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2019上海书展 | 为什么来书展?他们这么说——
分享至:
 (7)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钟菡 2019-08-15 06:30
摘要:在书展寻找最美的风景。

在信息化的时代,买书、卖书都可以在网上进行,甚至阅读可以实现无纸化,为什么还要来书展?带着这个疑问,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8月14日来到书展现场,听一听来自不同人的答案。

在书展普及传统文化

8月14日上午9点刚过,友谊会堂的门前已经排起长队,他们是“七天七堂课”系列国学讲座的读者粉丝。“七天七堂课”在上海书展主会场已经开展两年,积累了良好的口碑。读者们一边排队,一边交流对此次请来的莫砺锋、周裕锴、陈尚君等七位古典文学领域顶尖学者的崇拜之情,现场还可以通过扫码领取藏书票小礼品,也使得排队不那么无聊。

上午9点30分,讲座准时开始。“相信大家不是冲着我来,而是冲着杜甫来,在坐的各位都是热爱杜甫的读者。” 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笑着开场,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他将自己与诗圣杜甫六次结缘的故事向读者娓娓道来。讲台另一边则走上了上海大学文学院中国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的手语专家,向坐在第一排的聋人观众分享讲座内容。台下坐着的还有来自宝山区行知中学的学生们,马上要升高三的小陈去年才从南京搬到上海,第一次参加书展的他充满期待,“我想去多淘一些经典名著和自己喜欢的名家作品。”

2008年,莫砺锋因在《百家讲坛》讲唐诗而进入大众视线,当时讲稿出版印量达到十万册,看着雪片般飞来的读者来信,他突然意识到,原来有那么多人爱唐诗。近年来,莫砺锋把更多时间和精力花在学术普及上,“我坚定认为传统文化的生命在于让全体人民真正热爱,带领大家阅读经典诗文,比做学术论文更有意义。”

尽管此前来过书展签售,但办讲座还是头一遭,这在莫砺锋看来更为有意义。“书展不只是为了卖书,也给了弘扬传统文化的渠道和机会。在大学教书,来听的多是本科生,人群相对固定。但这里的读者群扩展到各个阶层,甚至还包括聋人群体。我也希望来上海书展举办更多讲座和互动,了解读者想听什么,关心什么。”

从专业教育转向普及教育,也是不少学者共同的选择。8月14日下午,书画鉴定专家劳继雄的《说画》一书举办签售,几年前他在书展办过专业性书籍的签售活动,这次则是针对大众的。“这本书带有专业研究,同时也向大众普及书画知识。我把八年鉴定经历中碰到的很多人和事归纳起来,将知识性和故事性结合在一起,让学术通俗化,希望普通读者喜欢。”劳继雄发现,书画鉴定领域非常复杂,市场乱象丛生,许多所谓的鉴定家还没有入门就忙着给人做鉴定,不仅颠倒黑白,许多相关出版物更带有误导性。不过,相比教大众如何鉴定,他更把自己看做一个书画引路人的角色,“我想把我的经历和经验告诉大家,让大家少走一点弯路。希望看了这本书,可以知道书画鉴定怎么回事,中国画的性质是什么,但是学会鉴定并不简单,要看大量的实物进行比较。”

逛书展也能提高书品

上午11时刚过,记者在中央大厅序馆巧遇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他随身携带的纸袋里放着刚买的三本书,《兔儿爷丢了耳朵》《黑白江南》和《飞鸟集》。“都是‘中国最美的书’,”毛时安笑着介绍,“对于喜欢书、收藏书的人来说,每年来书展买几本中国最美的书也是很大的收获。”来书展选书,毛时安很注重书的外观。有一年,他在书展淘了一本诗集,灰色的绒面配上橘黄色的装饰,里面还有欧洲古典版画插图,拿在手上都是一种享受。来多了,他也在书展中吸取灵感,为自己的书籍寻找装帧设计的创意。

8月19日晚上,毛时安将在上海书展为自己的新书《攀登者——上海文化的目击与思考》举办签售活动。另外一本即将出版的舞台评论集就是他亲自参与设计的。封面上红与黑的大胆碰撞,当中镶嵌的戏曲名家尚长荣幕后化妆照片等元素都是他的创意,也来自于历年逛书展所受到的启发。本次书展上,也有许多有艺术元素的展区布置和展览专区,为读者提供多元的文化体验。“我把书展当做艺术展来看,书本身也是艺术。在书展上有来自全国的书,通过逛书展,可以提高自己的书品和对书的审美能力。”毛时安说。

海军福建基地原政委刘阁忠少将带着孙女来参加劳继雄的新书签售活动,他也是书展的常客。“我们每年都来淘宝。上海书展太好了,每年都有新意和扩展,也是我们新时代增加文化自信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刘阁忠也是书画爱好者,此前在部队没有那么多时间系统学习,他也把书展看成是“补课”的一种方式。“我在书展买了很多关于书画历史和书画理论的书。书展每年的热闹场面,反映出上海人民文化追求和文化素养在日渐提高,我也是一个直接的受益者。今年书展我还要再来一次。”

买书人收获满满,书展查询和邮寄平台也忙得不可开交。王小姐一大早从杭州赶过来,进书展不久发觉手机没电了,连忙蹭工作人员的电脑充会电。“我想去看世纪出版社的书,书展上的图书展示比较集中,虽然网上能买,但也要先知道出版社有什么,才知道有哪些自己想看的书。”

作为书展的常客,莫砺锋也为上海书展的氛围由衷感动。“早上过来,看到读者排起了长队买票。光是买票进来就很了不起了。能让市民不仅自发购票,还那么踊跃参与,可见上海书展办得真是好。”

最终还是要回归阅读

据统计,每年约有40万种图书进入市场,在这样庞大的市场架构下,通过各种平台去营销图书是必由之路,但出版社来参加书展,不只是为了冲销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徐明松认为,对于出版社来讲,书展是同行间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不断再学习、获取从选题到产品各链条所需市场信息的平台。更重要的是,书展关系到各个出版社的品牌形象建设。传统图书市场面临转型的过程,也是培育新读者的过程。比如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连环画出版目前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此次书展中拿出超过三分之一的区域用于展示连环画出版物,并推出“千人历”连环画文创等新的形式,以不断丰富品牌形象。

市民王女士买了三本《说画》找劳继雄签售,“看到喜欢的书,我会忍不住多买几本送给朋友,好书要向大家分享。”

今年,书展准备了上千场丰富的活动,用日渐新颖的展陈手段来服务读者,传播书香,但来书展最终还是要回归阅读本身。正如毛时安所说,装帧很重要,但书籍装帧要适宜读,最美的书,最终还是要读。莫砺锋也认为,普及讲座很重要,但听完讲座,还是要回去认真读书。“希望通过讲解,让大家对这样的书产生兴趣。在我看来,普及工作的意义有点像一个导游,把观众带进景区,告诉他们路怎么走,有哪些景点,但具体风景还是要让观众自己去看。”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题图来源:蒋迪雯 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