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对话】如何面对吸烟“重灾区”和“回潮”现象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夏斌 2019-07-14 14:51
摘要: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副主任高晶蓉:体育健身场所、个别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共交通工具和机场、客运站内的吸烟发生率有升高,有的甚至出现明显“回潮”

临界区域是否要“一刀切”

上观新闻:“天花板下”全面禁烟,不可谓不严密。请问,为何要大力推行这一政策?

高晶蓉: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统计显示,全球范围内平均每四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

二手烟与吸烟一样,可以对公众特别是孕妇、儿童带来很多健康危害。唯一能有效避免非吸烟者暴露于二手烟的方法,就是在室内环境中完全禁烟。为此,《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均对推进无烟环境建设、推行室内全面禁烟等提出具体目标。

上观新闻:在“禁”与“不禁”之间,似乎还存在一些模糊地带。比如,室内和室外的临界区域是否要“一刀切”禁烟?

高晶蓉:《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明确了室内禁烟的范围和区域。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这一标准和要求是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也是有效和可行的。

对于室内外的临界区域,尤其是室内外的主通道入口,国内外有不同的控烟方案。例如,在深圳,公共交通运输站的行人出入口外侧5米范围内、公共交通工具室外站台和等候队伍所在区域,均纳入禁止吸烟范围。又如,俄罗斯把距离火车站、巴士站、机场、港口、地铁站入口处15米的区域,都定为禁止吸烟区。

新加坡的禁烟范围更加广泛,室外的停车场、街头、公园等悉数禁烟;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梅萨市禁止吸烟者在人们经常出现的建筑物外的大街上吸烟。

可见,在对待室内和室外临界区域的禁烟问题上,应根据实际情况来进一步制订规则。这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上观新闻:公园是否有必要全面禁烟?

高晶蓉:公园大体属于室外场所,但也是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根据相关规定,公园室内区域及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园室外区域禁止吸烟。同时,动物观赏区、健身区等人群聚集的室外区域,亭、廊、棚架等公园集中休息区域,公园游览车、游览船及其等候区域,儿童游乐区等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室外区域,也属于控烟范围。

在这些区域,公园应组织管理人员、志愿者劝阻吸烟行为,在醒目位置设置统一的禁烟标识和监管电话,并不得设置任何与吸烟有关的器具。


可否推广安装烟雾报警器

上观新闻:一些场所兼具私人性和公共性,如单人使用的办公室,是否可从禁烟名单中剔除?

高晶蓉:研究显示,即便吸烟房具有独立通风系统、有两层自动关闭推拉门且保持一定的负压状态,当有人进出时,仍然无法防止烟草烟雾泄露到其他房间。单人办公室属于室内工作场所,不时有其他人员进入,因此同样需要严格禁烟。

上观新闻: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控烟重点区域?

高晶蓉: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的控烟投诉举报工单统计数据显示,工作场所和餐饮业场所的投诉总数最多,分别达14726条和9573条;文化、体育、娱乐和旅馆、居民居住地等场所的工单数量相近,分别有4868条和4851条;网吧产生的工单数量为1979条。

总的来看,休闲娱乐场所和餐饮场所依然是违法吸烟现象发生的“重灾区”;体育健身场所、个别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共交通工具和机场、客运站内的吸烟发生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有的甚至出现明显“回潮”。

上观新闻:商务楼宇里大多是公司白领,为何面临“控烟难”?

高晶蓉:申城不少商务楼宇的商户结构数量多、规模小,人员进出频繁,实时举证和监管较为困难。同时,物业人员认为自己没有执法权,对法规的尺度拿捏不准,难免存在底气不足;部分烟民又错误地以为室内控烟是“一阵风”“走过场”,没有真正认识到室内吸烟的违规性质,从而对相关劝阻和管理存在侥幸心理乃至抵触情绪。加之部分商务楼宇缺少可以设置吸烟点的空中平台等设施,给控烟管理带来了更大挑战。

上观新闻:可否考虑推广安装烟雾报警器、监控探头,以破解“举证难”?

高晶蓉:确实,吸烟违法行为的时间较短,违法证据不易收集和固定,对执法的有效性提出了严峻考验。在这方面,黄浦区卫生监督所作出了积极探索。例如,采取巡查人员配备巡查记录仪、卫生间安装烟雾报警器、消防通道安装监控设备等手段,有力地遏制了楼宇内吸烟现象。

在松江区,有三家医院在门卫室、卫生间、会议室、住院部楼梯间、手术室家属等候区尝试安装烟雾探测器,杜绝了室内吸烟的情况。但是,试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烟雾探测器的安装成本、运行成本、维护成本相对较高,不利于短期内、大范围的推广


如何鼓励更多的人说“不”

上观新闻:下一步,如何进一步形成创建“无烟上海”的合力?

高晶蓉:2010年,上海在全国率先通过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经过9年来的努力,控烟成效逐渐凸显。一个宝贵的经验是,除了法律的约束作用、政府的积极作为之外,还要始终强调“社会共治、全民参与”,形成无所不在的控烟共识和监督力量。

下一阶段,我们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切实加强对“重灾区”和“回潮”现象较为明显的行业、场所的针对性执法,提高检查频次和处罚力度,督促完善内部奖惩制度和问责机制。

各级健促办还将充分利用暗访和通报机制,将检查和监管、执法相衔接,促使机关事业单位和卫生健康相关单位起到控烟模范带头作用;联合控烟监管部门加大宣传投入,以有效的传播方式“刺激”公众的注意力,提醒公众绷紧室内禁烟这根弦,并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吸烟和二手烟、三手烟的危害

同时,控烟志愿者参与控烟巡查、劝导并反馈执法建议,是上海控烟工作的一个创新举措。下一阶段,要进一步发挥控烟志愿者的监督作用,通过聚焦问题场所、锁定违法线索、畅通反馈渠道,把有限的执法力量向控烟重点、难点领域倾斜。

上观新闻:但有调查显示,看到公共场所有人吸烟,七成人会选择默默离开而不是上前劝阻。请问,怎样才能鼓励更多的人对违规吸烟说“不”?

高晶蓉:市民发现公共场所内有人违规吸烟,不仅可以自己主动依法对其劝阻,还可以要求该场所的管理人员对违规吸烟者进行及时劝阻和制止。如果违规吸烟人不听劝阻或场所管理方不作为,可直接拨打12345市民热线,对违法吸烟行为和场所监管不力的情况进行投诉举报

栏目主编:龚丹韵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