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新高考带来新课堂 | “小学科”老师结构性紧缺如何解?
分享至:
 (2)
 (1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许 沁 2016-05-05 06:08
摘要:本周六(5月7日),上海高考改革新政实施后的第一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即将开考。新老高考方案并存过渡期,尤其是地理、生物等原先选科人数较少的学校,部分学科老师显得尤为抢手。

在高招综改背景下,新老高考方案过渡期内,合格考、等级考和“加一考”三者并存,地理、生物等部分“小学科”老师结构性紧缺,各校如何克服这一难题?

 

复旦中学80后地理老师苏静怡目前每周15节地理课,图为她在上课中。

 

高中教学联盟让教师“走校”

 

复旦中学80后的地理老师苏静怡已有近8年教龄,临近首个“3+3”地理等级考,这周她的课时排得格外满。其实,从去年9月起,她基本每周15节地理课,横跨高一年级地理和高二年级地理等级考两个学段。除她之外,学校还有2位地理老师,3人的课时量基本达到极限,任何一人请假都可能带来闪失。“除了跨年级上课,如果再兼班主任,就更忙碌了。”不过,苏老师工作热情很高,她说这很能锻炼年轻老师。

 

高考新政推出后,从去年新学期起,各大高中的高二年级全面推行走班制。新老高考方案并存过渡期,尤其是地理、生物等原先选科人数较少的学校,部分学科老师尤为抢手。市、区级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本来配备各学科老师相对充足,而一些普通高中,本身可能开设高考“3+1”科目不全,面临师资结构性紧缺问题更为明显,同时还要“严防死守”其他学校“挖墙角”。“原先学校有3位地理老师,最近一名较为资深的地理老师被挖走了,明年可能面临人手紧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普通高中校长说。

 

复旦中学生物老师钮闻菁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尽管我们已经格外小心,但去年被挖走了一位10年教龄的生物教师。”桃浦中学校长夏青说,为了确保师资,该校与区内长征中学、真如中学、明翔学校、桐柏高级中学、上音附属安师中学6所学校,形成一个高中段的教学联盟,六校师资互补,通过借调老师临时补位,联合开展教研活动。“比如学校物理学科老师比较紧缺,我们就从六校教学联盟的另一所学校借了一位老师,实现师资共享。”夏青说。

 

考虑到系统内部“挖墙角”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一些学校则采取向外校借老师或请实习生代课的对策,缓解部分学科老师紧缺的“燃眉之急”。复旦中学校长郭兆年说,在师资缺口不大的情况下,学校靠自身弹性来解决过渡期内的问题,由老师分摊增加的教学量,能应对在新老高考方案过渡期,同时还通过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实习生,参与学生课后辅导答疑。

 

晋元高级中学学生在进行网上走班学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学科老师结构性紧缺。

 

网课将老师从传统课堂“释放”

 

在晋元高级中学,高中生小俊每周六通过学校网上走班学习平台的地理学科导学系统,查收老师发布的学习任务,同时观看平台提供的教材文本、微课程等各种学习资源。如今,小俊和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在网上与同学、老师交流学习心得。据地理老师张伟介绍,该学习平台上汇集了全体地理老师精心制作的百余节地理学科学习课程。“老师更多精力花在课前准备和研究上,课上进行个性化辅导,学生可以通过‘微课’灵活机动地碎片化学习。”张伟说。

 

在另一堂高中历史课上,老师不像往常那样讲课,而是通过平板电脑“调控”课堂。根据学生不同学习水平,教师在课前预先制作好“选层教学”微视频,设计了A、B、C三个选层:C为基础知识,B在C段基础上拓展,A为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状况自由选择课程,通过网上走班学习微课程和探究微资源。

 

新高考改革实施后,晋元高级中学找到了适应新高考改革的教学模式,即“网上走班”与“实体走班”相结合双轨并进的新教学形式。学校全部“+3”学科同时实体走班,非“+3”学科即合格考科目,由学校设计开展基于移动终端的网上走班课程学习。针对合格考科目,学生可利用手持终端开展自主学习,每周每门合格考科目还设置了0.5到1课时的面授或实验课,供教师进班面授、辅导、答疑。

 

物理老师周祎是位青年教学骨干,他的移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目前学校的网上走班教学课时已占总课时量的1/4。“网上走班教学不仅解决了优质课程资源和师资结构性紧缺等问题,还有效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网络学习中,一方面将传统课堂的老师‘释放’出来,另一方面移动课程的学习不局限学生人数,由学生自选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激发学生自学热情,挖掘学生自学潜能。”晋元高级中学校长王丽萍说。

 

校办主任邵荣表示,学校在基于台式终端网上走班教学的基础上,去年年初又开展了基于移动终端的网上走班教学探索。目前学校正大力推进移动学习,落实网上师生互动和学习分析等交流反馈环节。

 

解放日报·上海观察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区县教育部门和学校牵头尝试开设更多的网上课程教学,希望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

 

晋元高级中学学生在进行网上走班学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学科老师结构性紧缺。

 

教师“蓄水池”打造稳定而机动团队

 

教育部门一直提倡在区县层面,各校对一些紧缺学科的老师实行共享机制,鼓励老师走校教学。郭兆年透露,目前复旦中学有3位地理老师,通过增加工作量,发挥教师积极性勉强可以维持,但今年夏天,复旦中学西校将要投入使用,3位地理老师需要在相距10公里的两校之间走校教学,教师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大大增加,师资调配已没有一丁点儿的机动空间,这令她有点担心。

 

在她看来,一方面,师范院校培养的地理、生物等部分学科毕业生数量有限,确实难招。一些实习表现不错的毕业生,因市中心生活成本高,学校又不解决住宿、户籍等问题,转向郊区学校;另一方面,高考新老方案双规并行阶段,出现部分学科师资结构性暂缺问题,等度过这段“用人高峰”后,部分学科老师又可能面临“吃不饱”的情况。

 

为此,郭兆年建议,除了鼓励走校和师资共享外,能否适当增加教师编制,在师资配备上更宽松些。能否在区级教育学院的层面,建立教师“蓄水池”,根据各学科老师人数进行实时性调节,通过建立一支稳定的“机动部队”,长期避免学科老师结构性缺口,并非仅靠校际之间的“私交”请外校老师代课。业内人士还认为,更多学校可探索尝试推出各种网络课程,在一定程度缓解部分学科师资结构性紧缺的同时,激发学生在互联网时代下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在市教科院普教所所长汤林春看来,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意在引导人才培育模式的真正转型,必然会给各方面带来挑战。面对短期内出现资源紧张的局面,要转变理念,不能仅从应付考试的角度思考问题,而要从如何培育人的角度,抓住高考改革机会进一步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行政部门要从实际出发,适时研制高中学校资源的配置标准及机制,确保学生选科与选考的需要;各区县和学校可以充分发挥主体性与创造性,根据实际创新更加有效地资源配置办法,既解决结构性不足问题,也要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本文图片:复旦中学、晋元高级中学提供  题图内图编辑:李文萍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