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际 > 世界观 > 文章详情
深度 | 欧佩克+同意延长减产保油价,老牌产油国集团还能左右全球能源市场吗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杨瑛 2019-07-03 21:11
摘要:有分析指出,未来欧佩克将面临继续减产还是接受更低油价的艰难抉择。

7月2日,第6届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部长级会议在维也纳召开,各方一致同意将现有的减产协议延期至明年3月底。但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疲软、美国页岩油增产、美国总统特朗普频频施压,欧佩克这一老牌超级集团是否还能左右全球能源市场?

减产令延期9个月

在2日举行的第6届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即欧佩克+)部长级会议上,由14国组成的欧佩克成员国和由10国组成的非欧佩克产油国代表一致同意将减产令延期9个月,从2019年7月1日延长至2020年3月31日,减产量仍维持120万桶/日。

会议声明称,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自去年12月全体会议以来,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已下调至114万桶/日。

媒体指出,此次延长减产是为了提升油价。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计算,欧佩克+各国达到维持收支平衡的原油价格相差很大。举例来说,能让沙特维持收支平衡的价格约为每桶85美元,伊朗为每桶126美元,俄罗斯所需价格仅为每桶40美元。

近一个月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在每桶60-65美元左右,这一价格离一些欧佩克成员国的目标价格仍有很大差距,如果不能提升油价,相当于在做亏本买卖,国内经济将承受压力。

实际上,早在2016年底,欧佩克+就已达成原油减产协议,从次年开始共同减产,以推升原油价格。

2018年10月,受供给不均衡及沙特记者卡舒吉失踪案影响,当月国际油价经历了从触及四年高位到史上最长连跌的超级“过山车”。于是,在去年12月召开的欧佩克第175届大会上,各方再次达成减产协议以提升油价,自今年1月起减产120万桶/日,有效期至6月30日。

协议实施以来,石油市场供需呈现偏紧态势,国际油价显著回升。截至4月底,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今年涨幅高达40%。然而,5月初以来全球经济放缓和贸易形势紧张再次令油市和不少产油国承压,因此延长减产令以稳定油价成了此次欧佩克+会议的主基调。

据彭博社数据,按照协议中每日减产120万桶至明年3月来计算,预计欧佩克原油供应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将首次降至30%以下,为199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多重因素左右油价

不过,减产协议并未对油价起到明显的提振效果。国际油价在欧佩克宣布减产决定后快速跳水,截至收盘,WTI 8月原油期货重挫4.81%,报56.25美元/桶;布伦特9月原油期货大跌4.09%,报62.40美元/桶。

多方机构及专家认为,从长期来看,欧佩克的减产令对油价刺激有限,油价将受多重因素影响。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刘中民认为,延长减产短期内可能对油价产生影响,但从长期看油价仍取决于市场供需关系。2014年以来,国际油价总体呈下滑趋势。在此过程中,欧佩克也多次召开会议,力图保护油价,但实际收效有限。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当前的国际能源供需关系发生转变:过去对石油枯竭的长期担忧导致油价上升,但随着页岩油、新能源的兴起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西方能源需求的下降,导致需求下降,但供应上升。

当前,国际原油需求整体疲软。欧佩克最新月报显示,贸易问题可能对全球原油需求构成重大下行风险。美国近期公布的制造业、零售及就业市场系列数据也引发市场担忧。其中6月美国制造业PMI初值降至50.1,创2009年9月以来新低,美国6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报121.5,为2017年9月以来最低。欧洲和亚洲各主要经济体也呈现工厂活力萎缩和进出口数据下滑的态势。

不过,国际能源署指出,中国等国的经济刺激政策应该会支撑需求,但必须关注“全球贸易关系紧张化问题”。

与此同时,原油库存和美国页岩油产量仍在高位。国际能源署预计,明年除欧佩克以外全球原油供应增幅将达到230万桶/日,这将远高于需求增幅的140万桶/日。另据美国能源信息局数据,美国4月原油日产量为1216万桶,较三月增加24.6万桶/日,创下新高。

