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城事更新 > 文章详情
进口能倒逼“中国制造”升级!来这个硬核场馆感受下
分享至:
 (9)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尤莼洁 2019-11-09 16:07
摘要:全球化时代,每一个国家在产业链分工上都可能是拼图的一块,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就无法占据产业高点。

走进进博会的智能装备馆,厚重冷峻之气扑面而来。

乍一眼,这里的展品普遍特征是“大”,从高速巡逻艇法拉帝FSD195到12米翼展无人机,从全球最大的机场摆渡车到意大利液压隧道钻机……为了展示大型机械,今年进博会还特地在3号馆和4.1馆以外,开辟了一块室外场地。



另一个特点是“贵”。卡特彼勒公司带来的吊斗铲车,价值2亿美元。场馆里随便一台数控机床或机械臂,都是几百万元人民币起,就算是供家用的数码绣花缝纫机,售价也近10万元人民币。

大和贵背后,都是最“硬核”的技术。装备馆集中了三大主题:工业时代、科技未来、产业机器,展品既有高端装备,也包含智能制造及解决方案,如精度可以控制在4微米的巨型机床,能在全灭菌环境中使用的电动起落架,在手机上就可以实时监控和操作的消防水泵……全面呈现了当今最尖端、最前沿、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及服务趋势。以机床为例,据介绍,有资格进入装备馆的,全世界也就十来家企业。


即使是外行,在进博会智能装备馆走一圈,也能感受到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一是功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精细的机械化水平,二是智能互联的信息化趋势。今年第一次参展的世界500强企业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理事柿原晓子介绍,川崎进入中国市场将近40年,中国客户对产品需求的升级特征非常明显:“上世纪90年代主要是造船等重工业设备;21世纪初,对地铁、车辆技术和机械需求很大;最近一两年,工业机器人的订单越来越多。”

对中国市场新机会敏感的,还有第一次参展的俄罗斯企业Module科技技术中心。这是一家生产神经网络技术模块和人工智能核心加速器的高科技企业,产品主要出口欧洲市场,但负责人说现在最感兴趣的还是中国,毕竟这里有全世界最前端最广泛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国内采购商又如何看待进博会带来的机会?震坤行工业超市公共事务总监仲燕说,中国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规模庞大、体系完整,但与智能装备馆里的这些国际强手相比,国内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许多地方都显得粗放有余、核心能力不足,“物联网、企业管理数字化、采购数字化、供应链全流程、大数据算法等,都是中国企业竞争力的痛点。”

本届进博会首日,震坤行就与陶氏公司、施耐德电气在智能装备馆达成了1亿美元采购意向订单。仲燕称,订单主要为工业智能装备的电子电器产品和耗材,这些产品将供给震坤行在国内的一万多家先进制造业客户。目前,中国正在加快实施制造业升级,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国内企业向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转型的愿望很迫切,市场也相当庞大。

全球化时代,每一个国家在产业链分工上都可能是拼图的一块,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就无法占据产业高点。中国过去以“世界工厂”出名,出口既是劳动力优势的体现,也是制度秉赋的成果,但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制造业中的许多环节,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地位还不高。在某种程度上,进口正扮演着需求发现者的角色,客观上倒逼企业和行业往更高的方向行进。

步出智能装备馆,“中国制造”能够感受到压力,但更应该感到的是动力。

栏目主编:张奕 文字编辑:戚颖璞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