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她为“宋庆龄的孩子们”,他为中国“母亲产业”!上海两位好老师候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2019-07-19 16:25
摘要:封莉容——说到“宋庆龄的孩子们”,从教40年还如此青春;俞建勇——28年站好三尺讲台,让“母亲产业”永远年轻。

她,为了“宋庆龄的孩子们”;他,为了中国“母亲产业”——上海宋庆龄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宋庆龄幼儿园名誉园长封莉容;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教授俞建勇,这两位上海好老师入围2019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

18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以两个整版的篇幅,刊发了本年度64位候选人的事迹简介,并启动推选活动,开展公示投票。在今年9月10日第35个教师节之际,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将从中评出10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今天,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精选封莉蓉和俞建勇两三事,让我们说给大家听听……


 

 

 


【封莉容:说到“宋庆龄的孩子们”,从教40年还如此青春】

 

 

封莉容最喜欢前来参观的人对学校的一句评价:“你们的孩子眼睛都是亮亮的,一看就知道是一直被爱着的孩子。”在她看来,这是对宋庆龄学校教育的最高评价,“当孩子被爱着的时候,他们眼中的世界都是充满善意的,他们的状态是放松的,对于世界是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渴望的,所以眼睛都是会发光的,这样的孩子是潜力无限的”。

 

真诚、宁静、温文儒雅,总是喜欢面带微笑地倾听,说到“宋庆龄的孩子们”时,便情不自禁迸发出青春洋溢的热情,那种神采奕奕让人不禁对这瘦小身材下蕴藏的巨大能量感到赞叹。她就是上海宋庆龄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宋庆龄幼儿园名誉园长封莉容。

 

 


【我骨子里就是当教师的料】


 

“从事宋庆龄的事业,就要有宋庆龄那样的爱心”。从教近40年来,封莉容始终坚守宋庆龄的大爱情怀和“把最宝贵的给予儿童”的教育思想。

经历过崇明农场劳动锻炼,18岁作为先进典型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毕业分配到宋庆龄创办的中国福利会幼儿园,封莉容把这份工作当作“人生最大的幸运”。从此,她无怨无悔、忠诚奉献于这个伟大的名字、这份崇高的事业。

1983年,封莉容成为中国福利会幼儿园副园长。1991年,她牵头创办宋庆龄幼儿园并担任园长。2010年,她开始担任上海宋庆龄学校校长。封莉容把一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自己钟爱的宋庆龄教育事业,在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多元文化融合教育等方面创新探索、积极实践,获得社会各方广泛认可。她本人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正高级教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上海市教育功臣等多项荣誉称号。

谈起这些,封莉容总是说,“我骨子里就是当教师的料,我只是宋奶奶事业的一名忠实的追随者”。

 

 

【停下课程让学生出去打雪仗】


 

曾有人问封莉容,怎样理解“把最宝贵的给予儿童”?她回答,就是要把内心的爱和美好传递给每个在幼儿园和学校学习的孩子。

每一个在学校的清晨,她都会站在校园的长廊向孩子们鞠躬,道一声早上好,再聊上几句。这个看似平凡的动作,她坚持了近40年。

无论在幼儿园还是中小学的毕业典礼上,她都要双手把“毕业证书”交到即将离校的孩子手中,都要对每位上台的孩子说声你好,然后鞠躬行礼。一个多小时,一百多个孩子,参加毕业典礼的嘉宾看到此景心疼地说,“这样的强度你怎么吃得消啊?”封莉容笑笑说,“每次毕业对孩子们都是一个新的起点,要让他们对学校有眷恋、对老师有感恩,对未来有憧憬,是需要一点‘郑重’的感觉的。”