咨询机构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 )认为,市场供应过剩恐难以避免,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会在未来几个月继续放缓,进而遏制石油消费增速,年底布伦特原油价格目标仍为60美元/桶左右。

还有一些分析认为,美国的经济制裁及中东局势也将给油市增添不确定性。

自美国去年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后,华盛顿重新对伊朗实施制裁。为完全阻断伊朗的石油出口,今年5月起美国不再对伊朗石油的进口国提供制裁豁免,使伊朗石油出口遭重创。而曾经的欧佩克三大产油国之一——委内瑞拉也因经济崩溃导致其原油产量连续数年下滑。今年美国对委国家石油公司实施制裁以驱逐总统马杜罗,使其原油产量进一步减少。

有分析指出,目前伊朗和委内瑞拉共占欧佩克产量份额的10%左右,受地缘政治影响,这些国家或将继续“被动减产”。欧佩克数据显示,如果在减产令基础上考虑因美国制裁造成的产能损失,以2018年10月的产量作为基准,今年欧佩克实际削减的产量达到了250万桶/日。

此外,非洲国家利比亚和苏丹的政局动荡也给油市增添不确定性。

不过,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孙霞表示,短期内地缘政治因素不会对油价造成很大冲击,页岩油带来的能源供应上升和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对需求的抑制,将使油价下行。但若欧佩克+这次未能延长减产,油价恐将下跌更多。

刘中民指出,欧佩克还面临集体选择困境的问题,大家约定都减产,但以往还是有一些国家开足马力生产,目的是占领全球能源市场份额;还有一些产油大国之间存在矛盾,沙特、俄罗斯、伊朗等也都有各自的利益考量。因此,其内部组织领导能力存在缺陷,未必能团结一致引导油价。

国际能源格局生变

欧佩克的全称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成员国的石油政策、维护成员国的相关利益。欧佩克目前共有14个成员国,沙特、伊拉克和阿联酋现为成员国中石油产量前三大的国家。

该组织诞生于冷战背景下,最初是中东国家为了对抗西方石油公司、掌控石油的定价权而成立。此后,俄罗斯、墨西哥等非欧佩克成员的产油国也参与会议,形成了欧佩克+。

然而,在页岩气革命和新能源开发浪潮的冲击下,年近六十的欧佩克在全球能源体系中的话语权呈弱化趋势。仅凭自身力量,欧佩克在维护国际油市稳定和各成员国的利益方面,已显得力不从心。

路透社撰文称,欧佩克正被边缘化,国际油市的决策权已落入美国、俄罗斯和沙特这产油“三巨头”手中。

从产能上看,欧佩克目前约占全球产油量的三分之一。美国能源信息局数据显示,美国在2018年已超越俄罗斯和沙特,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另据国际能源署最新月报,非欧佩克产油国产能增速稳步提升,其中美国今年原油产量已经稳定在1200万桶/日以上,最大峰值为1240万桶/日,商业原油库存升至4.68亿桶,创两年新高。而随着页岩油技术升级及产地管道铺设进度提升,美国原油产能有望进一步提升,未来欧佩克的市场份额或将被进一步侵蚀。

另一方面,油价也正脱离欧佩克的掌控。欧佩克想要抬高油价,但这显然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想法背道而驰,油价持续上涨将进一步拖累美国经济并影响他的竞选连任前景。随着美国进一步加大对伊朗和委内瑞拉的制裁力度,特朗普正不断施压欧佩克增产以维持市场稳定供应。

路透社评论称,面对特朗普这个“大麻烦”,欧佩克“大当家”沙特不得不转投普京的怀抱,沙、俄几乎主导了该组织事务。结盟符合双方共同的利益需求——通过提振油价来拉动国内经济,这也彻底改变了过去数十载双方在国际能源市场上互不信任、互为敌对的局面。

