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前沿风 > 文章详情
为垃圾分类,上海人拼了:浦东耿大爷,凌晨3点值守小区垃圾桶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杜晨薇 王志彦 2019-06-30 09:38
摘要:在小区垃圾分类的问题上,耿大爷确实是人如其名,有点“耿”。正是因为有无数“耿大爷”这样的热心人,上海垃圾分类工作才能从无到有,从最初的不适应到逐渐成为新时尚。

在上海浦东洋泾街道的栖山小区,每个下楼扔过垃圾的居民,都认识“耿大爷”:

 

凌晨三点,小区里有一个人拿着小本子,在五座垃圾箱房周围转悠,时不时还掏出笔,记点儿啥。

 

早上七点,定时开放的箱房刚一启用,这个人又来了,一双眼睛紧盯在居民的垃圾袋上,仿佛能一眼看穿“你是什么垃圾”。

 

晚上七点以后,垃圾箱房要关门了,这个人还不走,他要仔细翻检每个桶里的分类情况,分得不行还要亲自上手搞一遍。

 

他就是73岁的耿德超。居民私底下议论,“怎么他24小时都围着垃圾桶,不睡觉的吗?”

 


当初反对的人现在都替他说话

 

在小区垃圾分类的问题上,耿大爷确实是人如其名,有点“耿”。栖山小区自去年8月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后,就同步推行了定时定点投放。早上7到9点、晚上5到7点,分布在小区5个点位的垃圾厢房对外开放,其余时间则全部锁起来,促使老百姓逐渐养成习惯。

 

可实践起来真是“一把辛酸泪”。栖山居委会主任金帼叹口气说,刚开始定时定点扔垃圾的那几天,箱房周围堆放的垃圾袋成了小山,把门给堵死了,清运车来了竟取不出垃圾桶;志愿者在现场劝导,刚制止了一个不分类的,就有10个人围上来打抱不平。“不分类怎么了?我们一个老小区还瞎折腾什么?”

 

一到这种时候,耿大爷就站出来,以一当十,非要把对方说服了,当场分类整改后,才放人走。

 

耿大爷在小区里做垃圾分类志愿者

 

也有说服不了的时候。栖山小区是上世纪建造的工人新村,里面1200多户居民,有三分之二来自过去的纺织厂、化工厂、水泥厂等等,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老熟人。有些熟人不给耿大爷面子,劝也不听,照样乱扔不误。

 

耿大爷自有办法。男同志乱扔的,就上门找他老伴说理。“弟妹啊,你看看老李,当着那么多人面拆我台,和我过不去。垃圾分类是新时尚啊,他怎么能对着干呢。”妻子满口答应,后来再没看见老李在垃圾桶前嚣张跋扈过。女同志要是不配合,耿大爷则找她丈夫说理去。“两口子,总归有一个能听进道理的。”

 

经过耿大爷“调教”,垃圾分类观念在小区里算是种下了。如今偶有一两个拒不分类的,只要一靠近垃圾桶,立马就遭到志愿者们的集体“谴责”。而原来那些站在耿大爷对立面的人,也反过来替他说话。

 


“垃圾分类日记”记录变化

 

栖山小区的垃圾分类运行近一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给后续的清运环节省了不少力。但耿大爷仍不满意。在他兜里,揣着一个一公分厚的小本,上面记得密密麻麻,空白纸不剩几页。仔细一瞧,“4月12日凌晨3:50,一号箱4包,二号箱7包……;4月13日凌晨4:20,五号箱2包,四号箱3包……”耿大爷解释,这些是在垃圾箱房关闭后的时段,出现在其周边的垃圾袋。充分说明过了投放时间,还是有居民偷倒。耿大爷凌晨三点出动巡逻,就是为了“抓包”。

 

耿大爷手机里存着凌晨拍下的照片

 

还别说,真有人让耿大爷给堵上了。“小区沿街有几家经营户起床早,常常凌晨来倒垃圾。那天早上4点多,看我们垃圾房门关着,就顺手把袋扔在一边。那怎么行,让我逮个正着。他还来,我还逮。”

 

这是撞枪口上的,还有那些躲过了耿大爷眼睛,却躲不过摄像头的。记下偷倒垃圾包的数量和位置后,第二天天一亮,耿大爷会领着居委干部去物业调监控,一个个辨认,哪包垃圾是谁扔的。一旦找到主家,立刻带着“证据”上门劝说。

 

刚开始小区居民一见耿大爷就犯愁,现在绝大多数居民都不再过时乱扔,耿大爷本子上记录的每日偷倒垃圾数据,也渐渐从一百多,减少到几十个,再到十几个,几个。居民们心态也发生了变化:“逐步养成习惯,就算法规来了,罚款也罚不到我们头上”,大家反而感谢耿大爷。特别是几名保洁员,自打耿大爷出山,“垃圾活儿”变得轻松了许多:分类不合格的桶,耿大爷不怕脏累,陪着他们一起重新分拣;过去夜里来翻垃圾桶的拾荒者和偷倒者,也基本上都被耿大爷吓退。

 

耿大爷的“垃圾分类日记”

 

现在,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越做越好了,耿大爷反倒遇上了一个问题:人们开始劝说他“歇着”。居委干部看见他:耿叔当心身体哦,晚上别不睡觉,那么早出来巡逻。环卫阿姨看见他:老耿你休息吧,现在事情不多,我们干就可以了。老伴被他瞒了三个月,终于发现他常常半夜三点“溜出去”后也动气了:管那些得罪人的事干嘛?自己的身体还要不要了。

 

劝也没用,谁让他这个从世博会前后就投身社区工作的老志愿者就是“闲不住”。当然,耿大爷也并不是24小时不睡舍己为人的,他有万全之策:小区晚上7点关闭垃圾箱房后,他就从8点开始睡。睡到凌晨3点,正好7个小时。既保障了睡眠,也不耽误“正事”,完美衔接。

 

 


垃圾分类的“栖山速度”

 

正是因为有无数“耿大爷”这样的热心人,上海垃圾分类工作才能从无到有,从最初的不适应到逐渐成为新时尚。

 

记者了解到,栖山小区是洋泾街道的第一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街道在推进栖山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过程中通过党建联建、社企共建、发动居民志愿者等方式,撬动社会专业力量和资源共同参与到具体推进过程,通过宣传入户、广泛发动志愿者参与及召开居民听证会等形式,小区上下形成了垃圾分类的思想共识。

 

2018年8月6日,小区启动垃圾分类试行,仅用了1个多月,就实现了小区1286户家庭源头分类率达85%,投放正确率达85%以上。去年,近百名市人大代表赴栖山小区视察,对垃圾分类“栖山速度”给予了充分肯定,也为人大立法提供了基层的案例经验和实践基础。

 

目前,小区源头分类率和投放正确率均达到98%。今年1-4月,小区月均产生干垃圾较去年同比减少26%,月均产生湿垃圾较去年同比增加10%,可回收垃圾较去年同比增加130%,有毒有害垃圾280件,较去年同比增加121%。

 

去年年底,洋泾街道在栖山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以栖山小区为中心向外辐射,启动了“1平方公里示范片区”的创建工作,片区覆盖8个居民区的30个自然小区、157家企业、170家个体商户、1处菜市场,以及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形成多布点、全方位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格局。

 

洋泾街道还根据示范片区经验,提炼形成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指导手册》,为下一步全面推广垃圾分类工作奠定了基础。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