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申聊】上海的发展,究竟有何逻辑可循
分享至:
 (15)
 (16)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高渊 2016-05-10 07:00
摘要:前几天遇到一位颇受尊敬的学界长者,我问他上海究竟需要怎样的速度。他给我打了个“哑谜”:“因为垫底,所以不垫底。”

 

又到每月回眸时。这个申城四月天,好玩的事情太多,所以就挑几件不大好玩的事情来说吧。

 

今天讲三件事:“营改增”、产业结构和GDP增速。确实,看上去有点枯燥。如果没有耐心读完,那就不妨直接拉到文章结尾,看看我的观点(假如真有的话)。然后,若觉得还有点意思,可以再返回来看看推导过程。

 

其实,世界上本来没有无趣的事,只是我们能不能抱着有趣的心态去解读,再得出一两个自以为是的结论,供行家一哂。

 

 

 

服务业为何“躲猫猫”?

 

“营改增”成为媒体热词,已经有4年多,因为上海从2012年就开始试点了。但税制改革之复杂,让专业人士都要叹苦经,不是局外人弄得明白的。

 

今年全国两会上,财政部长楼继伟就在感慨,虽然他们非常努力,但力争今年初全面推开“营改增”的目标,还是没能实现。现在的目标明确为5月1日,不再有“力争”二字。

 

到了4月底,还是出了些状况。一些外资酒店大幅提高服务费,并称涨价是因为即将推行的“营改增”之故。后经有关部门约谈,这些外资酒店方才提高了“觉悟”,纷纷表示“痛改前非”。

 

依我的一贯感受,越是专业的问题,越是要从不太专业的角度去看,这样至少不会无趣。这事从我的角度看,外资酒店和税务部门都没错,只是立场不同。

 

酒店涨价的理由很简单,原来营业税税率是5%,现在改增值税,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酒店,税率是6%。这一个百分点的增加,转嫁给消费者没错吧?

 

税务部门说,你们怎么不理解我们税改的苦心?增加一个百分点没错,但这只是直观上的。“营改增”以后,酒店业采购原材料、设备、服务、消耗性日用品等,都可按规定抵扣。所以从长远看,一定是利好。你们着急涨价,完全是“狗咬吕洞宾”。

 

不过,这只是小插曲,没几天就过去了。任何改革没点小波澜,就说明可能没改到点上。但我们如果只是关注这些小波澜,就说明没看到点上。

 

“营改增”带来的最大变革,必然是带动服务业发展。但这未必是立刻带来多大的增量,更多是把原来隐藏在制造业里的服务业释放出来,促进行业分工,提升发展效率。

 

这话听上去有点费解,什么叫“隐藏的服务业”?我们应该注意到一个普遍现象,上海的很多制造业企业,其实很多业务已经转型为金融、设计等服务业,有的大企业集团90%是服务业。它们之所以还按制造业交税,是因为这样可以交增值税,开出去的发票可以抵扣,而服务业的营业税发票无此优惠。

 

“营改增”之后,这些制造业中的服务业就没有继续隐藏的必要了。其带来的另一个情况是,产业结构统计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这种戏剧性,在4月份的上海已经表现出来了。

 

 

 

轮到担心制造业了?

 

在这个4月份,上海统计部门透露,今年一季度,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比去年全年提高2.8个百分点,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70%。

 

这让我想起了20多年前。那是1994年,我初当记者。那年上海进行了一场城市发展战略研讨,题目定为“迈向21世纪的上海”,首次明确提出“三二一”产业发展战略。记得不少专家很担心地问,这样排序上海“吃什么”?其他不记得了,印象较深的是那一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是39.6%。

 

“三二一”的发展思路由此确定下来,并一直管到本世纪的前十年。到2001年,第三产业首次突破50%。不过,之后的好几年,服务业份额并没有如我们想象的那样一路上行,而是在50%这条线上出现了拉锯。

 

