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品牌 > 一起来 > 文章详情
乐业上海,赋能青年职场启航
分享至:
 (177)
 (98)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银龙 孙红曼 2019-12-03 17:41
摘要:三年来,“乐业上海”在实现赋能企业、赋能个人、赋能社会、赋能自我的过程中,乐业服务的聚合力量日益壮大,逐步成为一支稳定就业的强大风帆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16年5月,红色的“乐业上海”LOGO在浦江外滩亮起,一个全新的公共就业服务品牌在上海闪亮登场。三年来,“乐业上海”在实现赋能企业、赋能个人、赋能社会、赋能自我的过程中,乐业服务的聚合力量日益壮大,逐步成为一支稳定就业的强大风帆。

三年来,“乐业上海”充分发挥了公共就业服务的托底功能,为就业困难人员支起了一张“安心、放心”的就业保障网。“乐业上海”通过实施“青年就业启航计划”,连年完成市政府“帮助8000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实事项目,三年间,累积数万长期失业青年受惠启航,逆袭职场。各区人社局注重加强对本区失业青年群体的调查排摸,收集长期失业青年的就业条件、就业意愿等信息,针对重点服务对象的不同情况和需求,制定、实施一人一表的“就业服务台账”。通过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工作机制,强化帮扶责任,确保就业困难人员“出现一个、认定一个、援助一个、稳定一个”。在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中,鼓励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帮助大龄失业人员灵活就业。同时,“乐业上海”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精准扶贫,推出“造血式”扶贫模式。

三年来,“乐业上海”顺应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求职者推出了“贴心、耐心”的精细化就业服务模式。“乐业上海”关注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不断整合资源,强化市区联动。充分发挥首席职业指导师的带动作用,开展职业指导师大赛等各种针对性的项目,锤炼出了一支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师队伍。目前,本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共有150余位职业指导师,22位国家星级职业指导师,35位首席职业指导师奋斗在职业指导一线岗位。对外,面向社会引入社会力量作为服务补充,组建了上海市就业服务专家志愿团,遍布全市16个区的379位就业服务专家,为帮助每一位求职者在上海实现“乐业”而努力。同时,人社部门优化就业见习政策,为企业搭建起可靠的人才储备机制,实岗带教模式不仅提升了求职者的就业竞争力,也让企业能够更直接地观察、锁定与之匹配的人才。截止2019年10月,全市共发展698家见习基地,2019年1-10月全市1.33万人参与就业见习。各区公共就业服务部门,还不断创新服务举措,提升上海精细化就业服务能级。徐汇区的乐业起点、杨浦区的乐业空间、浦东新区的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宝山区的助飞工作室等,都在探索打造全域服务,构建一体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同时,诸如我型我秀职场挑战赛、青年职业体验日、就业训练工厂、职立方、青年助业直通车等新型就业服务项目也频频推出,不断围绕服务对象求职短板,多管齐下,让求职之路更加顺畅,让求职者更加自信。三年间,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各类服务对象提供职业指导服务超10万人次。

 三年来,“乐业上海”运用互联网+思维,线上、线下互通,建立了一套“省心、称心”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线上”依托“上海公共招聘”和“乐业上海”微信公众号这“一网一号”,定期发布就业政策、招聘会预告、面试会安排、重点企业介绍、就业服务指南、职场故事等就业信息,打造了一个快捷的、方便的、能够把政府公共就业政策和服务送到求职者手中的平台。与此同时,深挖人社系统的社保、用工登记大数据,在2016年4月推出第一期《乐业报告》以来,至今已推出近30篇,通过真实的就业数据,客观地说明社会问题,帮助市民更清晰地做出选择。“线下”依托就业指导专家志愿团和职业指导师队伍这“一团一队”,推进精细化、陪伴式就业指导帮扶服务,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积极开展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楼宇等专项活动,提升就业指导服务实效。

 秉承“快乐工作、美好生活”的理念,“乐业上海”这一公共就业服务品牌,日渐深入人心。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它将让求职者更多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获得更多助力,在职场扬帆起航。

