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面向20余万“高危人群”,徐汇区携手胸科医院成立肺癌防治项目型医联体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杨子 2019-09-05 16:03
摘要:韩宝惠介绍,为更好落实绿色通道双向转诊,胸科医院部分肺癌诊疗的专家号将以普通门诊的形式向徐汇居民开放,确为高危人群者可联系家庭医生获得相关咨询。

为期一周的“市民健康科普宣传周”及“医院开放日”活动日前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今天从上海市胸科医院了解到,作为“市民科普周”重要活动之一,“胸科—徐汇学科项目型医联体肺癌早期筛查及防治一体化项目”正式启动。这意味着胸科医院与徐汇区卫健委将协作,以项目型医联体为依托,联合徐汇区疾控中心和全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全市率先开展“肺癌早期筛查及防治一体化项目”,建立起双向转诊、上下联动、互通互联、资源共享的分级诊疗新格局。

肺癌是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第一的肿瘤,临床数据显示,早期肺癌(I期)5年生存率可超过90%,而晚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15%左右,早期肺癌和晚期肺癌的预后差异较大,“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肺癌防治具有深远意义。2013年,胸科医院率先在全国发起规范化肺癌社区早筛项目,在徐汇区政府、区卫健委的支持下,目前两轮在6个社区先行试点,调研了全区30000余居民,筛查出8000余高危人群,并总结出了一套符合我国人群特性的筛查“高危系数”。

项目负责人、呼吸内科主任韩宝惠介绍,第一轮筛查中,100个高危人群中确诊1.4名肺癌患者,51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48例为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达到100%;第二轮筛查中,100个高危人群中确诊1.7名肺癌患者,目前项目组也正在对术后患者进行随访。“不难发现,早诊早治对肺癌患者预后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希望从6家社区推广至徐汇区内所有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更系统的可复制、可推广防治一体化项目。”

近年来,多种医联体模式遍地开花,徐汇区卫健委副主任任雪雷解释,学科项目型医联体与专科医联体仍略有不同,“我们以可滚动发展的项目为落脚点,关注影响居民健康的重点疾病,同时从中探索不同医院的功能定位,比如胸科医院作为‘头部医院’,除了承担医疗任务外也将开展相关临床研究;区疾控、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配合做好初筛、转诊、数据采集等工作。”在他看来,医联体的成效与内部各单位联系的通畅与否关系最大,为此,该项目将做到“三个配套”,“一是配套肺癌专病信息系统。建成全市首家贯通三级医院、区级平台、家庭医生工作站的专病防治信息系统;二是配套双提升培训体系。建立提升社区医生肺癌专业知识与技能,科普传播能力,以及居民肺癌防治知识科普教育的一系列培训体系;三是配套双考核激励体系。建立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的区级层面考核激励制度,以及以分级诊疗为抓手的医院层面考核激励制度。”

韩宝惠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进行科普培训

居民汪阿姨曾参加第一轮社区筛查项目,被发现肺部有0.9厘米的磨玻璃结节。“从社区家庭医生联系我,到绿色通道到胸科医院进行低剂量螺旋CT诊断,专家们告诉我发现得早不必担心,后来又通过绿色通道在胸科医院进行了手术治疗,目前一切顺利。感谢社区筛查项目,这些平时可能难挂上号的大专家为我们提供了普通门诊,老百姓真的获得了大实惠!” 韩宝惠介绍,为更好落实绿色通道双向转诊,胸科医院部分肺癌诊疗的专家号将以普通门诊的形式向徐汇居民开放,确为高危人群者可联系家庭医生获得相关咨询。

据悉,徐汇区108万常住人口中,目前签约居民约33万,其中符合项目高危人群筛查条件的人群约20万,下一步,该防治一体化项目将全面覆盖相关人群,通过家庭医生使用app的规范化量表收集大数据健康档案,“同时,胸科医院专家将把检查结果和后续随访建议回传至家庭医生,居民不出社区即可获得相关信息,需进一步治疗的居民还可由家庭医生直接为其预约胸科医院的专病门诊。”胸科医院院长潘常青介绍。

栏目主编:顾泳 文字编辑:顾泳 图片编辑:项建英
图片来源:胸科医院 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