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家家有红军,村村有烈士,山山埋忠魂,岭岭皆丰碑——鄂豫皖苏区的红色印记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澈 2019-10-07 16:14
摘要:家家有红军,村村有烈士,山山埋忠魂,岭岭皆丰碑——让我们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一起追忆那段峥嵘岁月,重温鄂豫皖苏区的光辉历程。

鄂豫皖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界以大别山为中心地区建立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方面,鄂豫皖苏区在坚守革命老区和创建革命新区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川陕和鄂豫陕根据地就是在鄂豫皖苏区被围剿时逐渐建立起来的;另一方面,鄂豫皖苏区是全国唯一在党的领导下22年武装斗争不间断,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经历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时期的革命斗争活动。功勋的背后,离不开革命先烈、革命先辈付出的巨大牺牲,离不开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的援助。

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来到位于信阳市新县的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瞻仰革命烈士纪念堂。随后,他参观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并看望了当地红军后代、烈士家属代表。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后指出“我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都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就是要宣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高举红色的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这一重要讲话,值得我们认真学习领会。让我们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一起追忆那段峥嵘岁月,重温鄂豫皖苏区的光辉历程。

鄂豫皖苏区的诞生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宣告国共第一次合作全面破裂,导致大革命失败。我党在汉口紧急召开了关系党和革命命运的重要会议——“八七会议”。在此次会议精神的指引下,1927年11月3日,大别山地区中共黄麻特委成立,任命潘忠汝、吴光浩为正副总指挥,随后成功发动黄安、麻城武装起义,占领县城。1928年初,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随后将第七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创立鄂豫边革命根据地。

1929年5月,大别山地区中共商罗麻特委成立,任命徐子清、肖方、周维炯、徐其虚等人为正副总指挥,在鄂东北特委与豫东南特委积极策划下,成功发动了商南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初步形成了豫东南革命根据地。

1929年5月,中共安徽临时省委在皖西六安、霍山地区县委的领导下,成功发动了六霍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三师,初步形成了以金家寨为中心的皖西根据地。

成功发动黄麻、商南和六霍三大起义之后,于1930年2月,在党中央的英明决策下,将鄂东、鄂东南、皖西三块根据地整合,成立中共鄂豫皖特委,郭述申任书记。3月18日把大别山地区红军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任命许继慎为军长。6月,鄂豫皖苏区在光山县王家湾召开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鄂豫皖苏区工农民主政府,民主选举甘元景为主席。至此,鄂豫皖苏区实现了党政军统完整的制度架构,以大别山地区为中心的鄂豫皖苏区正式形成。

鄂豫皖苏区处于3省交界地,位于桐柏山和大别山中心区域,周边紧邻太行山、伏牛山、嵩山等,依托山区、山脉地形有利,适宜建立革命根据地和进行游击作战。鄂豫皖苏区向南可直抵汉口,向东可控制或威慑津浦铁路,向北可控制或遏制龙海铁路,向西可控制或震慑平汉铁路,还能与江南抗战新四军主力进行联络,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必要时还承担着中共中央根据地从陕甘宁边区转移成为中央新址的重要任务。此外,鄂豫皖苏区成立后在党的建设、思想宣传、法制建设、财政工作、金融工作和教育工作等方面开创了先河,稳定了革命根据地,在党史党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8年红旗不倒

鄂豫皖苏区形成以后,起到了“一面控制平汉铁路,一面可以截断长江交通,有直接威胁武汉进而与全国红色区域打成一片的前途”的重大作用。

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苏区先后进行了五次反“围剿”和游击战役。前三次反“围剿”都是以胜利告终,1930年11月,蒋介石命令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浚负责,以李鸣钟为鄂豫皖地区“绥靖”督办公署督办,对鄂豫皖苏区进行第一次大“围剿”,我军从自罗山南下,经过姚家集、黄安、谢店和新洲四战,给了敌军当头一击;12月上旬,敌军以八个师、 三个旅将近十万人的兵力,以左、中、右三路开始对鄂豫皖苏区进行合围,我军决定集中兵力打击敌军第四十六师,经过在东西香火岭八个小时的激战,歼灭敌军三个团,毙俘敌军三千余人,敌军第一次对鄂豫皖苏区“围剿”被粉碎。

1931年3月,敌军集结30万部队开始对鄂豫皖苏区进行第二次“围剿”,这次战术采用“追堵兼施”,我军首先重点攻打皖西根据地的敌军,进而在各个击破围堵,在独山镇之战中,不到四个小时就歼灭敌军一个团,毙俘敌军两千多人;之后在浒湾、黄安地区也歼敌无数,致使敌人第二次“围剿”鄂豫皖苏区破产。

1931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于黄安县七里坪成立,任命徐向前为总指挥,陈昌浩为政治委员,红军人数达到三万人;由于“九一八”事件造成敌军内部意见不一致,第三次“围剿”迟迟没有开始,我军果断出击,先后发起了黄安、商潢、苏家埠和潢光战役,共歼敌约六万人,破坏了敌军第三次“围剿”计划。此时,鄂豫皖苏区进入全盛时期,人口达到350多万,兵力达到4.5万。

1932年12月,蒋介石亲任“剿匪”总司令坐镇汉口,调集26个师5个旅,共计三十万。时任鄂豫皖苏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张国焘,无视敌强我弱形势、盲目轻敌,犯下了冒险主义、逃跑主义、拼命主义的错误,致使鄂豫皖苏区绝大部分地区丧失,造成第四次反“围剿”失败。

