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语文阅读,真能“培训”得出来吗?
分享至:
 (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彭德倩 龚洁芸 2019-08-30 12:06
摘要:一家知名校外培训机构向家长介绍的教学内容包含:记叙文概括段意36字秘诀9种方法,阅读题情感脉络五个步骤……倒颇有些吸引力。根据需求不同,已开出三种授课机制和报价。一对一私人订制每堂课2小时600元,一对三精讲400元,8-12人小班300元左右。

“得语文者得天下”“阅读为王”……开学在即,不少校外培训机构营销推出新噱头。不同于以往的数学或英语,这次“语文提分”成为全新热点。

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义务教育段语文、历史和道德与法治等三门学科将全部换成教育部统一编写的教材,这其中《语文》教材可说是最受社会关注。记者采访了解到,新版统编《语文》教材古诗文数量大幅度增加,阅读量也增加了不少,同时也更加注重语文阅读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文在考试里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了。所以孩子今年刚上预备班,我就先把作文训练和阅读理解两个培训班报了,”不少家长像厉女士一样,未雨绸缪。阅读和语文能力,真能“培训”得出来吗?

部分家长热衷报“套路”班

记者发现,今年来,随着民办学校招生政策的改变和中高考改革,以往的奥数热渐渐有降温的趋势,而语文的课外辅导课,则成为家长们的“新宠”。

例如:一家知名校外培训机构向家长介绍的教学内容包含:记叙文概括段意36字秘诀9种方法,阅读题情感脉络五个步骤……倒颇有些吸引力。根据需求不同,已开出三种授课机制和报价。一对一私人订制每堂课2小时600元,一对三精讲400元,8-12人小班300元左右。有学者感叹,目前语文和阅读,俨然已经成为培训机构业务发展的新“风口”。

李莉悠是一名初一的学生,从预备班开始参加语文课外辅导。她告诉记者,想参加语文培训的原因是考试的时候容易丢分,特别是阅读理解做得比较差。培训机构的每个班级只有20人,发言机会多了,练习的机会也多了。而且老师告诉她,“语文阅读理解是有套路的,作文也是有套路的,保证可以让学生迅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作文能力。”一年的课上下来,她感觉“有提高,但并不是特别明显”。

“一切跟着考试走”,不少学生家长表示,“高考语文的难度增加”的教改大方向就被“普及”到了许多家庭,家长的慌乱和培训机构的投其所好相互激发,催生语文培训班走热。

夏凌的儿子今年读三年级,她在两年前就给儿子报了某培训机构的大语文培训班,为了适应“语文比重加大”的趋势。她说,目前市面上面对小学生低年级的课程有很多是“大语文”的课程,比如三年级的课程里,包含了“用纪传体的方式,效仿《史记》给学员讲解古今中外文人轶事;精读儿童文学名著,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同时进行实用的阅读写作训练,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方法,提高能力。”

语文素养“提”不出来

孩子就读四年级的谭女士,上学期期末发现孩子语文考试中阅读部分失分很多,跟语文老师交流时,专门询问,“我们要不要在外面补补?”答案却令她意外。老师坦言没必要,阅读能力补不出来,随着孩子年纪长大,心智、思维等能力会不断提升,只要在课堂上跟紧节奏,会慢慢好的。

兴陇中学语文教师陆铸伟教七年级语文。在他看来,课堂上学生学习的是各类文本的解读路径和方法,这其中还包含着提升思维品质和文化蕴养的教学目标,并不是一些应试技巧可以完全代替的。更何况,有些技巧课堂上老师也会传授。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高中语文教研员、研究生导师、副教授胡根林认为,阅读需不需要补习,需要一分为二,上什么,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去上,也需要斟酌。“比如有的孩子课内基础薄弱,找不到答题的门槛,那可以适当进行拾遗补缺。”但他认为,对于优秀的学生而言,陪伴他的语文素养不是上培训班可以得来的。“比如好的阅读习惯,更宽的知识面和思辨能力,都需要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胡根林说,提升阅读的能力,需要沉进去读,这不是在一般的辅导班可以获得的。

“客观上,语文的阅读能力还是需要经过大量阅读来积累达成的, 需要专业老师的指导,”高考语文阅卷组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宏说,当前,国家语文新课标强调的学习任务群,旨在对阅读方法进行指导,对读什么进行指点,这对提升语文能力,有着明显的帮助。

“如果要说学校和培训机构一定有什么区别,我觉得首先要把语文教育和语文考试成绩分开,两者并不等同。学校的任务是语文教育,不会把所有精力集中在提高语文考试成绩,后者可能更着眼于分数,”他直言,不能说培训机构的指导一定没有用,但这个“用”是有限的,即便在提升考试成绩这方面,面对课改后的新高考,如果盲目陷入应试技巧的堆砌, 也属取法乎下。语文素养和能力,不是“提分”能提出来的。

别忘了自己是阅读的主人

阅读能力提升,重术更应重道。在周宏教授看来,阅读能力培育过程中,取法乎上的原则是,别忘了学校是最重要的地方,别忘了自己才是阅读的主人。 今年起,义务教育段语文全部换成统编教材,新课标推行下,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读一篇文章,读一组文章,读一本书,教学体系中有着明确的指导和培训,老师也在努力地学习提升中。他认为,对青少年而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紧跟课堂教育节奏,是“把底子打正”的关键。

“对阅读的重视,是近年来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在法国,哲学思辨性阅读是其人文教育的一大特色;美国的校内人文读本涵盖文学、社会、历史作品,且不断更新……重视的根本原因在于,阅读不仅仅是一个学科中的一部分能力要求,一个人感知和理解这个世界的能力,是随着阅读的扩大和深入而提高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杨俊蕾说。

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之一,她透露,在讨论高校新设专业教育改革时,曾专门交流过如何在未来专业细分的大背景下,最大面积地确保高中生进入高教阶段时有一个完备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其中,语文能力是那个起跳点。

“在讨论阅读学习时,不应忘记家庭的责任,”杨俊蕾教授提醒,抛开学校、培训机构间非此即彼的争议,应该认识到,与外语、数学学习不同的是,青少年阅读能力培养,是家庭完全可以参与更多,也应该深度参与的。课外时间,若将其完全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推到社会机构,是否同时也让渡了家庭阅读、亲子阅读本应获得情感交流收益?

“这门课,家庭不该缺位,”杨教授希望,阅读的路上,更多青少年不再孤独,更多父亲母亲随着孩子的成长,再一次经历成长。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