转眼到了2004年。那年7月,宝钢和上汽这两家制造企业双双进入世界500强。美国财富杂志公布排名时,我正在全国政协陈锦华的办公室里。作为宝钢的老领导,满头白发的陈锦华抚掌大笑:“再多几家宝钢和上汽,就真的把上海撑起来了。”而那一年,上海第三产业占比是50.8%。

 

再过了7年,到2011年,第三产业占比达到57.9%。换言之,10年只增加了7.9个百分点。但从2012年开始,三产比重开始快速上升。当年是60%,2013年是62.2%,2014年是64.8%,2015年是67.8%,今年一季度则突破70%。4年多增加了12.6个百分点,增速可见一斑。

 

从中可以看出,2012年是个拐点,而就在那年1月1日,上海启动了“营改增”试点。“营改增”对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存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增量,但这是需要时间的;二是改变存量,把那些隐藏在制造业里的服务业分离出来了,因为没必要再躲在制造业里享受税赋红利了。

 

前些年,上海一直担心第三产业上不来,如何破解多年在50%的门槛上徘徊的局面。现在上海担心的是,制造业会不会无休止地一路滑下去?所以在“十三五”规划中,上海为制造业画了一条25%的“底线”。

 

不管这条“制造业底线”怎么守,这说明上海的逻辑是,服务业是基本产业形态,但制造业不可消逝。虽然也有“特立独行者”认为,制造业应该全球布局,至少是以国为界,一座城市保持多少制造业份额意义不是太大。但按正常的理解,这条底线画得还是很必要的,不然可能会出现空心化。

 

这些东西说来说去,最后可以归结为一点:上海需要怎样的发展态势?

 

 

 

因为垫底,所以不垫底?

 

同样的4月份,与服务业比重一起公布的,是一季度的GDP增速。6.7%的速度不算很高,但已经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了。

 

这是一个很有玩味的速度。仅仅3年前,当统计部门公布上海2012年增速为7.5%时,不少记者都担心这个报道怎么写。因为这个速度在当时来说,在全国各省市“敬陪末座”。

 

上海是习惯在速度上“一马当先”的。历史地看,上海自改革开放以来,曾经历两个发展拐点。第一个拐点是1992年。依托浦东开发开放和南方谈话效应,当年GDP增速首达两位数,由此开创一个高速发展阶段,整整16年。期间,1999年增速首次全国第一。

 

第二个拐点是2008年。正当人们对上海两位数增长习以为常时,却因金融危机和内部转型双重因素,高速增长戛然而止。从2009年起,上海增速基本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直到2012年增速垫底。再到去年,上海以6.9%的速度,又追上了全国平均速度。

 

从第一到最末,再回到全国平均水平,这样的落差看上去让人费解。前几天遇到一位颇受尊敬的学界长者,我问他上海究竟需要怎样的速度。他给我打了个“哑谜”:“因为垫底,所以不垫底。”

 

这句话够我琢磨两个月了。不过,另外一个故事倒是可以和这放在一起听。有人做过统计,发现美国这100多年来,除了遇到经济危机,绝大多数年份的GDP增速都在2%到2.5%之间,而不是像“东亚模式”那样,经历二三十年的超高速增长后,陷入较长时间的低迷。

 

换言之,对上海来说,现在和接下来相当长的时期,稳定而非高速的增长,显然是最优态势。这样长期平稳地发展,无论是对城市管理、社会稳定还是百姓福祉,可能都是最有利的。

 

“营改增”是一次点上的突破,它带来的是服务业的繁荣,以及“隐性服务业”的显性化。而产业结构的变化,有助于上海避开“中等收入陷阱”,最关键的不是一二三产的比例,而是制造与服务能否高度融合。再归结到发展,最佳态势是不管别人是快是慢,上海总能平平稳稳。别人上的时候,上海上得慢一点,别人下的时候,上海下得慢一点,或是最需要的新常态。

 

这是我所理解上海发展逻辑。当然,上海的魔力就是,它的逻辑或许永远无法让人参透。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6)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