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艺清单 > 文章详情
千呼万唤声中,申城迎来第34次灿烂“繁花”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诸葛漪 2019-10-17 17:59
摘要:人间诗话,灿若繁花。

近3个小时的舞台剧,两个时空的交错,人物群像的行走,循迹弄堂里的声色悲喜和城市记忆……11月1日—11月3日,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上海五盟文化联合出品的舞台剧《繁花》,作为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登陆艺海剧院,开启第34场演出。

《繁花》根据金宇澄的茅盾文学奖同名作品改编。在第2届华语戏剧盛典中,《繁花》斩获最佳创新剧目奖,并一连拿下最佳年度剧目、最佳创新局面、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舞美、最佳投资人6项提名。今年,《繁花》再次独揽2019壹戏剧大赏年度大戏、年度最佳编剧两大奖项。本次回归申城演出,《繁花》承接上半年美琪演出版本,原班人马打造。

“阿宝不响”“沪生不响”“小毛不响”……《繁花》全文有1500处“不响”,作为小说最重要的核心美学,每个“不响”都有不同的意义。如此复杂的“不响”如何展现,是舞台剧《繁花》最大的挑战。舞台剧《繁花》没有照搬原著中“不响”的位置,而是通过舞台灯光和转台的表现方式,将“不响”灵魂建构起来。那些消失在嘴边的话语,不仅没有让观众脱离《繁花》叙事,而是更神奇地体会到疏离和距离。舞台上的轮盘是“不响”的空间化意象,角色时而装糊涂、时而不高兴或是忍耐、尴尬、茫然的失语状态,都在轮盘的转动中被无声地凝练,泛出情感的动态。

《繁花》中看不到任何一个标签化的个体。三个沉默的男性,状如繁花的多位女性,很难界定他或她是一个好人还是坏人。全剧用沪语演绎,为体现语言背后的烟火人情,全部启用上海籍演员。他们演绎与自己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上海故事,抒发浸润于骨子里的上海风情,这不仅是一种举手投足的自然,更是一幅充满层层叠叠烟火气息的生活图景,一份深刻的上海质感。

为了让观众始终沉浸在这份质感里,《繁花》演出时全程普通话字幕,也突破翻译的常规,把沪语最直接地展现在观众眼前。例如台词“今朝老适意”,不翻译为“今天很舒服”,而是直接打出“今朝老适意”。

今年6月,《繁花》受邀参演“第五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在北京国家话剧院演出3场。演出谢幕时,北京观众报以长时间掌声。《繁花》方言并非沟通的壁垒,它的背后“是一种文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群,是一种生活的韵味,是一种奇妙的自然风光,也是人文景观”,无论走到哪里,沪语演绎都会觅到走心的知音。

一个舞台,剖开一个城市“上知绸缎,下知葱蒜”的横截面;一个转台,转出60年代和90年代的时空交错,演绎一个城市的流动,从“懵懂、彷徨和纯真”到“市侩、物质和欲海沉浮”,原著作者金宇澄勾勒历史波涛中的城市博物馆。而一群年轻人从书中找到了戏剧的种子,青年导演马俊丰、编剧温方伊、电子音乐家B6、多媒体艺术家雷磊、服装设计师徐家华、舞美设计李柏霖、灯光设计谭华等,用多媒体、音乐、服饰造型、视觉艺术等手法,完成当代年轻创作者对《繁花》的解读。

栏目主编:李君娜 文字编辑:张熠 图片编辑:朱瓅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