基层职业指导:操心社区未就业青年的工作大事

在街道、社区,长期未就业青年们总因找不到工作、不清楚找什么工作而困惑。针对社区里找不到工作的青年人群,社区里活跃着一批职业指导工作者,他们如同社区的HR经理,联系就业人员、提供岗位、组织培训……操心着社区内未就业的青、中年人群的工作大事。

今年34岁的小冯,是华泾镇社区工作者事务所的一名社会工作者。

原先,他是一名游戏软件开发师,已经有近10年的编程工作经历。伴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和成长,常年“996”的工作模式,让小冯感到身体不堪重负,为了健康和家庭,他决定换份作息规律的工作。

但是辞职之后,寻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方面年龄使得他在其他行业内与年轻人竞争优势不明显,而继续在IT行业又会重新进入“996”的重压工作模式,因此半年过去了,他仍是失业状态。

后来他去寻求了居委里就业援助员的帮助,就业援助员对他的事情非常上心,于是将他推荐到了徐汇区就业促进中心青年乐业起点。这是一个综合性、多元化的青年就业服务场所,专业的职业指导师对小冯进行了职业指导。通过交谈后,针对他年龄、职业选择、面试技巧及心理调适的短板区,对症下药,推荐他参与青年乐业起点中的“就业训练工厂”。 “就业训练工厂”完全按照公司的作息时间运作,求职者不用面家人焦急的目光,可以完全放平心态找工作。

经过了两个多月的系统训练,小冯对自己应聘新岗位越来越有了信心,经过他的努力,小冯收到了多家公司的OFFER,但他最终怀着挑战自我,回馈社会的信念,选择了社区管理员的岗位,成为了一名社会工作者。并且在实际工作里,小冯也承担起了社区就业服务的工作任务。

在社区从事就业服务的日子里,小冯形成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他说,职业指导要因人而异,去引导并给予一个适合求职者的规划;另外就是教他们一些面试技巧,应对一些突发状况。

对于一些急着找工作的群体,他经常提供一些就业信息,并根据求职者自身的情况进行就业分析。对于那些身体确实有缺陷的群体和眼高手低的群体,小冯会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

小冯从受人帮助,到成为社会工作者帮助他人,职业指导师在他的职业转型中产生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青年就业见习:以见习促进就业的“三赢”之举

青年就业,与原来的“4050”大龄失业人员区别很大。他们生活压力没有那么大,就业不只为找份工作,而是要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就像谈恋爱,以前招工像先结婚再谈,现在企业招工也要先恋爱再结婚。基于这一理念,上海人社部门推出了青年就业见习计划,让缺乏工作经验的青年大学生、失业青年到实际岗位锻炼一段时间,提升青年的岗位实践能力和职场适应能力。

这是一项“三赢”的计划:企业有了人才储备,青年解决了自己最为薄弱的学用结合的问题,政府也缓解了青年就业工作的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能够加入青年就业见习计划的企业,大部分是符合上海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岗位也是经过挑选、适应青年人职业发展定位、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和通用性的岗位等。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见习提高了学生对航天的认同感

2018年9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正式成为就业见习基地,共申报了涵盖技能型、技术型、管理型三大类的装配钳工、机加工、材料加工、机械工程、行政管理五个岗位。 

“航天工作,还是很艰苦的,因此,航天单位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还是因人而异。但是在接触航天事业之后,很多人会被航天文化吸引,产生荣誉感,从而扎根于此。见习政策最主要的优势,是给予学生和企业一个双向磨合和选择的机会,学生在实际接触后提高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减少了羊群效应式的群体离职现象。”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说道。

在对学员的带教上,企业按照见习管理要求,按计划实施带教外,还坚持“关注的不是对人的管理,而是对人的培养”的理念,增加相关培训内容,从而提升带教的针对性:一是包括识图培训、实操培训和意识培训的知识技能培训,基地丰富的技师人才给学生提供了一对一的专职带教资源;二是企业文化的培训,希望通过文化的感染提高他们对企业的认同;三是综合能力的培训。

在学习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见习学员也获得了较好的福利待遇。除了人社部们提供的基本补贴,企业也会提供免费住宿、内部餐费补贴的生活保障以及高温补贴等企业福利,另外,对表现好的学员,还有职务补贴作为激励。