这种爱是对孩子天性的尊重和爱护。一年冬天,上海罕见地下起大雪。封莉容敏锐地感到,雪天是激发孩子快乐天性、感受大自然魅力的好机会。于是,她果断决定:停下课程,让学生出去打雪仗。孩子们欢天喜地往操场上跑,学校所有的教职工也纷纷走出温暖的办公室,各守一岗,在操场上维护安全。与此同时,封莉容委派后勤员工临时去买回100多双袜子,又嘱咐食堂准备好姜汤。等孩子们尽兴归来,课桌上已经摆好热气腾腾的姜茶,老师挨个检查大家的鞋子是否被浸湿,及时为孩子们换上干燥的袜子。“我们事无巨细的努力,换来孩子的自由和快乐,这就是有价值的教育。”

 

 

【“白玉兰纪念奖”给了学校外教】 


 

1994年,宋庆龄幼儿园国际部创建之初,封莉容就坚持引进原汁原味的蒙特梭利教育、美国ECE教育以及英国教育等不同的教育模式,并安排中国教师轮流进入国际部工作、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外籍老师对学校的深度认可和融入是个极富挑战的课题。封莉容带领中方老师以极大的耐心和包容,使一个个“有个性”的“老外”在求同存异的同时,心悦诚服地共同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曾经有一位来自加拿大的女老师,刚到幼儿园时,什么东西都带,连矿泉水也自己带。签约时,她列出了非常细的条款,连幼儿园要提供消毒毛巾也写上了。中方老师嘀咕了:这是不信任我们啊。经过一段时间,这位老师终于完全抛弃了当初的成见,全身心投入教学之中。

在平常教学和工作中,凡是需要加班加点的,凡是苦活、重活、累活、麻烦活,封莉容总是带领党员教师身先士卒主动去做。一次,在宋庆龄幼儿园每年一度的国际幼儿艺术节活动闭幕后,一位外籍老师问封莉容,这几天你为什么有时会提到“共产党员”这个词,什么是共产党员?封莉容指着活动结束后仍在台前台后忙碌的老师说,他们就是共产党员。让封莉容欣慰的是,在党员教师们的带动下,外籍老师中也不断涌现出爱岗敬业的模范。

2018年上海“白玉兰纪念奖”颁发给了在宋庆龄学校工作近10年的一名美籍教师陈马克,媒体用“‘洋劳模’在上海当了10年‘孩子王’”的标题进行了报道。目前,宋庆龄幼儿园和宋庆龄学校共有200多名教师,外籍老师近100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在此碰撞融汇,不同教育流派、思想在此共存交流。“这里既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也是中国了解世界的平台”,封莉容如是说。

 

 

 


【俞建勇:28年站好讲台,让“母亲产业”永远年轻】 


 

 

他,是目前中国纺织界最年轻的院士,带领团队以科技创新不断助推纺织产业由大变强。

他,在新中国第一所纺织高等学府的讲台上一站就是28年,领衔队伍深耕细作,使纺织这块学校的金字招牌更加闪亮,使学科连续稳居全国第一。

他,更是一位无比热爱教育的教授、博导。课堂上时常见到他温文儒雅的身影,实验上经常听见他循循善诱的声音,迄今培养了博士研究生49名、硕士研究生107名,所指导的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他,就是东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

 

 

【出差时行李箱总是重得很】

 

 

俞建勇基本没有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不是在备课、上课,就是在做项目、开会,为高校、行业和企业等各类相关组织把脉发展方向。在大家眼中,俞建勇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工作,每天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劲。其实他也有疲惫的时候,也有需要歇歇的时候,但每每在片刻的休息之后,他又不由自主地拿起了书,备起了课,奔波在纺织教育事业需要他的各个角落。

人们常说“行为世范”,身为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而在俞建勇心里,这是一句雷打不动的至理名言。他要求学生多看书,多涉猎学术前沿,他自己每天除了睡四五个小时觉之外,剩下的时间几乎全部都用来看书、做学问。

当选院士以后,俞建勇的社会工作更多更忙了,学校安排王学利老师当他的学术助理。王老师经常陪着俞建勇出差,也因此比其他人有更多机会见到8小时之外的他是怎么备课、做研究的。“别人出差都是带几件衣服,轻装出行,俞老师是反过来的,总是拿着厚厚的书和教材,不是备课,就是看资料,行李箱总是重得很。”

