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书房新知 | 宋方金:焦虑使人刺痛,也让人行动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越 2019-08-03 13:44
摘要:你焦虑吗?多么让人焦虑的一个问题啊。

你焦虑吗?

相信问题一出,不少人都会陷入思考。事实上,焦虑是现代人熟悉的一种情绪,也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甚至有人写了一本“关于焦虑的百科全书”——《好的焦虑》。

本书作者斯科特·施托塞尔(Scott Stossel)毕业于哈佛大学,现任美国《大西洋月刊》总编辑。同时,他也是一位与焦虑共处了35年的焦虑症患者。在这本书中,他生动记述了自己从小到大的焦虑经历,从医学、文化、哲学、社会等多个角度讲述焦虑是如何形成的,焦虑与智慧、创造力和原创性的关联。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焦虑、面对焦虑,并使之成为正向转变的动力?本书推荐序作者、编剧、作家宋方金带来了他的见解。

宋方金,编剧、导演、作家,作品有剧情片《飞》《多多》、都市剧《手机》,小说《清明上河图》等


▇ 互联网时代,它精准地刺痛了许多人

上书房:有人说,长期压力是这个时代的标志,焦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条件。您是否同意?这是不是意味着焦虑已经成为一种城市病或者说时代病?

宋方金:确实。在现代社会,人人都或多或少面临着压力,从而感到焦虑。但其实焦虑一直都存在,古代人也感到焦虑。我们读李白、杜甫的诗,能体会出他们作为个体的焦虑以及对整个社会状况的焦虑。只不过在那个时候,这种焦虑并不具有普遍性。要读懂他们的焦虑,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所以这种焦虑只在知识分子和精英阶层传递。

但在今天这样一个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互联网时代,焦虑几乎无处不在。睁开眼睛,打开手机和电脑,看帖、看图、看视频,各种各样的焦虑都会穿透文化和知识圈层抵达每个人的眼前。不论是身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还是生活在七八线小城,大家有相当一部分集中而相同的焦虑点。比方说特别容易在网络上激起波澜的学区房问题,背后是席卷了从学校老师到家长再到孩子的教育焦虑。在农业时代和半工业化时代,这些问题并不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和共鸣,但现在,它精准地刺痛了许多人。

如果说20世纪全人类的主题是“孤独”,那么在21世纪,这个主题就是“焦虑”。20世纪,人是面向苍茫和辽远的,但今天不管你身处何方,一个电话、一条微信就能联络到你,把你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揪”起来。越来越多的城市成了不夜城,0点之后依然灯火通明,孤独和苍茫也就变成了焦虑,呈现在我们面前。

上书房:现在有不少影视作品捕捉到了社会的焦虑情绪,针对教育焦虑、婚姻焦虑、职场焦虑等各种焦虑大做文章。您作为编剧,是否注意到了这个趋势?

宋方金:是的。如果我们关注这几年的影视作品就会发现,不管它品质如何,但内容几乎全部都是关于人的焦虑。比方说,刘江导演的《归去来》,讲的是留学生的焦虑。最近刚播完的《带着爸爸去留学》,讲的是三组不同家庭在陪读生活中的欢笑、泪水,也是关于教育焦虑和亲子关系的。还有六六写的《卖房子的人》,关注的是中国人对房产的焦虑。我最近写的电视剧《甜蜜》也是关于焦虑的,讲的是在这样一个财富剧增、多变的时代,人如何处理自己和财富的关系。

我想,现在不是影视剧创作者写不写焦虑的问题,而是在今天这个交叉网状的生活中,整个社会方方面面都有焦虑的存在,影视作品要表现生活,就绕不开焦虑这个主题。


▇ 作为一种情绪,它会被传染和放大

上书房:焦虑往往不是凭空而来的。一个人产生焦虑情绪有时是因为受到了外界,比如家庭、职场、朋友圈的影响。焦虑似乎自带传染属性,为什么?