1933年夏,敌军调集10万军队对鄂豫皖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开始采用内线单纯防御作战方案,致使鄂东北、皖西北革命根据地遭受重创,我军召开省委会议,总结经验教训,决定采取主动灵活的游击战打击敌人,战术方针的转变和便衣队的发展,扭转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局面。

周恩来曾这样评价鄂豫皖苏区三年游击战:“红军长征后,你们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敌后斗争,你们的功绩很大,你们在敌后保存这样一支红军队伍,这是很了不起的。”1934年12月,按照中央的指示,鄂豫皖苏区主力部队打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红旗实行战略转移,剩下的红军部队开始了三年的艰苦游击战争。在这期间,鄂豫皖苏区组建了以高敬亭为政委的28军,并大力发展便衣队,最多的时候“发展到89个,共计600余人,星罗棋布的分布于边区22个县境”,有力粉粹了敌军一次又一次的“围剿”,开创了“便衣队是地方党政军三位一体的组织,是以地方工作为主的武装工作队”斗争形式,坚守了革命老区,有效威慑了敌人。

七七事变爆发后,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呼声高涨,蒋介石迫于国内压力,1938年春天,鄂豫皖苏区中国工农红军28军和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任命高敬亭为司令员,林维先为参谋长,萧望东为政治部主任,支队共计3100人,主要在皖中、皖东抗日前线进行军事活动,成为我党领导抗日战争的重要武装力量之一。

抗日战争胜利没过多久,蒋介石公然推翻了“政协决议”,于1946年6月26日发动了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的军事行动,1947年6月30日傍晚,刘邓大军采用声东击西的突然袭击方式,从东阿至濮县300余里的战线上歼灭5.6万敌人,成功打通了进军大别山重要通道。8月15日,我军决定南下挺近大别山,力争在国民党部队到达之前进入大别山,刘伯承、邓小平同志决定兵分三路进行南下,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从敌人的包围圈中杀出一条血路。8月27日,通过20天左右的行军,战胜了重重的障碍,顺利渡过淮河,解放了宁陵、睢县等重要地区,共计歼灭敌军3万余人,建立了33个人民民主政府,成功进入了大别山地区,为扭转解放战争全局做出了重要贡献。

岭岭皆丰碑

八月的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啊竖起来……

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都出自于鄂豫皖苏区,唱出了大别山英雄儿女英勇斗争的真实写照。鄂豫皖苏区在中国革命斗争的历程中,走出了新中国2位国家主席、1位元帅和570位开国将领,200万人参与战斗,100多万人牺牲,占全国牺牲烈士的2.7%,涌现了像吴焕先家族、大别山“江姐”晏春山和蔡申熙等英雄烈士,毫不夸张地讲鄂豫皖苏区“家家有红军,村村有烈士,山山埋忠魂,岭岭皆丰碑”。他们的坚定信念、忠诚勇敢、一心为民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鄂豫皖苏区的红色故事就有不少,而且广为流传。例如:被毛泽东表彰为“长征先锋”的吴焕先,他出生在新县箭厂河乡四角曹门村,1925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的主要创建者,红军长征后他主要任务是带领红二十五军和大别山地区的游击队坚守鄂豫皖苏区;1934年,吴焕先带领红二十五军从罗山县何家冲开始长征,沿途与国民党军队发生了激烈交战,最终冲破围剿建立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并扩大了红二十五军的人数;1935年8月21日,吴焕先在和陕甘红军会合的过程中,为了掩护大部队渡河与敌军发生激战,不幸身中七枪,在甘肃泾川县壮烈牺牲,当时只有28岁,而且在革命征程中,吴焕先先后有六位亲人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不愧为满门忠烈。

女英雄晏春山被誉为大别山“江姐”,出生在河南省新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光山县弦南区四乡苏维埃妇女主席,先后参与柴山保根据地建立和“白沙关暴动”;1935年5月,不幸被敌人抓捕,经过严刑拷打不向敌人屈服,在敌人逼迫让她带路寻找大别山地区游击队的路上,高呼口号,跳崖牺牲;她的后代承担起给年轻一代讲解大别山先辈的英雄故事,激励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大家广为熟知的许世友将军,是大别山地区新县人,1927年,在参加“黄麻起义”时,母亲被敌人抓走并遭到严刑拷打,作为英雄的母亲表现出了宁死不屈、不怕牺牲的精神,在敌人面前毫不畏惧,许世友将军听说母亲被敌人抓走的消息一怒冲天,写信给敌人头目李静轩,让他马上放人,不然让他血债血还,李静轩见到信后吓得坐立不安,不得不把许世友将军的母亲给放了。出生在湖南醴陵县的蔡申熙,曾经指挥了鄂豫皖苏区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战役,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为我军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指挥作战人才,1932年10月,他在指挥两河口战役时不幸身负重伤,在自己危难的时刻还不忘安慰家人,并宽慰家人干革命总是要有牺牲的,要求家人始终跟党走,蔡申熙同志终因伤势过重医治无效壮烈牺牲。

鄂豫皖苏区是全国唯一保持28年红旗不倒、22年武装斗争不断的革命老区,是红军的摇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员、干部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并升华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