如果是离上海不太远的地方出差开会,俞建勇经常会让王老师订最早的一班飞机或火车出发,四五点就摸着黑赶路,然后争取当天往返,披星戴月地回到学校继续工作,按俞建勇自己的话说是“这样不耽误事儿”。

  

 

【从穿得暖到穿得智能又环保】

 

 

说起纺织,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纺纱织布。衣食住行,以衣当先。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解决老百姓穿衣难问题,纺织产业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也被亲切与形象地称为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母亲产业”之一。

身为“60后”,俞建勇亲身感受了纺织产业在上个世纪的飞速发展,见证了产业改革浪潮中传统纺织大规模压锭减员、下岗分流的悲壮以及后来新兴纺织的蓬勃发展。这些改变,对于本硕博一直研学纺织材料专业、又在纺织特色显明高校留校任教的俞建勇来说,不仅仅是自己的科研工作如何“随机应变”,更重要的还有怎么教学生、教学生什么。

“说实话,读书的时候我也曾经迷茫过、彷徨过,会问自己到底学纺织材料有什么用,觉得这并不是我理想中的那个去处”,俞建勇这样坦言。但真正沉下心来扎到专业领域学习和研究后,他发现,上到航空航天、国防军事等国计,下到生物医用、服装家纺等民生,纺织材料这个广阔天地里其实可以大有作为。“中国的纺织工业体量很大,但还不够强。就拿最基本的穿衣来说,怎样让老百姓从‘穿得暖’到‘穿得美’‘穿得智能’‘穿得环保’,这背后需要大量的原始创新和产业化应用研究。”俞建勇说。

为了让“母亲产业”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俞建勇带领科研团队一门心思对接国家和企业重大需求,苦心钻研纺织材料的新技术、新趋势、新发展、新应用,在天然纤维资源开发、化学纤维创制应用、新型结构纱线、纺织复合材料和纺织功能材料等方面开展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应用开发研究,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国家级科技奖励。

 

 

【当了院士仍年年开本科生课】

 

 

俞建勇的学生活跃在纺织技术领域各岗位,不少已经成为业内中流砥柱。在他心里,教书育人是天大的事,没有什么比看到年轻人成长更让人高兴。

平日,俞建勇为全校本科生、研究生开设《纺织材料学》《功能纺织材料与技术》等专业课和技术前沿课,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带到教室、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及时接触到当今纺织材料科技的前沿发展和广泛应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纺织材料大有可为的信心和决心”。

这样一心牵挂着课堂和学生的习惯,即便在俞建勇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也依然没有改变。仅就近三年而言,他给纺织学院本科生讲授的课程就有3门,而且全部都是基础必修课。纺织学院2015级本科生王嘉宁至今清楚记得,大二时俞老师给他们上《纺织材料学》这门课的情景。“早就知道俞老师是我们学校的一位院士,所以好多同学都抢着上他的课。没想到,这么‘大牌’的老师上起课来那么接地气,既内容丰富又通俗易懂,经常给我们讲他自己的研究经历,让大家觉得书本上的知识确实是有用的。”

据俞建勇的2005级博士生、现任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副院长刘雍介绍,业内人士都知道,凡是请俞老师参加学术会议或行业企业技术服务活动,都必须避开给本科生上课的时间。“身为院士尚且如此坚守三尺讲台,为纺织产业转型升级不遗余力地培养人、输送人,何况我辈”,刘雍说,自己之所以后来也选择了教师这份工作,正是深受俞老师的感染和影响。




【新闻链接】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投票时间从7月18日至8月6日,公众可通过手机登录中国教育新闻网(具体投票地址为:http://uc.jyb.cn/static/myVote/km2019.html)进行投票。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内图来源:微言教育、上海教育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