就业见习政策,给学生提供了在较大范围里自由选择企业的机会,也帮助企业减少了寻找合适人才的招聘成本,真正做到了企业和见习生之间的互惠。来该基地见习的学员,大多都是在校生,是2017年见习新政的受益者。见习所获的技能,可以帮助他们衔接未来就业,学生还可以在见习结束后直接留企,留用率高达75%。

江南造船集团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崔婉婉和周广意,就是见习后被留用的学员。见习经历使他们对航天的认识,从简单的停留在搜索引擎上到自己亲身体验,也让他们明确航天事业不再遥不可及,这是一个理解自己、理解社会、理解未来的过程。“能在航天行业发展,是十分令我自豪的事情”,周广意说。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见习是提升学员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

2017年,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为青年就业见习政策运行下的见习基地,共申报了城轨驾驶员、站务员和维修工三个岗位。自2017年至今,见习人员累积已至1000人。

见习基地相关负责人认为,见习政策是一个三赢的政策。第一赢在学员,大批学员的就业得到保障;第二赢在企业,在六个月双向磨合的过程中,学员熟悉工作技能和内容,提高工作的质量,也使得企业得以高效地收获优秀员工;第三赢在社会环境,轨道交通人才资源的充足储备,也更好地应对了市民出行需求增长的问题。经过见习,见习学员的录用率基本在93%左右。

相关负责人说,见习政策就像一个蓄水池,学员和单位在六个月中双向磨合和选择,学员可以了解、熟悉这个企业和岗位,获得一定的职场适应能力,企业也能培养、挑选合适的学员,员工队伍配置得到实质性优化,未来见习岗位范围还会扩大。

伟创力(上海)金属件有限公司:见习用高效的方式对接学生和企业需求

伟创力(上海)金属件有限公司,在2018年正式成为见习基地,推出了包括质量部、工程部、模具、物流、客服等七个岗位,前后陆续招收了十多名学员。

见习生的新员工入职培训,包括公司规章制度、安全意识和企业文化的培训;然后有专门老师带教的车间轮岗;最后进入部门并进行部门轮岗的带教训练。

公司人力资源经理何家琪认为,见习政策采取了学生喜欢的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来运行,它使得见习生得以脱离单纯的图纸去亲自接触产品的制作。对于企业,见习也为学生和企业搭建了一个桥梁,用高效的方式对接了双方的需求。

就业服务专家志愿团:专家志愿者全力打造乐业环境

2016年10月,“乐业上海”就业服务专家志愿团正式成立。经过三年的发展与成长,三百余位在就业领域颇有见解的专家参与到了上海公共就业服务志愿者工作中。

上海市就业服务专家志愿团,借鉴“智库”模式、“志愿者”服务机制,引入了来自教育、互联网、商务服务、机械制造等各个行业的企业管理者、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才等热心公共就业服务事业的人士,通过传授专业的职场经验、提供职场资源,给职场人提供就业服务。

作为第一批就业服务专家志愿团成员,毕马威人力资源总监郁时明说,自己读完大学后,做了10年软件工程师,后来转到人力资源,特别关注大学毕业生。对于年轻人的就业和职业选择,也有一些自己的感悟,很愿意与就业困难的年轻人聊一聊他们的经历、优化他们的简历,对他们的面试或者职业发展定位提一些建议。

 他发现,年轻人就业时,面临的困惑主要有两个:一个困惑是期望与现实的差距,比如说有的年轻人刚刚大学毕业,觉得我应该要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但是实际跟期望会有一些差别,有些人甚至是留学回来的,家长花了很多钱,自己找一个工作月薪才五六千元,觉得这个差别很大,不高兴去做。郁时明觉得最主要还是让他们了解一个起点,你爸爸妈妈现在的生活条件不错,但他们在20年前,可不是这样子的啊,也是从一点一滴开始做起来的。如果不知道干什么好,那不是说一直等待,而是说哪里有机会,就先去哪里尝试。有些年轻人听了之后,比较容易接受,比较踏实地从头开始。起点高低的差别,还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未来的一些发展。