宋方金:焦虑作为一种情绪是可以被传染和放大的,而互联网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放大了种种焦虑。明清时代的人一辈子接收的信息量可能也没有现代人一周接收的多,我们的信号现在能在几秒之内穿越地球,焦虑的情绪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巨大量级的传播。

上书房:于是就有了一些人试图从焦虑中获利,靠着传播、放大以及贩卖焦虑来博得关注。

宋方金:对。我认为追求流量是人们当下焦虑的表征之一。很多不符合社会秩序,甚至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就是焦虑导致的人的动作变形。

前几天网络上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一篇名为《周杰伦微博数据那么差,为什么演唱会门票还那么难买》的帖子引起大家热议,随后引发了周杰伦粉丝开始踊跃参加投票的活动,连不玩微博的网友都开始跟着教程学习如何打榜,最后让周杰伦的“超话”(即超级话题,超话排名是“流量”的具象化表现,意味着明星到底有多“火”)数据飙升,远超当下年轻流量小生。我相信周杰伦本人可能没有这种流量数据焦虑,吊诡的是现在粉丝和媒体反在替他焦虑。那如果他本人不具有很强的定力,是不是会被影响呢?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种流量焦虑让一些媒体和自媒体缺乏普遍的善意,一写文章就一定要追求“10万+”,为了达到传播效果甚至不惜去吃“人血馒头”。我们常常在朋友圈看到这样的标题——“震惊!”“不转不是中国人”,也是这种焦虑的体现。

种种焦虑带来的动作变形,为的是获得在线、即时的效果,为的是流量变现,而不再关注文化品质和文化内核。受众也逐渐被这种贩卖焦虑的做法和投其所好的算法围困在自己的信息流里。在今天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融媒体时代,这是值得人们去反思的。


▇ 正是种种焦虑,构成了人生的意义

上书房:有人说,焦虑让社会和人心变得更浮躁了。但在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一味地批判焦虑,而是提出,焦虑是分“好与不好”的——好的焦虑在刺痛人的同时也在推动着人的进步。您怎么理解?

宋方金:作者从正反两面提出问题,分析了好的焦虑和不好的焦虑。其实之前我们探讨的是广泛的焦虑,在被过度渲染和传播之后,很可能就成了不好的焦虑。但回到最本真的情感上,焦虑的产生并不一定就是有害的。

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上学的时候,每到考试前夕,我就会出现轻微的口腔溃疡,俗称口腔上火。时间长了,我知道这是因担心考试而产生的周期性焦虑。人一焦虑,就会上火,它是一股很清晰的力量,就在人的身体里潜伏着。初二那年考试前夕,我忽然发现自己没上火。后来转念一想,那年我的成绩很差,所以失去了信心,对考试也就不在乎了。所以,只有让人在乎的事物才会引发焦虑。

后来我做了编剧,去电视台录节目,也做演讲和脱口秀。其中,有的成功,有的平淡,有的失败。事后总结的时候,我发现成功、平淡、失败与焦虑感呈现一种微妙的比例关系:焦虑感强,成功;焦虑感弱,平淡;没有焦虑感,失败。

回望过去的岁月,我发现凡是被深刻记住的事物,大多伴有焦虑。等候一封信,等待成绩发布,出发或者抵达,开口或者沉默,犹豫的路口,坚决的拐弯,长夜的噩梦,无心的睡眠,等等。很多时候,焦虑和兴奋、紧张、喜悦、悲伤等情绪站在一起,不分彼此。或许可以说,正是种种焦虑,构成了人生的意义。

上书房:焦虑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比如头晕、呕吐、出汗,以及您所经历过的溃疡症状,有时候会让人感觉是“没面子”的。所以也有不少人认为焦虑是一种有待被克服的弱点,焦虑的人是不成熟的。您同意吗?