孙霞指出,对俄罗斯来说,与欧佩克联手不仅可以提升石油市场份额、维持较高油价,还可以使其石油出口更多元化,从欧洲市场向亚太地区转移。

两名参加欧佩克+会议的俄罗斯代表团官员则称,俄罗斯与美国的盟友沙特交好,将帮助提升莫斯科在中东的影响力,甚至或将改善美俄关系。

欧佩克内部分歧加深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虽然欧佩克达成了减产协议,但该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分歧日益加深。

此次会议期间,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公开对沙俄的“私下合作”表示不满。原因是在G20大阪峰会期间,欧佩克“大当家”沙特与非欧佩克成员国“大佬”俄罗斯率先就减产协议达成初步共识。但在赞加内看来,减产应由成员国共同讨论,而不是“两方在欧佩克之外的活动上”提前敲定。

“这是对欧佩克最大的威胁,”赞加内表示,“伊朗不会离开欧佩克,但我相信欧佩克正在走向灭亡。”

《华尔街日报》评论称,围绕减产协议的讨论,凸显出欧佩克与俄罗斯结盟的真正矛盾:欧佩克需要这一伙伴关系来与美国页岩油生产商竞争,但除了沙特以外,其他成员国却觉得受到排挤。

其中,最有情绪的大概要数伊朗。受制于特朗普政府的政治经济压力,德黑兰的石油产量不断下滑。据彭博社数据,伊朗6月上半月原油出口量最低下降至19万桶/日,不到2018年初的十分之一。作为欧佩克的元老、曾经的产油大国,伊朗如今的石油产量却处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这大大削弱了伊朗在欧佩克中的影响力。

伊朗方面还指责“宿敌”沙特两面派,在极力支持减产、甚至自己超额完成任务来稳定油价的同时,却在政治上支持美国对伊朗和委内瑞拉的制裁,破坏了欧佩克的团结。

但沙特也有自己的算盘。沙特正被美国掣肘,如果想要从美国那里得到更多军事支持来对抗伊朗这个地区竞争者,利雅得就要提升石油供给。

路透社指出,有一个问题正浮现出来:欧佩克到底谁说了算?

“我不认为俄罗斯在发号施令,”当被问及普京是否才是欧佩克的老板时,沙特能源部长哈立德·法利赫这样回答,但他也承认,“俄罗斯的影响力受到欢迎。”

就连伊朗也很难对俄罗斯说不,因为俄罗斯是为数不多帮助伊朗应对石油封锁和经济制裁的国家。来自俄罗斯能源部的消息称,俄罗斯已就提振伊朗经济与伊方展开谈判,但进展缓慢而困难,也没有给出具体方案。

还有媒体报道称,沙特和俄罗斯曾考虑将短期的减产协议转变至10-20年的长期协议。此举被认为是沙、俄想要结成石油联盟,并将减产协议从“一次性合作”转变为“制度化”的战略企图。

事实上,自从今年1月“入会”57年的卡塔尔正式退出欧佩克,该组织的内部矛盾就已凸显。尽管卡塔尔方面表示“退群”不涉及政治因素,只是出于能源“技术与战略”层面的调整,但美联社指出,持续受到沙特抵制的多哈当局,希望在摆脱欧佩克减产政策限制的同时,削弱这一沙特主导的国家集团的影响力。

孙霞认为,处在分裂时期下,能就减产协议达成一致对欧佩克来说是件好事。从短期来看,尽管欧佩克对油价作用有限,但这一组织仍将维持下去,沙特也有意利用其达成自己的目的。

牛津能源研究所所长巴萨姆·法图赫指出,未来欧佩克将面临继续减产还是接受更低油价的艰难抉择。如果坚持减产,其市场份额很可能将继续萎缩,如果加入市场份额争夺,则油价可能因为供需失衡出现断崖式下跌,正如2014年下半年那样。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