另一个困惑,就是有一些人求职经过了一些挫折以后呢,对自己没有太多的信心。面试遇到挫折,这是一个正常的结果,比如说有的热门岗位要招一个人,那可能面试六、七十个人,那些没有相关性或者相关性不高的人还被剔除掉。所以说,对我们投简历的人来说,不要因为投了十几次没有成功就觉气馁。另外,你还需要一个定位,你自己想做什么,你自己的能力是不是想适合这个定位,然后有这个定位的话,那怎样能够让你的简历,把你的想法、你的能力凸显出来,那这样的话,就有面试的机会,那在面试的时候,我们来解决面试的问题,让人家更加多的了解你,那你就可能成为最后面试成功的这个人。

2016-2019年,上海市就业服务专家志愿团共组织80余场主题培训,内容涉及行业分析、沟通技巧、心理咨询等方面。近几年,随着就业服务逐渐步入移动互联时代,上海市就业服务专家志愿团队创新网络结合传统服务形式,形成三类服务升级。如在微信就业服务上,乐业上海微信公众号开设“乐业大咖”栏目,展现就业服务专家的服务案例和观点论点。在报刊就业服务上,《乐业周刊》通过“乐业人物”专栏对就业服务专家进行专访,解读就业服务专家的职业成长经历和服务案例。“12333在线指导”服务,邀请就业服务专家和职业指导师们与网民就热点就业话题进行在线互动。

此外,就业服务专家志愿团还参与市、区各类就业服务活动,提供决策咨询、专业指导、项目策划、品牌推广等就业服务。依靠专家的行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乐业上海”将在提供更高质量就业服务方面与“外脑系统”联络互动,全力打造更好的乐业环境。

就业扶贫:从 “输血”到自我“造血”

 “乐业上海”,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中,精准扶贫,推出了“造血式”就业扶贫模式,推进对口帮扶地区建档立卡户、农村贫困劳动者的就业促进工作;市、区公共就业服务部门积极奔赴扶贫地区一线开展就业帮扶。

来自云南布依族的罗艳,今年20岁,2018年通过闵行区与云南省香格里拉市就业扶贫行动:闵行互联网平台“悦管家”,成为第一批上海市沪滇商务领域劳务协作试点项目“云嫂入沪”的实践者。

罗艳家庭贫苦,家中除她外还有三个妹妹,负担沉重,她抱着改变自己家庭状况和开阔眼界的目的来到上海。头回离开老家的她,在最初的一个月特别想家,对上海的生活极度不适应,看到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心里特别害怕,怕走丢了。

正当罗艳对未来迷茫,对现实感到孤独恐惧时,闵行区就业促进中心职业指导师和企业对她伸出了援手,在了解了罗艳在沪工作生活遇到的困境后,指导她善用自己的长处在家政服务业施展拳脚。她作为“云嫂入沪”的典型人物,多次去家乡现身说法,在指导师的引导下,她能很好地表达自己,并感染周围的人。今年,在她的带动下,老家又有24名同学来上海参加培训并找到了工作。罗艳非常感激指导师和企业对她的帮助,让她形成了正确的职业观,在沪的工作生活越来越顺利了。

闵行区就业促进中心瞿主任见证了罗艳的成长。她说,罗艳刚来的时候,方言很重,难以沟通,并且不能直接胜任专业家政服务的工作。但是通过在悦管家的工作和人社部门的帮助,罗艳现在除了能照顾好自己外,每个月还会往家中寄三千元,真正实现了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瞿主任表示,“乐业上海”扶贫的根本目的,不只在于对个人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个体长期持续性发展和对其家庭的改善,从政府、企业“输血”到自我造血,不只是岗位的提供,更多关注的是未来发展。最重要的是一种理念,一种就业观的引导。上海海纳百川,欢迎有热情且务实的年轻人,并希望他们能成为开放和创新的人才,从精神上进行扶贫。这样不管他们以后留在上海还是回乡,都能有一个良性发展,并带动家乡、社会的发展。

(编辑邮箱:shhuodong@163.com)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专题图片由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98)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