,光生如洗。今人古人,谁师谁体?但出但入,凭翻笔底。”刘海粟借石涛之语,表现他超越古人之心,他想画出自己眼中的对象,同时也表现心中的对象。

1988年,“年方九三”的刘海粟开启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黄山之旅,登上了其个人艺术的“天都峰”。十上黄山的他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作画不辍:“我爱黄山,画天都峰都画了好多年,它变之又变,一天变几十次,无穷的变化……我每次来,每次都有新的认识,有画不完的画。”

刘海粟为何一生钟情于黄山?正如他自己所言:“我的黄山画中有许多自己的影子,具体而言一是豁达、豪迈的品格契合,二是天真烂漫的情怀寄托,三是不息变动和创新精神的应和。”“不息的变动”是刘海粟早年在上海美专时期就留下的名言。这句话后来也成为他曾出任院长的南京艺术学院校训中的一句。

刘海粟一生十上黄山,留下的作品有小景,也有大画;有油画,也有国画。他用泼墨、泼彩、白描等诸多手法来表现黄山的奇幻景色,用不同的艺术语言追求他心中的黄山。从依形写真,到任心创造,从“搜尽奇峰打草稿”到暮年的雄视千古、气吞乾坤,在他的黄山作品中可以窥见一个大时代的亲历者于中西艺术兼容并包的海纳胸襟。

延伸阅读

这些画家为何都爱画黄山

黄山自古就是画家们的“山水库”。石涛被张大千誉为“得黄山之神”。

而无山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无奇不有的黄山也深深吸引着张大千,成为纵贯其一生的绘画主题。他在对黄山奇特风景的探寻和描绘过程中,走出传统,破格自立。晚年的张大千曾对友人说:黄山风景,移步换形,变化很多。别的名山,都只有四五景可作,黄山前后海数百里方圆,无一步不佳。

1936年后,张大千再也没有去过黄山,但他的心中“每忆天都均欲去”。为解相思之苦,他一气呵成12幅《黄山山水册页》,还篆刻了一方图章“别时容易”。

如果把张大千的画比作糖水,那么黄宾虹的画就是茶水,而且是浓茶、苦茶。黄宾虹一生九上黄山,他观察山体非常细致,不但在白天看山,还在夜里看山;晴天看,刮风下雨也看,自称是“黄山山中人”。 

黄宾虹《黄山汤口》

黄宾虹将积墨、水墨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使其画面呈现出前无古人的黑。他用笔墨的实验和不断探索,寻求中国画的突破。1952年,89岁的黄宾虹患白内障,几乎失明的他画下了一幅《黄山写景》。“年底开始,右目近乎失明,左目视物影影绰绰。当此之际,作画犹孜孜不倦,画面呈现一派前所未有的灵光,一点一横均臻天真烂漫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神明之境。”92岁时,他将自己一生对黄山的眷恋融入《黄山汤口》中。

《黄山西海》周碧初 布面油画  1983   

周碧初是中国现代油画的拓荒者之一,也钟情于黄山。年轻时,周碧初画《黄山之云》,用笔与绘画造型都较为西化。50年后再画黄山,在《黄山西海》中,他把西方的绘画技巧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画中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意蕴。

栏目主编:龚丹韵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