宋方金:焦虑意味着不成熟吗?我不那么认为。这本书的作者搜集了详细的资料,展现了很多看上去光鲜亮丽的人物,比如政要、国际大奖得主、运动员、演员、歌手等的焦虑故事。这些人在重大时刻来临之前都会感到焦虑,或许伴有一些生理反应,但这并不表示他们是弱的。相反,适度的焦虑感是成功者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也是一个人考虑得多、负责任的表现。

我想,每个人身上都潜伏着焦虑这样的情绪性物质,只要是在适当的范围内,焦虑不应该被污名化。


▇ 驾驭自己的焦虑气质,和焦虑做朋友

上书房:在我们意识到焦虑的存在之后,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和行动与之共处?

宋方金:首先要认识焦虑。一般来说,焦虑分为情绪性焦虑和病理性焦虑。如果是前者,那么一个人要克服它,就要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视野。很多时候人被困在焦虑里是因为没有深入了解前因后果。如果是后者,那就要寻求专业帮助,依靠心理疏导和吃药来缓解,以维持正常的生活。

在西方,看心理医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很多人会定期去和心理医生聊天,也有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一个人因为约了心理医生而不能参加聚会,他不会觉得这件事是难以启齿的。但在我们国家,许多人是偷偷摸摸在看心理医生,而没办法和朋友、家人去诉说的。我记得曾经有一位年轻编剧在微博上公开自己看心理医生的过程,很多人留言表扬她的勇敢和坦诚,说得好像这件事情原本是不应该公开似的。当然,还有更多人不敢去看心理医生,甚至对此是抵触的。

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中国文化里有一种羞耻文化,往往体现为不愿意向别人敞开自己的心理状况,并且觉得袒露自己的情绪是羞耻的。这种文化影响着人们,阻碍了人们去面对自己的内心,以及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上书房:现实生活中,不乏有人通过各种方式转移注意力,让自己足够忙碌而无暇面对内心的焦虑。这其实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做法。

宋方金:不去面对,焦虑就不存在了吗?这是掩耳盗铃。就像小时候孩子们去医院打针,有的人扭过头不去看,只有极个别人是看着针头扎进去的。但实际上看或不看,针都是以那个速度和力量扎进去的。人们回避焦虑,也是一种“扭头不看”,并不代表着有力量去对抗焦虑。

人的心理是需要精心打理和照顾的,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坦诚地直面问题。随后,要学着和焦虑做朋友。去熟悉焦虑,学习焦虑,把它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使之成为我们可以熟练使用的情绪工具。驾驭自己的焦虑气质,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上书房: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友人在书信中的一句话,给人印象非常深刻,“你的能力远远强于你脑海中难以忘怀的能力不足的样子。请你试着去尝试,去接受。”也就是说,人有的时候是被自己束缚住的,实际上人比自己想象的要更有力量?

宋方金:是的。我是一个写作者,写故事常常是在虚拟的环境中把一个人推到绝望的境地里,看他如何激发自身能量去战胜所遇到的障碍。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还没上阵就投降了,因为觉得自己越不过障碍。实际上人永远比自己所想象的更强大。就像我们在新闻里看到一个母亲为了把自己的肝脏移植给孩子,每天10公里暴走,7个月后减掉了自己的重度脂肪肝。生活中这样的人和事一旦出现,就会成为新闻主角,因为大部分人都做不到,他们没有去挖掘自身的能量。

其实,焦虑不是多么难以战胜的东西。不管你是否愿意,不管你是坚强还是脆弱,焦虑人人都有,并终将伴随我们一生。我们可以通过认识自己、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来和焦虑做朋友。阅读这本关于焦虑的百科全书,看见作者与不好的焦虑斗争的经验和过程,以及作者对好的焦虑的总结和向往,或许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好的焦虑》

[美]斯科特·施托塞尔 著

林琳 译

中信出版集团


栏目主编:顾学文 文字编辑:顾学文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